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只是人生的“小插曲”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u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是5月的一个上午,一个戴着口罩、穿着长袖长裤的女孩子来到我的诊室。她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匀称的身材,不由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可就是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精神状态却不是很好,当她摘下口罩时,脸上的几片红斑马上映入我的眼帘,不难看出,这是一位银屑病患者,即老百姓俗称的“牛皮癣”。
  女孩说她患银屑病已经5年了,起初是因为感冒发烧咽喉痛,紧接着全身发红疹子,伴有脱屑,此后皮疹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冬天重夏天轻,去了多家医院,吃了很多药,皮疹当时可以消退,但经常复发,一遇到感冒、发烧等情况或气候变化,就会复发。发作时,全身上下,包括面部、头皮都会有好多红斑,上面有银白色细碎鳞屑,略感瘙痒。
  “我被这病折磨得夠呛,心里十分焦虑、害怕,一直担心这个病治不好,去不了根,每次治疗都要吃很多药,还要做光疗、抹药。有时刚花两三个月才治好,可一到冬季就又发作了,打击真的非常大。”女孩感到非常苦恼,“您看我这个病发得身上、脸上全是,让我一个姑娘家怎么见人啊,我现在一出门就戴口罩,夏天也不敢穿裙子和短袖。”据女孩介绍,她现在还没结婚,相过几次亲,当男方知道她有牛皮癣后,都委婉地拒绝了,这令她非常难过。
  上面故事中的这个女患者非常具有代表性,对于银屑病,很多患者都多多少少存在如自卑、仇视、怨恨等消极情绪。同时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发脾气、容易钻牛角尖,尤其是女性患者,不仅担心疾病会影响健康,同时也担心影响容貌、婚姻和生育等。所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造成银屑病的复发。而复发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造成恶性循环。所以,银屑病患者一定要正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这些负性情绪左右自己的生活。为此,给银屑病患者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要对银屑病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银屑病是一种皮肤病,不是血液病,也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更不是性病和“脏病”,寻常性银屑病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系统损伤。银屑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可以有效缓解,减少复发。银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但不是遗传病,是可以正常生育的。
  2持续、正规的治疗不可少。要知道,银屑病的皮损是完全可以清除的,即使复发也容易控制,因此,患者要从根本上消除悲观和恐惧心理,用平常心对待银屑病。既要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不能自暴自弃,放弃治疗;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听信“江湖游医”、“祖传的根治秘方”之类的宣传,造成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3从心理上摆脱“患者角色”。在生活中要调动自己的能动性,适当地进行活动锻炼,使自己逐步摆脱“患者角色”。尤其是女孩子,要有自信,要坚信自己是最美的,该穿裙子穿裙子,该穿短裤穿短裤,不仅是为了美观,还可以晒晒太阳促进皮疹消退。
  4学会自我减压,培养兴趣爱好。如听欢快的音乐,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运动也是一种很健康的减压方式。各种兴趣爱好和休闲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心境,释放身体的负能量,让患者走出苦闷,进入一个兴趣盎然的境界。
  5放下心理包袱,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不要因为患有银屑病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疑难病病人。把银屑病看成生活中一小部分,一个小插曲,一段经历,像正常人一样,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总之,银屑病是一种“心身疾病”,治疗银屑病不仅要治“皮”,同时也要治“心”,相信在医生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下,银屑病患者都能拥有更阳光的生活!
