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笑世人看不穿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4444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庄子》首篇的《逍遥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人普遍认为,《逍遥游》是庄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篇作品,所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以区别于《论语》《孟子》等诸子之书策,直接写上庄周人名,而非以文集方式出现。当然,这亦有庄周之《逍遥游》别于其他诸子的弟子整理而言。除此之外,高考默写中多年高频率出现在默写题,均可证明《逍遥游》的重要性。因此,如何给学生上好庄周的代表作《逍遥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
  窃认为,教学《逍遥游》,如果依照一般教材处理,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也很不好理解。为此,笔者尝试从解读文本思想入手,结合探究作者的写作本心,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寻源探本,剥茧抽丝,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逍遥游》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的特点。真可谓“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其汪洋恣肆的文笔,打动了不少读者,但其巧妙的结构布局很少为人知晓。特别是在《逍遥游》教学中,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其中的“笑”,也有人提及文中的“三笑”,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庄子之笑。
  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笑”这把钥匙,把握结构,理解内容,突破思想,最终全面读懂文章,了解庄子,解读道家思想,明白“百家争鸣”的真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庄周在《逍遥游》原文中,写到了三次笑。应该说,这“三笑”构成了全文的主线,而且层层推进,体现了庄子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第一笑在第一段。原文:“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与学鸠笑什么呢?显然是笑鲲鹏。
  蜩与学鸠为什么笑鲲鹏呢?因为鲲鹏虽大,却要“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而南为”,必须“风斯在下矣”,方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因而它其实并不逍遥。再看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任何微小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亦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他们之间的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
  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自然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就有区别。所适越远,凭借的条件就得越充分:“图南”的大鹏必须有“六月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九万里”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抢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待比起大鹏就小得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皆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所以第一笑,庄子在笑万物皆有所待罢了,不是他所谓的“逍遥”。
  第二笑在第二段。原文:“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斥鴳又笑什么呢?显然也是笑鲲鹏。斥鴳又为什么笑鲲鹏呢?因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强大的凭借,能够自由地“腾跃”。文章中的庄子对斥鴳的“笑”也是反对的。笔者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非庄子之观点,而是世人之成见。因为庄周认为“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他认为像大年之彭祖长寿,“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
  这里,庄子只是想进一步消除关于大小之见,以及对自然万物不要虚妄判断。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对于斥鴳而言,也不屑一顾。斥鴳并不像“小年之众人”去匹比“大年之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满足,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可以说,此时庄子想通过斥鴳笑大鹏来进一步隐喻一个道理:万物皆有所待,只是大小不同罢了。
  第三笑在第三段。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宋荣子笑什么呢?自然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为什么笑这些人呢?因为“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他们正是像这样看待自己的。然在庄子看来,宋荣子尽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但却“未数数然也”。而且,包括比宋荣子更为自由的,能“御风而行”的列子,仍是“犹有未树”。
  至此,可以知道,庄周对宋荣子、列子都是持否定态度。我们可以看到,在庄周眼里,不仅万物有所待,而且还有大小之辩。从物到人,从德行才能至高之能人,再到御风而行的行动自由者,都是一笑到底。每每到此处时,学生都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引发问题,什么是庄子认为的真正的“逍遥”?
  什么是真正的“逍遥”?庄周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逍遥呢?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無名”!
