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生自主评讲作文教学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前必要的指导、教师细批或面批与学生自批互改齐头并进,让学生讲评。这是学生自主评讲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三方面内容。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使作文教学走上自主化、多样化的轨道。
  关键词: 初中阶段 自主讲评 作文教学
  如何上好作文课,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是目前语文改革的一项最重要内容。文章从三个方面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重视写作前的必要指导
  有人认为在学生动笔之前作指导,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我认为对高中生来说,这种观点或许正确,但对初中生来说很有必要。因为不指导,有很多学生不掌握写作方法、技巧,有的学生甚至胡写乱写,不利于写作水平的快速和整体提高。具体指导如下:
  1.审题。指导学生审题,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并理解题目意思。如命题作文《傻子不傻二三事》,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傻子”和“不傻”的真正含义,这对于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至关重要;否则,曲解了题意,就会导致写作失败。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实在是太重要了。
  2.模仿范文,精心构思,写出写作提纲。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成熟。”理解题目的含义或写作范围,不等于写好了文章。要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物有序、言之有理、立意新颖,尚需在构思上费力气,下工夫。对初中生来说,模仿借鉴范文的记叙顺序、结构模式、材料安排等方法、技巧,再融汇学生各自的经验,精心构思是完全可行的。若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写好一篇作文,则用十分钟的时间构思也不过分。指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考虑中心的确立,为揭示中心应该选取哪些典型材料,这些材料如何安排得当,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文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乃至怎样照应、伏笔、过渡,采用哪些写法、表达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应当在构思阶段完成。对写作基础差的同学甚至把分段也给“定死”。如对“我难忘的良师益友”这篇记叙文,可提出如下要求:以时间顺序,按与良师“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线索结构文章。对学生来说,这样详细具体的要求,一方面是帮助他们构思,另一方面是促使其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同时模仿“藤野先生”一文的线索、顺序结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地把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动笔之前,培养学生精心构思并写出写作提纲的习惯是写好作文极为重要的一环。
  二、教师细批(或面批)与学生自批互改应齐头并进
  教师细批一篇作文,包括修改错字、病句、调整结构、提炼中心乃至标点符号。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段落、病句修改,尽可能批在原文或空白之处,使学生一目了然,对作文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如结构的调整、中心思想的变更、写作技巧,等等,尽可能在总批中写清楚,把存在的毛病和优点尽可能都写出来,要使学生真正清楚自己作文的成败得失。有条件时,尽可能在细批时,把学生找来,一边批阅一边简析,使学生真正心领神会。倘若只简单地批个阅号或粗略地批改一番,则倒不如不批。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可见自己修改的重要性。自批互改,在七、八年级时,教师有意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待到九年级时,学生就会慢慢具备自批自改的能力。其方式可多样化,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自我检查批改;可分小组讨论批改;也可全班范围内,各抒己见,最后总结批改意见。
  三、学生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归宿也是起点
  吕叔湘说:“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再看批语,几个字,怎么批。完了,往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基于此,我主张学生作文组织学生自己讲评。学生评讲作文就是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学生唱主角,落实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其方式是多样的,一是让学生在教师评阅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师评阅要求和评阅语义。在讲评作文前,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和眉批、总批语,这是学生正式讲评的前奏,使学生初步明确各自作文的优缺点。二是让学生在原作基础上讲评作文,可综合评析,指出每次作文的共同之处和不足;可重点讲评两至三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评透评细,使学生真正评有所悟所得;也可选取一两篇佳作,把评与析结合起来,也可选取存在问题典型的一两篇,边评边与原作者交流修改。
  讲评作文时,还有一点值得重视。就是不能使对作文的讲评停留在“为评而评”的底层阶段,而应把有关写作理论的原料渗透到作文评讲中,且最好一次重点讲清一两个问题。比如在学生评讲《开学的第一天》这篇文章时,针对一些学生只简单罗列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而没有明确的中心或对中心挖掘不深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错误地把题目当成了写作的中心。如此一品,不少学生茅塞顿开,清楚了自己作文失误的原因。又如在学生评讲《童年的伙伴》时,可引导学生重点评讲选材遵循的原则,肖像描写应注意的问题及方式——粗笔勾勒与工笔描写,动作描写中关于动词的推敲、锤炼等问题。在学生讲评中学习写作原理,尽量遵循由易到难、由主到次、循序渐进的原则。尽管平时传授写作知识是在教师讲评中进行的,但是系统的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和顿悟,所以有必要在学生评讲中穿插一些零碎的、点滴的写作知识。讲评作文不但要让学生唱主角,而且要形式多样,把传授写作理论渗透于作文评讲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气氛 营造方法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想要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成功强化教学效果的基础。然而,
摘 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贴近实际,让识字教学生活化;拓宽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通过游戏互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乐趣。  关键词: 识字 生活 快乐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直是低年级教学研究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倾吐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准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仅仅靠课堂内有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与有力支撑。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目的:  通过在医院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实行临床试验过程管理,探讨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运用环节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有效途径,分析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管理现况,明
摘 要: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有一个美好未来,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并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上绽放感恩之花:深挖教材感恩素材;做一名感恩的教师;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关键词: 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 感恩素材  现在一些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究其原因是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助长他们的自私心理和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
课外学习,这个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困惑许许多多的教师和学生。教师精心布置的课外作业,让某些学生感到头疼,完成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外,无疑是课堂的延伸、扩展和补充,是一个有无限拓展空间的学习天地。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地占领这块天地,那么毋庸置疑,对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当前形势下,纠正课外作业的误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