其他文献
传统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改变想法本身,而认知解离重视的是想法、情绪、体验和个体的关系,通过改变这种关系来改变其功能—也就是通过改变“想法”发生的语境,从而改变“想法”的功能。根据接纳承诺疗法的理论,若能改变语言和情境的错误连接、削弱语言的影响力,个体会更好地处理好自己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调节当下的行为,因此得以减少由僵化的思维或行为规则带来的问题。而从更长远来看,认知解离的目标是采纳认知灵活性的态
期刊
中国人无疑是世界各國人中,最爱讲“面子”的。  “面子”是什么呢?答案虽然有很多,但它绝对不仅仅是生物学上所谓的“脸”。然而,“脸”却又是“面子”的别称:丢脸就是丢面子,有脸就是有面子。“面子”代表中国人的尊严,更准确点说,只是尊严的招牌。内心的尊严是无形的,而尊严的招牌—“面子”,却是有形的,至少脸可以做出喜、怒、哀、乐、憎、恶、欲等多种表情。因为别人只能看见尊严的招牌,于是,中国人便越来越重视
期刊
笔者曾接诊过这样一位病人,28岁,女性,患病前性格开朗,有固定工作,主要表现是凭空闻声,总能听见有人背后议论她、说她坏话,为此,她认为同事故意针对她、要害她,后来发展到认为周围陌生人也要害她。半年后,病人出现冲动毁物及外跑行为,家人无法护理,只能送其住院。经过8周的利培酮系统治疗,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出院后,病人维持进行利培酮治疗,病情比较稳定,坚持每月门诊复查,半年后恢复了工作。  然而又过
期刊
卓悦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家懂事,孝顺长辈,学习很努力,成绩在班里一直處于上游。虽说年龄只有16岁,但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军事,每每谈起战机、战舰,你绝对不敢相信他的年龄。  可是近半年来,卓悦表现出学习吃力的现象。他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整日若有所思,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同学们发现他明显话少了,不愿意与同学们交流了,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于是,老师将情况反映给了家长。  在医院工作的
期刊
那天,和朋友们在咖啡馆里小聚。临窗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子,长发,白净,斯文,穿着很有品位,一看就知道是个有阅历有故事的人。她一個人慢品咖啡,一边在一台超薄笔记本电脑上写着什么。  咖啡店里的一个女孩来送咖啡,还没有来得及放下,那个年轻的女子刚好起身,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就那么倾洒到她的笔记本电脑上。送咖啡的女孩慌了手脚,脸也白了,额上也出汗了,结结巴巴、语不成句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期刊
人们是如何沦为选择的奴隶的?  生活中,人们大到考研还是工作、升职还是生娃、要跳槽还是要加薪,小到买什么衣服、炒什么菜、带哪一本书去卫生间,选择无处不在。与此同时,选择困难也与在我们如影随形,折磨着我们的判断与取舍。  人的行为动机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冲突,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谁取谁,要看自己的需求。还有就是吃药还是打针,这种两者都不喜欢但又必选其一的状
期刊
干燥综合症与心理有什么关系?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会被问得一头雾水,觉得两者压根没有联系。但是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因心理因素导致干燥综合症的患者并不鲜见。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临床上以眼干、口干较为常见。记得我有一位55岁左右的女患者姚女士(化名),因为眼干口干,心情烦躁,睡不着觉而前来就诊。在此之前,她已经辗转了多家医院就诊过很多次,已经被确诊为干燥综合症,很多医生给她开了养阴、清热
期刊
前些日子,在公园游玩的时候见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大约二三歲的孩子走路累了想让妈妈抱,他同所有孩子一样拦在了妈妈的面前,昂着小脸,要求妈妈抱。而这位妈妈的反应是:生气地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不抱,自己走”。只见这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摇晃着身子,搓着腿,哭喊着让妈妈抱。这位妈妈先是跟孩子嚷嚷了一顿,接着用脚踢孩子,结果孩子越哭越厉害,过了几分钟,妈妈最终妥协,无奈地抱起孩子走了。这位妈妈跟孩子折腾了半天
期刊
智慧的发现  人们的印象中,一粒沙子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没有人会在意身旁的沙子,哪怕是一堆。可在生物学博士兼摄影师Gary Greenberg的心目中,每一粒沙子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美丽。  在他所拍摄的照片中,那些微小、粗糙的沙粒竟如同繁星一样璀璨,晶莹剔透、姿态万千,散发着奇异而独特的魅力。  原來沙子也是美的,只不过它把自己的美好,藏在小小的卑微中,留给了那双懂得它的眼睛。  一滴水,
期刊
女儿  我叫芊芊,今年15岁了,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爸妈总说我比同龄人更懂事。我的爸妈都是上班族,一家三口过得平淡幸福,我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和全部希望。读初二那年,期末考试时我考了全班第一名,爸妈一高兴,答应了我之前的愿望,给我买了一台电脑。我常常在电脑上查资料,和同学聊天,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但妈妈却不太高兴,她认为在网上结交网友是很不安全的,而且影响学习。为此,我们争论了好几次,谁都不能说服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