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与叠氮乙醇的醚化反应及新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来源 :合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胆甾-5-烯-3-醇(3β)对甲基苯磺酸酯与叠氮乙醇的亲核取代反应中,除得到预期的醚化产物[3α-(2-叠氮乙氧基)-胆甾-5-烯(产率49%)]外,还发生了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和消除反应,生成一种七元环并五元环的新型杂环化合物(产率41%),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表征。
其他文献
在对云南地区地震目录完整性和均匀性分析的 基础上,系统总结和分析了20世纪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基本特 征。有以下主要认识:(1)6.7级以上大震存在十年
介绍了利用矩能比估算地震波辐射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南地区1900~2004年M≥5.0强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认为:①统计期间的能量释放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
利用板块构造、活断层分布、地壳运动这三个方面的最新资料将台湾地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地震区和六个地震带。对各地震带 11a来的地震目录计算了广义维数Dq 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 ,然后绘制成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α以及分维时程曲线。综合分析后发现 :(1)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是多分形而非单一分形结构 ;(2 )台湾地区在大震前后的 1~ 2a内 ,大震所在的地震带内地震时间结构的Dq—
从10-羟甲基-9-蒽醛出发,经过Williamson醚化反应引入手性源(s)-(-)-α-甲基苄胺,合成了3个新的手性蒽类衍生物,其结构经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采用新型应变仪观测岩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岩样表面测点的应变变化 ,结果除了长趋势变化、破坏前几秒的特征变化外 ,在破坏前百分之几秒至十分之几秒还有突变和扰动等特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