激活内容图式 促进阅读理解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过程的几种模式及图式阅读理论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研究者们在不断探索着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人们对阅读模式的认识经历了“自上而下(bottom-up)”, “自下而上工(top-down)” 及 图式阅读理论下的“交互式阅读模式(interaction)” 这几个阶段。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阅读过程是个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过程。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也就是对该文章的语言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师的唯一任务便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阅读过程不仅包括自下而上的语言理解过程,而且还包括从上而下(top-down)认知过程。“自上而下的阅读过程”,是强调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借助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和在阅读过程中提取这些知识的阅读技巧来理解。
  心理学家Bartlett 把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图式阅读理论则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人们运用两种方式交互进行信息处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1.语言图式就是“语言知识”,即句法词汇方面的知识; 2. 内容图式是背景知识,即读者具有的世界知识(world knowledge), 对文章主题的熟悉程度;3.形式图式,即读者对文章体裁的熟悉程度。(转引自陈思清,1992)
  二、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现在看来,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每一个生词都可以查出来,句法结构也能分析出来,但假如我们没有这一专业的相关知识,我们无法理解。对一篇介绍一种陌生的习俗的文章,我们也会感到理解上的困难。
  强调背景知识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对于母语阅读来说或许是合适的,但对于外语或二语学习者来说,背景知识是必要的却不充分的条件。外语阅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因此,图式理论较好的平衡了两者的作用。图式知识在外语阅读理解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对文章意义的理解并不仅来自对字词等符号的辨识,读者内在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学生的图式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技巧,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体现在阅读方法的读前活动阶段,许多阅读教材的设计增加了读前任务,旨在通过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来激活读者的背景知识。“通过适当的读前活动来诱导出恰当的图式是非常有益的”(Murtagh, 1989, 转引自Anderson,2003)。 McNeil (1987, 转引自Anderson,2003)提出,激活背景知识可以从设定阅读目标,提问和对文章内容作预测开始。Hedge(2002)也列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读前活动,如:讨论课文的插图,由课文题目预测课文内容,列举出对话题的已知信息,回答问题,讨论等。
  三、职中阅读教材及教学现状
  笔者曾对人教版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读前活动作过分析研究。人教版的新教材每篇阅读前都有两个部分即warming up 和pre-reading,这两部分都体现了在读前激活相关图式知识的理念。活动设计也是灵活多变的,有讨论、预测、描述、列举、填表、思考、想象、回答问题、作调查等。
  而反观职中的教材,却是体现出传统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理念:课文,词汇表再加上几个阅读理解的问题。而职中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词汇量小,语法知识薄弱,教师就倾向于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课文,教会学生单词,分析解释难句的语法结构。也就是说教师更多考虑的是语言图式对理解的作用,这一点对职中的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词汇句法上太多障碍势必会影响理解。
  但仅仅是解决语言上的障碍是不够的。有时即使学生认识了课文中的每个单词,理解了句法结构,却仍然无法正确地理解文章,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因而老师在阅读课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说文解字的工作,还需要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方面作更多的工作。普通高中教材读前活动的设计可以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读前活动的设计
  在阅读前,让学生具备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是促进阅读理解就是其中一条途径。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读前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话题,学生大脑里还不存在相关的图式,教师则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以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下面介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几种活动方式。
  (一)激活原有图式
  教材中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其中有许多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也比较感兴趣的,因此他们的大脑里一定具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内容图式。对于这样的话题,教师就要采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图式调动起来。
  1.讨论课文话题
  对于一些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话题,有话可说的话题,让学生先讨论。比如讲到 Book 3 unit 7 “cities” 这一课,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Do you think you are living 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 Why?
  这是根据虎门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来设置的问题,虎门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一个繁华的商业城镇,它具有许多农村和城市特点。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就会涉及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点及差异,从而引向课文的内容。
  认为自己是住在城市的同学列出了许多的理由,如:
  Humen is very busy.
  There are many people( i.e. it’s crowded).
  There are a lot of cars on the roads.
  The air is polluted.(heavy traffic, therefore, serious pollution)
  There are many shops and restaurants. There are (regular) buses (services) (convenient living conditions)
  There are many factories. (manufacturing center)
  这些讨论为学生理解课文提及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作了心理上的准备。
  2.就话题进行正反方辩论
  Book 3 unit 8 “television” 这一课是比较难处理的,课文生词多而且难度大,课文较长而且多从句,学生望而畏难。分析一下课文,基本的脉络是对电视的正反作用进行论述的。课文虽难,但话题却是学生们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于是,笔者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准备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关于看电视的advantages 与disadvantages的辩论。事先分配好正反方,并指定负责人收集同伴的论据。结果学生们兴致极高,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们不但使用了课文里的新单词,还查字典找出了更多相关的单词,如 to learn different cultures, violate others’privacy, broaden one’s mind, get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等等。正反方都提出了近20个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已超出了课文所提及的内容。
  经过一翻争辩,学生大脑的图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时再来阅读课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感觉是比较熟悉,因为其中的许多观点他们自己已经提出来过,也就不觉得太难了。
  3.通过课题预测课文内容
  学生越熟悉的话题,他们所拥有的图式就会越多,由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他们就可以联想出很多内容。如Book1 unit 6 The Olympic Games 一课,就可以让学生就标题来预测课文内容。奥运会是学生们很熟悉的话题,对奥运会各方面的了解也较多,因此,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的预测。于是,笔者就出了个问题:
  “If you are the writer of this text, what will you write?”
