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注重方法多样化”。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估算,学生的估算意识淡薄,主动估算的习惯尚未形成,只重视精确计算,估算能力不强。教学实践中教师从创设情境培养估算意识、解决问题优化估算策略、适当训练形成估算技能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策略;技能
  数学运算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它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而估算作为运算能力的一部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也做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第二学段要求要理解估算的意义,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培养估算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估算一直被很多教师排斥在口算和笔算之外。学生的估算意识淡薄,也几乎没有估算的习惯。很少能自觉地利用估算预测精确结果的大致范围,从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也很少能自觉地在不需要知道准确计算结果的时候,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缺乏估算的意识,如何能让估算走进学生心田,在计算或解决问题时自觉应用估算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人脑对外部材料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材料”,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情境具有广度,也要关注教学的目标体系,让情境具有深度。实践表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及学生熟悉的情境,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
  [片段一]
  选取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
  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创设三种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体会估算在某些情况下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下面三种情况中,你觉得什么时候估算更合适?什么时候需要精确计算?
  A.当妈妈想确认带400元够不够时
  B.当营业员把两件商品的价格输入电脑时
  C.当妈妈想知道该付多少钱时
  生1:当营业员把两件商品的价格输入电脑时,要精确计算。我在超市买东西时,收银员给我的小票上写的都是具体的钱数。
  生2:当妈妈想知道该付多少钱时,要精确计算。
  生3:当妈妈想确认带400元够不够时,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
  生4:就是,我们可以把245元看作240元,187元看作180元,240 180=420(元)。钱数肯定超过400元,所以只要估一估就可知道妈妈带的钱不够,不需要精确计算。
  将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去学习身边的数学。通过设计的三个情境对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比较与交流,自主完成對估算意义的建构。同时体会到估算的意义,从而逐渐尝试灵活运用估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除了创设上述具体生活情境,还可以通过“数学门诊”,创设课堂数学学习争论的情境,针对学生计算失误较多的现象,引导学生在笔算之前适时介入估算,利用估算预测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多问一问计算结果是否符合估算范围,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学生切身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后,逐渐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解决问题,优化估算策略
  估算的过程不仅仅是“估算结果”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习得方法,形成策略”的过程。学生有了估算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应掌握一些估算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在诸多的估算策略中优化出最佳策略。
  [片段二]
  五(3)班55名同学买校服,每套校服88元,王老师需要多少钱合适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到前面展台汇报。
  生1:老师大约要带4500元。
  因为55×88≈4500;
  50 90
  生2:老师大约要带5400元。
  因为55×88≈5400;
  60 90
  生3:55不变,88估成90,大约要带4950元。
  师:你的口算能力真强。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4500元,5400元,4950元,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个合适的数字。
  生1:5400元,肯定要多带一些。
  生2:4950元,88估成90,这个结果也变大了些。
  师:我听到有个同学说:4500元肯定不行,5400元估算起来简单。她用到了简单这个词,也就是说估计的数要有利于我们的计算。
  掌声送给这几个同学。
  师:最初老师以为你们会呈现两种答案,没想到你们给了老师3种结果,真是爱动脑筋、会思考的孩子。
  师:有没有同学同意老师带4500元的?(没有,擦掉这个答案)4950元就多估了一些,5400元多太多了可以放弃(擦掉)。那就选择55×88≈4950这个结果了。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展示不同的估算策略,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比较中,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估算策略的优化。
  [片段三]   大屏幕出示题目:有一部电梯最大承栽量370千克最多只能承载12名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大约多重?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估算,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估算方法。指3名不同解法的同学板演。
  黑板上出现三种方法:①370÷12≈40
  400 10
  师:和他方法相同的请举手。(一部分同学)
  ②370÷12≈37
  10
  师:和他方法相同的请举手,(大多数同学)这个队伍很强大。
  ③370÷12≈30
  360
  师:和他想法相同的?咦!只有你自己。
  师:三个数字,哪种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呢?
  先请全班同学交流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1:我认为把370看成360,除以12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师:你认为这种比较好,我给这个结果加星,看谁的星最多?他用了一个词评价这个结果:很接近。
  生2: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是对的,把370估小一些会更安全。
  师:每个同学的做法都是对的,我们只是精益求精,找一个最接近的数字,他用了一个词:安全,说得很好。
  生3:可小孩子有胖的,有瘦的,我认为第二种方法好,算起来简单。
  师:我们只是求一个平均值,一个不太精确的数字。只是看哪个数字更接近平均值。再给你们一分钟的交流时间。
  学生激烈讨论。
  师:有结果了是吗?举手表决,认为这种方法合理的请举手,(指第二种)没有举手的了?为什么?
  生:当我们把12估成10,除数发生了变化,商会变大。
  师:两个方法哪个估算值更接近准确值?