  至此,笔者加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探讨问题剖析文本思想内容,窥探庄子内心世界。顺利地进入总结环节:如此“三笑”,庄子在借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之笑,否定与批判万物与世人。
  “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周所追求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至此,我们可以明白,只要一个人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却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自我之生死界限,便会达到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逍遥。
  可是,谁能如此?道家思想,不仅仅是顺应自然,还要利用自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听起来潇洒,能做到者几何?世俗中,我们要仰望星空,首先得脚踏实地。生活中,不仅仅有诗与远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所以,大鹏展翅之前,必须耐心等待。这,才是现实。
  好多的时候,我们读了蜩与学鸠之笑,斥鴳之笑,宋荣子之笑,似乎明白了庄周的“逍遥”。可是,在一串串笑声中,庄子大笑而去,留给后人一个难以企及的背影,这,正是笔者强调的“三加一笑”,这,才是本文关键。
  可是,谁又能发现庄子隐藏的笑,谁又能体会到庄子背后的笑?谁又能做到不被庄子笑呢?无己,无功,无名——突然发现,庄子自嘲地笑了:世人看不穿,即便是看穿了,又能如何?教学中,总想告诉学子,这是学派之笑,时代之笑,历史之笑。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理解,正确分析,正确运用。
  如此选择一个最好的内容理解切入点,巧妙点化,让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显语文教学本色。
  [作者通联:甘肃白银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前一段时间北方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环境事关民生,成为公共话题是顺理成章的。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被问到这个问题,她说她也有口罩,但是没敢戴。温家宝在他的最后一个《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到了环保,表示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媒体少不了参与对雾霾的讨论。主流的分析依旧遵循我们多年来
颁奖词:好的政治拉近人心,增加交流,促进公共利益;不好的政治制造隔阂,引起纷争,导致重重苦难。已经正式卸任的台湾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为了两岸经济融合,任劳任怨,不避“任谤”,实现了“大三通”和全面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的目标。  2012年9月19日上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与来访的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金门码头道别。陈云林登船之前,与江丙坤拥抱并耳语许久。过去4年间,陈江二人多次会面,此次依依惜别
纳奈莫(Nanaimo)是温哥华岛东岸中部的一座城市,名字来自印第安语,意思是“聚会的地方”,因为读音相近,当地华人戏称“奶奶庙”,有8万4千多人,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第8大城市,依山傍海,风景美丽。  这个城市兴起于煤矿,1938年前的主要工业就是挖煤,后来伐木工业越来越重要,还有一家大纸浆厂。现在制造业萎缩,大部人就业于政府部门、服务业和零售业,住宅建设和退休养老也成了重要的经济成分。海港城市
“我亲爱的朋友弗拉基米尔·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俄总统普京的这种称呼,在8月9日圣彼得堡会晤后记者会的四五分钟讲话中,出现了4次。在国际舆论的解读中,埃尔多安对普京的亲昵称呼,不仅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是外交战略的需要—他需要用向普京展示亲昵,来表达对西方在未遂军事政变中“不够意思”的不满,而且还有愤怒。这似乎预示着,土俄关系要进入“蜜月”期了。  这距离2015年11月土空军击落俄战机仅9个
2010年9月,朝鲜发行6枚一套的新邮票,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相比穷困的朝鲜一切从简,富裕的韩国则有足够的财力好好操办。政府集会、国家祭奠、阅兵等形式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倒是韩国文艺工作者为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拍摄的4部影视剧似乎更能折射出民间对那场战争的看法和对现实的思考。这4部影视剧分别为电影《走进炮火》、《小小莲池》和电视剧《战友》、《一号国道》。    影视剧与政治正确性   
据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网站2015年8月6日报道,2015年10月14-15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新加坡政府首次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的未来”(Higher Education Futures)国际会议将在新加坡召开,讨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新举措。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瑞杰、经合组织副秘书长史蒂芬·卡普费雷尔(Stefan Kapferer)将在开幕式上发言,新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不在少数,这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爱,往往都是通过文本解读而实现的,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同风格的文本在描述爱这一主题时,手法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样才能契合课文的解读需要。《散步》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莫怀戚。课文从表面来看,写的不过
对华出口在澳大利亚总出口额中占比超过30%,远超澳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和美国。然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与战略姿态,正在被拉向相反的方向。  据澳大利亚媒体8月4日报道,澳可能派军舰,监视中国与俄罗斯今年9月在南海的联合军演。毫无疑问,这是堪培拉对华盛顿亚太战略的积极配合。早在1980年代,澳大利亚曾有个代号为“通道行动”的计划,监视苏联军舰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当时这个行动计划是西方阵营与苏联冷战
据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2019年7月16日消息,部长弗蕾德里克·维达尔宣布152个项目入选“欢迎来法国”项目,据此前消息,这一项目将获得法国政府500万欧元的教育资金支持。  项目共分3大类,分别为同伴项目、国际学生法語培训项目和高等院校招生人员外语培训项目。经过法国高等教育署、国家学术与学校工作中心、法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法国工程学院院长会议、法国大学校会议及学生联合会的联合评审,在82所
【摘 要】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教师注意准确切入,正确引导,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的状态,有活力的课堂才能得以展现,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课堂效果 最优化 思维能力    一、从课题切入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题眼则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