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训练;联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非常重要的并發症[1],脑卒中患者常合并吞咽障碍其处置不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层至危及生命,脑卒中由于脑干相关脑神经核受损,从而引起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假性延髓麻痹,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居高不下,并发症发生率达到63%。本文将探讨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62±6)岁。所有对象均符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具体病情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脑卒中患者均经过颅脑CT确诊,对有昏迷、意识功能障碍或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外。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取基本的临床基本常规治疗,以及营养神经、降颅压等针对脑卒中的治疗和一些常规的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按照以上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采用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3]
  定时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周以及第五周的临床疗效,疗效判断采用本院自定的结合洼田饮水试验进行,体情况如下: 无效: 治疗结束后脑卒中吞咽障碍无显著改善或者甚至有加重;有效: 治疗结束后脑卒中吞咽障碍有所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1级;显效: 治疗结束后脑卒中吞咽障碍基本消失,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级,其余各项生命体征亦恢复至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定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两组的组间差距用X2检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定期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第5周患者总有效率(有效+显效) 均优于治疗第1 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6254,P<0.05); 两组间相比,治疗第5周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6.8754,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脑卒中吞咽功能康复疗效对比
  注: 两组内治疗后5周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6.254,P<0.05) ;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6.8754,P<0.05)。
  3.讨论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4]。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腔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周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供不应求所致。一般情况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本研究中,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总有效率达到93%,比常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近10%。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增强传入吞咽前感觉冲动,提高神经系统神经兴奋性,使原来不怎么活跃的突触变活跃,于是形成新的效率高传导通路,残留部分通过重组功能,可降低吞咽运动启动的阈值,可以缩小吞咽反应的延迟时间;可促进吞咽器官血液循环,改善其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采取适当的姿势、给予合适黏度的食物并配合舌肌及软腭的运动训练有助于口腔内压力的升高,引发吞咽反射的协调性[5] 。因此,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尽早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
  脑卒中是造成吞咽障碍的首要病因,51%~73%的脑卒中患者后会发生吞咽障碍。本文观察组1例无效是因为患者只能采用侧卧位不能维持正确的进食姿势,常导致食物漏出。长期留置鼻饲管不仅可造成胃食管粘膜溃疡及出血等,还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一定障碍。因此,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尽早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因此,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璇,曾泳媚,田鸿,李敏,谢晓娜.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早期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07):651-654.
  [2]张会春,李文霞,尚清.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早期介入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12):11-12.
  [3]何秋红.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07):31-33.
  [4]黄彩霞,宋新建,马丹,马松华.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15-4816.
  [5]薛爱国,阮炳炎,李红儿,阮波,黎少文.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1):20+32.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航行的小于500总吨的船舶(不包括渔船)占我国国内船舶(不包括渔船)总数量的73%,船长小于12米的国内渔船占国内渔船总数量的80%以上,小型船舶在国内船舶中占比较高。上海海事局创新小型船舶检验制度,形成小型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推进船舶检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肾病综合症急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探究组(35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探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 血清尿素氮及 内生肌酐分别为(23.0±11.3)ml/min ,(15.2±9.4)mm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血压患者利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对其利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来进行治疗,使患者每24h服用5mg,将8周时间作为一个疗程。结果:所选择的这50例患者在经过8周时间的治疗之后,有36例患者显效,所占比例为72.0%,有12例患者有效,所占比例为24.0%,另外两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6.0%。比较患者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