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网络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益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关键词 高校 网络 思想者教育 问题 对策
“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充斥着当今整个社会,网络在推动信息传递,增加人际交往的同时还有其他负面影响的存在。随着网络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网络正日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我们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加强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深化对其规律的认识,丰富其理论,为进一步提高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一、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滞后
面对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滞后于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循规蹈矩而轻视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的发展,这同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的张扬个性、鼓励创造的时代要求相悖。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忽视其甄别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是必须的,但是这种目标既缺乏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及时反映性,又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重点放在对大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上,违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当今社会大学生网络成瘾以及他们对待价值和意义追求等的困扰,表明网络条件下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相当滞后。
(二)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参差不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不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其中有许多仍然值得发扬,但是难免存在局限性,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未完全贯彻批判地继承我国文化传统,把发扬民族美德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有不合时宜的部分。网络使各种信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自由地流动,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向我国传输西方文化等内容,由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还有所欠缺,采用了一些具有隐蔽性的、带来不良影响的外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网络上存在的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免疫不良信息的能力不足,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发生扭曲,转而信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滞后
要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必不可少。然而,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十分滞后。不少院校没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部分院校建立起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不丰富、信息滞后,与时代结合并不紧密,容易引起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式死板,缺少大众氛围。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者不但缺乏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研究,不了解学生喜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而且缺乏对网络本身特点的研究,把面对面的陈旧的课堂灌输移植到网络上,简单地告诉大学生事件的结果、研究的结论,而不是让大学生自己研究讨论,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难以博得广大学生的欢迎。
(四)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落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施教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及管理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工作者和部分责任感较高的社会各界人士。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及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能够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有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但是现实中缺乏这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偏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陈旧,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尚不成熟,适量的规范是合理的,但这种方式忽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得充满乐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枯燥无味的灌输与说教。
(五)高校网络监管乏力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靠大学生的自律,也需要他律。有效的高校网络监督管理则必不可少。但事实上,高校网络的监督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高校网络监督管理中心对网络中存在的参差不齐的信息的筛选、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监督管理机构不完备,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大学生不正确的网络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不够;目前大学生网络方面问题日益严重、犯罪率日益上升,可见网络立法十分滞后;高校网络监管中心缺乏抵制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德育软件。当今社会,网络的虚拟性,冲击着大学生的的道德标准,最近几年,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情报、骗取钱财、传播不健康的内容、侵犯他人隐私、捣毁他人名誉、攻击他人人格,这些都与大高校网络监管乏力密切相关,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地监控措施和管理机制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但却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更新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把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体系。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敢想敢为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创造、尊重大学生个性张扬,培養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情感评价能力。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因为它是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要加大研究经费投入、提高研究工作者的待遇,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二)加强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甄别
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教育内容参差不齐的现象。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加强教育内容的甄别。在政治教育方面,要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在思想方面,要加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健康、积极、乐观的新一代;在道德方面,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法制方面,要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法律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这要求我们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的同时建立各种有特色的、感召力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首先,要改变当前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丰富状况,就要充分利用网络高级人才,及时组织专家开发网络软件,增强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发挥网络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把严肃的问题形象生动化。其次,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信息滞后问题,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者关注时事,关注最新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动态,及时地发布相关资讯。最后,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式死板的问题,就应该仔细深入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喜爱的网站形式,建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得以自由地发表观点、畅所欲言。
(四)培养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行的主体,所以说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挑战。队伍素质高低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培训,使队伍更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地适应角色的转变,要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并熟练地运用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有效地鉴别信息的优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把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改革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把消极的灌输转变为积极的索取。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所以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待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五)加强高校网络的监管
网络环境不但要宽松自由而且要有规范可行,这样才能将网络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所以,必须加强对高校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首先,要确保各类责任主体的网络行为具有可追寻性,这是对高校网络进行监督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广泛有效的身份认证制度,网络行为者应该以自己的真实姓名登记,使其身份可以被查询。升级网络服务器,使其可以对网络行为者所访问的时间、地址和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形成网络行为者自我约束的客观条件。其次,要建立要明确高校网络监管责任,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监督管理体系,设置健全的高校网络监督管理机构,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要应对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必须尽快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首先,要加快立法的步伐,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网。其次,要加强网络德育相关法律的普及宣传和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好机遇,又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我们要分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卫红.高校德育进网络亟需加强队伍建设[J].中国德育,2001,(5).
[2]刘献君.迎难而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3]徐文华.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新探索.[J].Value Engineering,2010,08:195-196.
[4]徐静.高校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文教资料,2010,07:220-221.
[5]黄敬才.新形势下关于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2:117-119.