  生:把被除数估成除数的倍数,这样估算更接近准确值。
  师:现在同意第三种方法的请举手。
  由一人战队变成全体同意,让老师想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教师小结,看来学生们已经会估算了,只是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有时需要估大,有时估小一点会更好。例如买东西带钱时要估大,而坐电梯时为了安全要估小,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用所学的估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多种估算策略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形成估算的有效策略与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优化出了最合理的估算策略。
  三、适当训练形成估算技能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估算技能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引导,还需慢慢地放开被牵着的手,独立地去思考,去练习。
  [片段四]
  练习:有538箱酱油,每辆货车一次运62箱,如果一次运完,大约需要多少辆这样的货车?
  生:538≈540,62≈60,然后540÷60=9(辆),从而得出答案。
  师:为什么只能把62缩小一点?
  生:每辆车装的少一点,需要的车就多一点,只要每辆车装60箱都没有问题,那么多装2箱就更没有问题了。
  师:如果把题改为有632箱酱油,每辆货车一次运68箱,如果一次运完,大约需要多少辆这样的货车?
  生1:632看作630,68看作70,630÷70=9(辆)。
  生2:不对,我检验了一下,9辆车不够。
  师:为什么不够?思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生3:原来是我们把每辆车多算了2箱,实际上这2箱必须有别的车来运,所以车算少了。
  生4:这里的68不能看作70,只能看作60,632÷68≈600÷60=10(辆),才是正确的。
  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估算的技能技巧,养成先估后算的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估算练习机会。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及综合性练习,前者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后者则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估算策略的优化、估算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锤炼、不断完善、逐步提升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广泛推广现在已有的经验,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材料,将估算與口算、笔算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估算的平台,促使学生把估算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石岐太平小学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老城区,是一所典型的“小而精”学校。2015年9月以来,学校因地制宜,在“石岐文化”的引领下,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以六大育人途径为抓手,细化各项德育任务,深入开展“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德育特色”的研究与探索,致力让每一个生命在石岐文化的熏陶下得以扎根、润泽、绽放。如今,“太平小脚丫,快乐走石岐”已经成为学校响亮的名片与标签。  一、立足石岐文化,坚
背景  最近几年,不单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能发现,现代技术在加速度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人类自身。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的主体性,以及相应的人文主义的种种知识和价值都受到巨大的挑战,甚至开始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样一个文明的调整时代和转折时代,如何展开思索、进行文学艺术的实践?当科技改变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专业素养、管理方法、选人用人等,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样态。因而,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校长要想把学校管理好,并把学校带到一定的高度,首先要“用好人”。要想把人用好,就必须要全面了解学校每一位教职工的素质、能力、潜质、爱好、最近发展区及自我发展目标,从中发现人、研究人、激励人、使用人,并团结人、带动人
感恩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蕴含着本能与崇高!  感恩源于生命之原始本能。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自然界的动物都能感恩,何况人乎?人的社会關系的本质在于自尊与尊人。感恩凝聚着平等与仁爱,是人类美德中微小的生命情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伦理和为人之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蕴含父恩如山,母恩似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唤醒世人最普遍的扶助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诠释人类最崇高的师恩!感恩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美国人喜欢大车,因为他们国土面积大、高速公路网络发达,欧洲人偏爱小车,因为他们人口密度大、油价更高。长久以来,中国人似乎更青睐美国车的宽敞。不过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在多种利好因素的共振下,小车迎来的迅速发展的契机。  看看面前的这对组合,一个是小车集团目前的霸主,一个是风头正劲的后来者,它们无论谁胜谁败,都将是我们普通百姓迈向人车幸福生活的重要第一步。      小排量汽车消费税减半的利好政策让众多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要 爱国要充分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修复破坏、治理污
“阿拉回上海成乡下人了!”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仅仅离开几年,再回国,很多留学生会对上海地铁的变化开始摸不着头脑。人民广场重新设计铺设的中转大厅让人眼花缭乱,因为多支地铁线的汇合,这个中转站结构上变得错综复杂。一年后的今天,上海世博会的大门将向世界敞开。为了准备这场盛会,整个上海开始了一场兴奋的忙碌。  就像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地球人共同的节日,哪里举办世博会,哪里就会成为世界的中心。这次,机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关于德育的重要要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近三年来系统开展了针对“学科德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德育》杂志社日前对何晓文校长进行了访谈。  中国德育:德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华师大二附中为什么选择“学科德育”这一课题连续进行了三年
在西安一所高中,几名中学生采用政协委员撰写提案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获得“最佳提案”,并被提交到全国政协。  此事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是因为撰写政协提案的背后,体现着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每个中学生都能认真履行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
在混合动力车型领域,丰田一直都是佼佼者,在价格不断下探后,双擎车型也已经成为凯美瑞车系中的销售主力。确实,加一箱油甚至能跑半个月,这样的用车体验没有人会不喜欢。  TNGA架构赋予了凯美瑞双擎年轻活泼的全新特点,相较上一代车型,高度的车身整体性与操控一致性使其在弯道中如同脱兔。得益于THSII混合动力技术的加入,车辆的起步动作干脆利落,连带之后油门的逐层深踩,整个加速过程都十分果断而直接。對于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