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p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实例分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小区2栋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施工项目,该地下室由两栋塔楼所组成,有两层地下室,其中一层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为15348.5m2,对本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采用C35等级,本施工项目对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地下室的连续施工,同时要求大体积混凝土高施工技术要求,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本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同时采取温控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2 材料选取技术
  鉴于本工程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对于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选取相当关键,这决定着混凝土的水化热问题,鉴于此在材料选取技术方面,优先考虑选取低水化热的材料,以避免材料产生过大的温度。结合工程实践以及本工程情况,对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材料选取可考虑如下:
  2.1 水泥:水泥适宜选用P.O42.5水泥,通过工程实践表明,P.O42.5水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富余系数。
  2.2 砂选用细度模数在2.6~2.9之间,这主要是考虑到其细度模数可有助于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性,且利于生产控制。对于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应当严格控制在含泥量小于2.0%,泥块含量小于0.5%。
  2.3 碎石适宜选用5~31.5mm规格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不超过1.0%,泥块含量不超过0.5%。
  2.4 粉煤灰适宜选用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其主要考虑到该粉煤灰的各方面性能優于其他,并能控制各项指标值在标准要求范围内。
  2.5 同时为了有效地确保本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混凝土中所掺入的外加剂要求其减水率大于25.0%,并按批量进行检查,以有效地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要求。
  3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相当重要,其决定着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以及耐久性等指标。对于本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为C35,为此应当对其60天龄期强度采取评定,同时要求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60±20mm,以有效地保证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可有效地减少混凝土干燥收缩防止裂缝,同时还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符合要求。
  对于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粉煤灰以达到和完善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能够保证混凝土浆体量足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且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干燥收缩,抑制碱骨料反应,延长混凝土使用年限。对于所采用的高效减水剂的使用使水胶比降低W/(C+F),而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在规定范围内;混凝土配合比中灰砂比,骨胶比经多次试配调整到最佳,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和工作度满足施工要求。
  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4.1 采取分块施工。对于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按每约30~40m左右为一块进行分块施工。基础底板施工缝处设置快易收口网模板,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具体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方案,合理分配劳动力,并做好道路、供水、供电的布置,以满足需要。
  4.2 混凝土质量控制。选取水化热低,泌水、干缩性小的水泥。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砂含泥量应<1.5%,石的含泥量应<1%,泥块含量均应<0.5%。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堆场底部材料使用时必需重新检验,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坚决不采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前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2cm之内,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前5车全部测试,坍落度稳定后每2小时测一次,坍落度超过规定要求时一律退回。
  4.3 混凝土浇筑方法。基础底板经分块施工后,混凝土量仍较大,最大一块混凝土量估计约600m3左右。浇筑方式以泵车布料杆为主,局部配以水平输送管辅助浇筑。每块基础底板浇筑时,设1~2台混凝土泵车,同时准备1台备用泵车做替补,防止其中有的泵车发生故障影响混凝土浇筑。控制好混凝土出机温度,如室外温度较高,在泵送时采取降温措施,在水平输送管道上加盖草袋喷水,防止入模混凝土温度升高。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浇筑时从一端浇起,采取拆管退后浇筑方式,即边拆卸水平输送管,边向后推进浇筑,当端部混凝土浇筑到标高后,开始拆管向后推进,同时边浇筑边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分区定人振捣方式,每浇筑处(每一泵车)配备2~3台振捣器,并每一振捣棒配2人,防止工人过度疲劳,影响振捣。对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泌水采取及时排除,在混凝土终凝前,去除浮浆,进行二次抹面,使混凝土表面无裂缝。
  4.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混凝土压光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理论计算厚度的麻袋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养护时应根据测温结果(内外温差)调整麻袋的覆盖层数。拆模时间应尽可能延长,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或继续养护至混凝土里表温差趋于稳定为止。同时预防骤冷气候影响,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之内,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
  5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说,不仅要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浇灌和养护工作外,还应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进行有效测定,为科学养护提供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养护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因水化热过大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防水性能。
  本工程采用JDC-2L便携式电子测温仪进行底板混凝土温度监测,如下页右图所示。浇筑混凝土前把测温元件固定在测温点预定位置上,元件的引出线插头高出混凝土表面标高200mm,并采取措施防止进水短路。到测温时间,由固定测温人员逐个将测温元件的引出插头插入便携式测温仪插孔中,立即显示出温度数值。
  基础底板块体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测试,每昼夜不少于2次。本工程所采取的具体测温布置如下:
  5.1 测试点的布置原则:以所选混凝土浇筑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温区每半条轴线上至少布置4~5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位的测点数量为5点(混凝土浇筑块体断面不同深度的温度测点)。
  5.2 温点采用带有不同长度导线的测温元件埋入混凝土块体内作为一个测点上不同厚度的内部温度。
  5.3 测温制控制: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小时测一次,同时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均编号,对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进行测量,测温记录交基数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6 结束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为了有效地确保混凝土施工连续性以及质量,对混凝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凝土分块施工、浇筑、振捣等相应环节都提出有效地施工技术经验,有效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衡,周俊.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J].科技资讯,2012,(03).
  [2] 林治安.某地标性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2011,(06).
  [3] 朱克炎,马会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09,(0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妊娠晚期单胎选择性剖宫产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为组1、组2和组3,分别用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单用催产素和单用米索前列醇.观察术中及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和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产前产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术中及术后2 h内平均出血量,组1、组2和组3分别为(185.3±50.7)ml和(203.2±53.7)ml、(26
目的 探讨骨整合修复耳廓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仅需2颗直径3.75 mm、长3~4mm钝钛种植体通过微创手术技术,采用微小切口,就可将耳廓假体固定的钛框架植入骨内.成人仅局麻下门诊手术就可以完成,手术时间短(一般30 min).结果 20例患者通过骨整合行外耳再造术一次全部治愈.结论 骨整合法是目前唯一能获得满意持久美容效果的方法.只需一次手术就可完成,创伤小,无痛苦,无生命危险,恢复快。
摘要: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的核心,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时期赢得市场的关键,亦是企业经济目标转化为物质成果的实际行动。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全面科学连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本文阐述了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其发展而言,前景广阔。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信息处理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现如今,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发布。当今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在工厂生产、高校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都涉及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必备工具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  中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变形测绘的具体分析,内容包括检测方案的确定,位移监测点的布设等要点,将变形测绘作为为重点论述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达到对工程标准的严格把握,以期为工程测绘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测量;变形测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变形测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变形测量是监测、分析及预报工程建筑物及与工程有关的变形的主要方法;是对建筑物
【摘要】房地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果,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建筑方案的概念性设计,分析了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探讨了建筑方案的生成和同步思维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1、建筑方案的概念性设计  建筑方案的概念性设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纳米技术的出现对于科技发展是一次重大飞跃,纳米技术现已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纳米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更加突出,其表现在很多方面。文章从多方面展现了纳米技术再机械工程领域的运用,以期待对于传统机械工程的改变。  关键词:纳米技术,机械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纳米技术从材料的结构层面而言,其属于宏观物质欲微观层面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