关键词 高校 网络 思想者教育 问题 对策
“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充斥着当今整个社会,网络在推动信息传递,增加人际交往的同时还有其他负面影响的存在。随着网络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网络正日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我们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加强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深化对其规律的认识,丰富其理论,为进一步提高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一、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滞后
面对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滞后于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循规蹈矩而轻视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的发展,这同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的张扬个性、鼓励创造的时代要求相悖。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忽视其甄别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是必须的,但是这种目标既缺乏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及时反映性,又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重点放在对大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上,违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当今社会大学生网络成瘾以及他们对待价值和意义追求等的困扰,表明网络条件下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相当滞后。
(二)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参差不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不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其中有许多仍然值得发扬,但是难免存在局限性,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未完全贯彻批判地继承我国文化传统,把发扬民族美德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有不合时宜的部分。网络使各种信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自由地流动,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向我国传输西方文化等内容,由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还有所欠缺,采用了一些具有隐蔽性的、带来不良影响的外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网络上存在的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免疫不良信息的能力不足,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发生扭曲,转而信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滞后
要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必不可少。然而,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十分滞后。不少院校没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部分院校建立起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不丰富、信息滞后,与时代结合并不紧密,容易引起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式死板,缺少大众氛围。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者不但缺乏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研究,不了解学生喜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而且缺乏对网络本身特点的研究,把面对面的陈旧的课堂灌输移植到网络上,简单地告诉大学生事件的结果、研究的结论,而不是让大学生自己研究讨论,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难以博得广大学生的欢迎。
(四)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落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施教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及管理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工作者和部分责任感较高的社会各界人士。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及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能够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有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但是现实中缺乏这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偏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陈旧,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尚不成熟,适量的规范是合理的,但这种方式忽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得充满乐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枯燥无味的灌输与说教。
(五)高校网络监管乏力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靠大学生的自律,也需要他律。有效的高校网络监督管理则必不可少。但事实上,高校网络的监督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高校网络监督管理中心对网络中存在的参差不齐的信息的筛选、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监督管理机构不完备,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大学生不正确的网络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不够;目前大学生网络方面问题日益严重、犯罪率日益上升,可见网络立法十分滞后;高校网络监管中心缺乏抵制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德育软件。当今社会,网络的虚拟性,冲击着大学生的的道德标准,最近几年,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情报、骗取钱财、传播不健康的内容、侵犯他人隐私、捣毁他人名誉、攻击他人人格,这些都与大高校网络监管乏力密切相关,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地监控措施和管理机制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但却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更新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把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体系。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敢想敢为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创造、尊重大学生个性张扬,培養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情感评价能力。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因为它是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要加大研究经费投入、提高研究工作者的待遇,加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二)加强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甄别
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教育内容参差不齐的现象。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加强教育内容的甄别。在政治教育方面,要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在思想方面,要加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健康、积极、乐观的新一代;在道德方面,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法制方面,要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法律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这要求我们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的同时建立各种有特色的、感召力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首先,要改变当前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丰富状况,就要充分利用网络高级人才,及时组织专家开发网络软件,增强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发挥网络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把严肃的问题形象生动化。其次,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信息滞后问题,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者关注时事,关注最新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动态,及时地发布相关资讯。最后,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式死板的问题,就应该仔细深入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喜爱的网站形式,建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得以自由地发表观点、畅所欲言。
(四)培养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行的主体,所以说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挑战。队伍素质高低对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培训,使队伍更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地适应角色的转变,要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并熟练地运用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有效地鉴别信息的优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把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改革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把消极的灌输转变为积极的索取。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所以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待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五)加强高校网络的监管
网络环境不但要宽松自由而且要有规范可行,这样才能将网络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所以,必须加强对高校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首先,要确保各类责任主体的网络行为具有可追寻性,这是对高校网络进行监督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广泛有效的身份认证制度,网络行为者应该以自己的真实姓名登记,使其身份可以被查询。升级网络服务器,使其可以对网络行为者所访问的时间、地址和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形成网络行为者自我约束的客观条件。其次,要建立要明确高校网络监管责任,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监督管理体系,设置健全的高校网络监督管理机构,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要应对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必须尽快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首先,要加快立法的步伐,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网。其次,要加强网络德育相关法律的普及宣传和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好机遇,又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我们要分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卫红.高校德育进网络亟需加强队伍建设[J].中国德育,2001,(5).
[2]刘献君.迎难而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3]徐文华.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新探索.[J].Value Engineering,2010,08:195-196.
[4]徐静.高校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文教资料,2010,07:220-221.
[5]黄敬才.新形势下关于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