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管理背景下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实现机制研究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积极地共享知识,这样有助于推动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学校发展水平。但是,国内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活动深受共享主体、共享客体、共享情境等影响。为了改善高校知识共享效果,本文将针对高校知识共享实现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机制
  一、知识管理背景下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因素
  (一)主要因素之一——共享主体
  首先,分析知识拥有者的共享意愿。研究发现,知识共享行为深受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当知识共享意愿明显时,有利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出现。但是,现代的知识拥有者缺乏分享知识的主动性,特别是新时代中当职称评定、声望、绩效、薪酬奖励和知识价值联系到一起后,教师共享知识的意愿明显下降。
  其次,分析知识拥有者的转移能力。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解释准确性、清晰程度直接受知识拥有者知识转移能力的影响,知识拥有者需要使用方便知识接受者理解的方式传授知识,才能提高知识接受者的接收效果。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并依赖特定情境,势必对知识拥有者的转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外化能力,即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向他人传播的能力,对隐性知识的编码、表达能力越强,教师间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越好[1]。
  最后,受知识接受者吸收能力影响。理解、消化、使用外界知识的能力被称为知识接受者吸收能力,其组织吸收能力主要以个人吸收能力为基础。所以,高校知识吸收能力直接受教师个体吸收能力影响,对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活动的效果产生了影响。同时,教师个体知识储量影响了个体吸收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当知识接受者储存大量知识时,便具有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
  (二)分析共享客体影响因素
  知识共享效果还深受知识特性的影响,如隐性知识表达难度大、共享效果差。同时,高校教师主要通过长期学习、教学等方式积累知识,这些知识作为隐性知识,在共享中具有较大难度,无法通过文字等进行直观描述。而且部分教师虽然有意愿主动分享隐性知识,但是显化转型期间效果不高,影响了教师共享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三)分析共享情境影响因素
  首先是信任因素。高校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推动教师彼此间共享知识资源时,需要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彼此间越信任,那么教师之间共享知识的效果越好。同时,教师间的彼此信任受认知与情感双重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当高校中的教师具有较好的情感与认知信任基础时,他们彼此间共享知识的积极性越高;而且高校制度信任对教师共享知识也产生了正面影响。所以,高校需创造和谐的信任气氛,才有助于教师共享知识[2]。
  其次是组织结构。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堵塞了知识共享、交流、传递的通道,影响了传递知识的速度等。当前高校主要基于学科对组织结构进行设置,所以各院系仅负责自己的教学、科研等活动,这影响了各院系教师间的知识共享、交流的效果。
  二、知识管理背景下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机制构建对策
  (一)及时地做好观念调整
  人类步入知识管理时代后,传统的旧资源被智力资源取代,并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获得了较高地位。在这种环境中,高校教师具备的知识广度、深度受到了巨大挑战。因此,教师要深度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扩大自身掌握的知识面,增加知识掌握深度,提高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竞争实力,这样将有助于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实际上,教师彼此间共享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界整体水平,还有助于教师自身积累更多知识。
  所以,高校需要为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合作、开放学习气氛,要引导教师主动和其他教师共享知识。同时,要引导教师形成“团队合作、学习”意识,鼓励教师参加集体性学习。于教师而言,知识属于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果,当高校自身、高校与高校开展团队学习后,其得到的学习成果便会被全体教师共同分享,这有助于高校教师相互共享知识。因此,高校管理人员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教师间共享知识。
  (二)高校应做好平台的构建
  在知识管理时代,知识明显具备依赖人类的依附性及较强的流动性,因此,高校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知识分享新平台。受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影响,高校可利用相关技术构建开放性平台,并基于技术实现搜集、整理、解析相关知识的目的,从而提高知识传播、利用效率。高校在发展中要给予如何开发、运用知识管理系统高度重视,要构建完善的知识管理网络数据库及融信息网络、知识平台等为一体的交流平台,为创新、传递、积累知识提供保障,使知识拥有者、学习者获得交流、分享、学习的平台。
  另外,高校应结合课题、项目研究需要,安排教师构建临时研讨团队,进而有效使用教师资源、拓展知识共享空间,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思想不断冲击教师。
  (三)积极创造信任包容的文化气氛
  高校积极地为教师营造和谐的、温馨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改善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教师之间共享知识。高校应主动建设共同发展愿景,要在校内推广、宣传知识共享观念,帮助高校教师强化职业归属感。然后,要以此为基础,主动创造、构建相互信任、开放性高、彼此包容、自由平等的和谐文化气氛,鼓励高校内部开展学术交流、知识传播、创新知识等活动,给高校教师共享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3]。
  (四)高校应做好激励机制的构建
  知识共享最终的效果如果只能惠及个人,这就说明高校的知识共享行为存在问题、无法持续开展知识共享活动。高校积极地推动知识共享活动,有助于帮助个人增加知识储量、获得较大利益,该现象肯定会降低教师参加知识共享活动的兴趣,还会阻碍高校团队科研等活动的开展。
