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体现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发展智力,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讲究提问艺术,引导学生深学,钻研教材,设计阅读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个体差异、主体地位、因人而异、求知的欲望、突破难点、积极性
  一、教师真正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及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才能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习惯、情感等才能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定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如:学习同类课文和段落相似的课文可用迁移式。像《可爱的草塘》一课,学习“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成“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相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有的课文,学生一下子不易说出用某种方法学习,教师可用“教后悟法”,即结合总结课文,帮助指导归纳学习方法;有的课文可结合教学,抓准最佳契机,画龙点睛,留有余地地点拨学习方法等等。总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圈、划、议、评等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求知,让学生自己会学。
  三、讲究提问艺术,引导学生深学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的好坏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所提问题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心理的失衡、情感的波动、求知的欲望。因为提问过浅,学生无须动脑,过深,则学生无从动脑,只有巧问,才能引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才能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跳一跳摘下桃子”,主动求知。如教学《将相和》一课中“完璧归赵”这部分时,第一次试教时问:“蔺相如是怎样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这说明了什么?”这问题就过浅,学生找一找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就算了事,效果不佳。第二次试教时,我避直就曲,设置巧问:“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吗?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这样,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令学生产生了认知的沖突,而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很快进入思维状态。继而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有的说蔺相如是假撞,是做样子吓唬秦王;有的说是真撞,因为假撞秦王就要夺璧。此时,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再反复读课文,深入思考,最后学生看法终于一致:蔺相如不是一定要撞柱,也不是仅仅做样子吓唬秦王,而是要见机行事。若秦王惜玉则不撞,若硬夺宝玉,则人玉俱毁。正是如此,才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的品质。这样的巧问,活跃了学生思维,提高了语言训练的力度,引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在思考、讨论、顿悟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四、钻研教材,设计阅读教学过程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
  五、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会随时参与并不断变化。积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当中来,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心理障碍。
  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好,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个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可能想错了、说错了,但是,他们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而且,我都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由于这些做法,许多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连原来总是不发言的同学也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
  2.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当然,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评价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并富有艺术性,使其有永远向高一层次攀登,持久地参与学习的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马厂镇旧张屯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阅读是关键。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预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为目的的一种固定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同学的主动参与程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的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体验;探
摘要:政治是一门理论较强的学科,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如何改变上述现状,上好初中政治课,是我们教师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成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 教学策略  一、以感情来辅助教学,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学生爱政治课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枯燥无味、概念性強,学生大都不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的养成,学生也就觉得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状况,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运用教育机智创建新课堂,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因材施教 合作交流 创新 和谐  一说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认为只是“题”和“数字”,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行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英语教学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既有缜密的思维,又有随意的流动性;既有记忆的成分,又有规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在学生获得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掌握,把促进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