  学生们就根据自己对奥运的了解,写下自己的想法,如 the history of the Olympics, sports items, famous athletes, organization of the Olympics等等。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再让学生去阅读,这样一来,学生就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在阅读过程中证实或是推翻原来的假设,理解起来就轻松些了。
  4.设计判断题,表格,问卷,列表题等,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
  读前活动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如Book 3 unit 4 Different Nations, Different Cultures, 笔者设计了一些是非题,让学生做出判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调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做出选择。
  A guest in a British house will finish his food or drink to show that he enjoys it.
  Japanese people sit on the floor and pick up food with their fingers.
  Indian people do not eat beef while Islamic people do not eat pork.
  Chinese guests take off their shoes before they go into a house.
  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kiss and hug in public places.
  Age and salary are secrets for some western people.
  … …
  或者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列出他们所了解的一些异乡异国的风俗习惯,然后每组派代表来做个oral report,看哪组列出的最多最特别。
  又或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做个调查。如, “If you are invited to dinner in a (foreign) friend’s house, what kind of present will you choose for your friend?” 让学生想想到中国人家做客和到外国人家做客的习俗何区别。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就能充分地体会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对课文的理解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填补空白图式
  教育家、心理学家Ausubel用图式来解释学习过程,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扩充原有的知识。如果学生缺乏原有的知识,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经填补新旧知识之间的鸿沟,以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转引自陈思清, 1992)
  学生对有些话题所知甚少,或对课文里提到的一些概念不是很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阅读前给学生补充一些知识,以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文。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如印发一些阅读材料,展示相关图片,播放电影片断或英文歌曲等等。现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如Book3 unit 5 The Red Cross, 提到the Geneva Convention, 学生对这些都了解较少。于是,笔者就由学生记忆犹新的东南亚海啸引发的灾难说起,从网上下载一些人们遭受灾难的片断,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然后问学生:“Who will come to help them?” 自然引到对红十字会的介绍。再联系近来一些有关美军虐待战俘的新闻报导向学生介绍有关《日内瓦公约》的由来。并且下载了一些有关对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Jean Henri Dunant 的资料和有关 《日内瓦公约》的条款,作了简化后让学生阅读,了解背景。
  当然有些工作也可以让学生来做,课前先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像 Cloning,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 , Stop Soil Erosion等课文都可以这样处理。
  五、结语
  读前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学生们可以独立完成,可以是两人讨论, 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 可以通过听、阅读、观看影片,思考、讨论来进行。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或是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内容图式,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课堂可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也要指导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也多调用自己的背景图式,辅助阅读。
  Anderson 把读前活动比喻成种花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只有给花提供了最好的生长条件,花才能顺利茁壮成长。虽然要花不少功夫和精力,但也是值得的。总的原则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需要,恰当地调出或填补相应的图式以利于课文的理解,万不可漫无边际,流于形式,无助于课文的理解。
  
  参考书目:
  1.Anderson,N.J. 2003: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issues and strategies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Hedge, T. 20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陈思清.1992. 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 [A]. 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 [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 200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1(必修)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成为不同语言相互了解的重要的媒介。由于电影根植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所以对电影台词的翻译要体现原作的语用、文化、语言、文体。本文以电影《冰河世纪》为例,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在电影台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台词翻译;目的论;对等论  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电影,已经超越了娱乐的意义,成为一
期刊
摘要:《呼啸山庄》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复杂多元的人物性格、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巧妙创新的象征特色,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爱憎分明且情感猛烈的世界,给人以启迪。本文,作者在分析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叙事技巧和象征手法进行了重点赏析。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呼啸山庄;赏析  《呼啸山庄》,文如其名,充斥着暴风雨怒吼咆哮的声音,这些声音喊出了人物的
期刊
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作品被引入中国, 影视翻译在翻译界里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 虽然大部分的影视翻译在目前为止都是在人们自愿为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以网络字幕组的形式出现,但这种新型的翻译模式所引发的社会各界对文化差异上的思考以及翻译策略的使用抉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来阐述其各自对影视翻译的影响。  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理论最初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奴蒂在
期刊
根据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可分为以下几个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和测试课。但是教师往往会忽视与学生“初次见面”,即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新接手一个班,或者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事实上,这节课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如果能在“第一次亲密接触”获得满堂彩,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也会顺畅很多,笔者在结合教学体会,对关于怎么样上好第一节新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一、了解学生,培
期刊
一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一)死记硬背,单一、枯燥  死记硬背是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常采用的办法。孤立地、机械地去记忆单词,忽视词汇的音和义。甚至注上类似的中文谐音。从而达到读出来的效果。而这往往事倍功半,有时还闹出一些笑话。如:thank you (三克油)高中课本词汇量大,除了本课文或本单元的新词外,对他们来说还有“新单词”。这里我说的“新单词”是指学过而忘了的。这样,新旧单词量骤增,要一下
期刊
Abstract: Whenever a translator meets a word, he has to test its nonsensical element in relation to its context factors. The paper aims at summarizing a series of factor that involve context chosen.  
期刊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1、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期刊
Samuel Beckett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absurdist. As one of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Endgame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Beckett’s absurd view of the world. The setting, the estrangement and hate be
期刊
Abstract: Robert Frost is one of the most eminent literary figures in the twentieth American history. The Road Not Taken can be crowned one of his best. Though it has been interpreted by various appro
期刊
英语课堂往往是枯燥的,高中英语教育若想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而创新的根源必须从教师着手,把思想融入教学环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行后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有”、“行”、“思”,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鸟人有了翅膀就会博弈浩瀚的天空,英语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才能让课堂有发展的空间,这才是教学真正意义的进步。在此,本人结合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体会,就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