  所以,高校必须构建长效激励机制,要发挥激励机制的催化作用,要利用激励机制的有偿回报,调动教师的知识共享积极性,推动知识共享活动的健康开展。而且,通过积极地构建激励机制,有助于推动高校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前,地位、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都对知识共享产生了影响;但是,共享知识的核心要素依旧是“激励”。所以,高校要激发教师共享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要及时完善相关机制。因此,高校必须创新传统激励机制,大刀阔斧改革,才有助于教师基于主观视角主动向其他教师分享已经掌握的知识[4]。
  综上所述,高校应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结合高校发展现状、教师特点等,创造和谐、友善的知识共享氛围及良好的知识共享渠道,促进教师及高校间共享知识,才能实现知识共享常态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新梅,杨小义.隐性知识传承机制与共享管理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89-92.
  [2]朱焱,陈廷俊.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10):45-50.
  [3]李作章,刘学智.知识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知识共享中的博弈与协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88-92.
  [4]乔延钊,赵清俊,陈城.知識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9):112-1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趋势,一方面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文章将“互联网+”思维模式的意义以及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模式;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期刊
摘 要:关于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  关键词:具体情境;结合现实;教学策略  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关于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来落实这些目标呢?  一、数形结合,培养数感
期刊
摘 要:平等换位,你才能看见孩子的世界。只有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会怎么想,才能和孩子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平等换位交流,不仅能在德育管理中有所收获,在教学中也是如此。  关键词:平等交流;换位思考;沟通艺术;策略研究  曾经,有个小女孩弹完一首钢琴曲,家长们纷纷鼓掌:“再来一遍!”家长们的意思是:“我们还想再欣赏一遍,因为你很棒!”這包含着家长们的喜爱与期待,可是小女孩并没有理解家长们的意思,便掉下
期刊
摘 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建于1907年,1981年奔牛小学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秉承“朴实而宽厚”的校训,大力实施“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新绿色教育,确立了“以人为本、以特求胜、和谐发展、张扬个性”的学生培养目标,打造美誉度高、影响力强的一流实验小学。学校形成了以各级课题研究机制为核心的教科研特色,以“地球村”环保活动为核心的德育特色,以小篮球为核心的体育特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推动教学创新至关重要,因此应当更加重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提问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优化提问技巧、促进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业素养的评价指向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合理道德行为的落实和法治意识的初步形成,引导和推动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和基本的法治意识,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奠基。  关键词:道德认知水平;法治意识;认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将个人品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相融合,引导促进小学生道德品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出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农村孩子就会爱上数学,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自然就会提升,如此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就一定能够“动”起来。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兴趣培养;能力提高  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十几年了,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我感受很深。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困难,所以他们的成绩普遍较差。而大家评价新课改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逻辑推断分析能力的培养。逻辑推断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推断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学好英语,对于出国留学甚至与外国人交流都是必要的前提。小学英语是学生系统性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如果无法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不能很好地接受学习的知识点,就会让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对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讲,是百害无一利的。有效的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自乐的学习氛围,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如何将思维导图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是教师目前需
期刊
摘 要:文章以Dorynei二语习得动机理论为依据和前提,调查了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做了针对性的分析。之后,笔者又提出了一些教学措施,用于激发和增强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二语习得;动机;措施  一、Dornyei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三个层次  动机理论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Gardner和Lambert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