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联姻”社会组织迸发别样“火花”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在七夕·防疫有我”——这是今年8月宜昌市西陵区妇联牵手云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专项公益活动。40多名志愿者集结在一起,深入大街小巷,投入到防疫宣传和消杀工作中。这既是西陵区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真实写照,也是西陵区群团“联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先后波及多个省份。西陵区群团组织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广泛动员311家社会组织,精准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在前方和后方,在线上和线下,凝聚起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密织起一张无缝的“防疫网”,为抗疫、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群团培育——
  让社会组织释放“新能量”
  “区总工会和10余家社会组织结对入驻,让社区有了得力帮手。”云集街办党委副书记、街办主任冯文姬说。疫情以来,群众呼唤更精细化的管理,社会组织在群团组织的指导下,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服务。
  慧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得到区妇联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开设专栏和直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服务家庭达1.1万余个,直接受益人群超4万。
  赞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群团引入社区孵化基地,精准地为20多个小区进行消杀,疏通下水道堵点70余处,安装隔离板230多块。
  红星路16号吴先生家门锁朽坏,赞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免费上门修理。吴先生说:“专业人做专业事,社区入驻的这类组织越多越好。”
  以往社区居委会“包办”,居民不买账;现在“外包”给社会组织,获得百姓点赞。居民满意度的提高,得益于西陵区“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的有力探索,推动社区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
  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8家群团组织,结合居民服务需求和组织发展规划,按照经济服务、文化文艺、家庭教育等10个类别对社会组织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开展归口认领、精准扶持、结对同行“三大行动”,培育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311个。
  在群团组织的带动下,社会组织活力不断激发,“第三部门”作用充分发挥,弥补了政府顾不上做、企业不愿做、个体难以做的服务“空白”,有效破解了党政部门“单兵作战”、群团组织“光杆司令”、社会组织“势单力薄”等困局,构建了“上下衔接、立体覆盖、高效便捷”的服务格局。
  五社联动——
  让平台建设发挥“新优势”
  抗疫期间,西陵区在全市最早实行小区隔离封闭管理。这样的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
  “来自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内在优势和效能。”区委书记任蔚说,“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夯实了“战疫”堡垒,社会力量协同联动维护了一个有序的后方。
  近年来,西陵区坚持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运行机制,搭建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平台。制定“群团+社会组织+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的区域协同。同步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设立发展专项基金等协作载体,吸纳专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工作。
  面对国内外新一轮疫情,西陵区社会组织联动服务再次彰显了强大力量。
  合田睦邻便民服务中心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为32户生活困难家庭提供公益性物业服务,疫苗接种工作中接送高龄老人达89人次;
  幸福家心理咨询中心联合社区志愿者,在7个街道提供居家隔离政策解读和心理调适指导,引导大家拾起兴趣爱好,让日子多姿多彩。
  疫情防控使社会流动放缓,但必要的生产生活需要维持运转。在抗疫的“大后方”,社会组织凝聚众多社会力量,高效服务群众需求,“五社联动”平台的优势作用不断凸显。
  从社会组织平台搭建,到社会各方力量汇聚,再到推动社会服务专业化、精细化,真正让群团组织这个“枢纽”转起来,让社会组织这个“部门”活起来,让居民群众这个“主人”笑起来。
  志愿服务——
  让人人尽责成为“新风尚”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尚书巷社区杂居小区卡口,大学生王晨宇正在劝导一位居民扫码出行。
  在尚书巷社区,共有50多名志愿者自发参与防疫工作。像王晨宇一样支援其他小区的,还有10多位。
  “参与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青年应尽的责任。”王晨宇说,云益家社会组织发布志愿者招募令,我第一时间报名,与大家并肩抗疫的经历值得我珍藏。
  在西陵,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类社会组织依托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借助社区平台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带动市民參与社会治理。
  “我们在宜昌落地了垃圾分类和拯救江豚两大环保公益项目,招募环保志愿者200余人。”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秘书长陈伟康介绍,我们已开展生态公民系列讲座10余期,各类环保宣传进学校、进社区,努力把“绿色低碳”融入市民生活。
  李年邦和他的“三峡蚁工”团队在西陵家喻户晓。他们连续5年组织沿江清理垃圾活动700多场次,辐射带动10万人参与,累计清理垃圾2000余吨。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2岁。如今,“三峡蚁工”这张亮丽名片在全国越擦越亮,长江母亲河的守护者越来越多。
  社会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答案显而易见。
  在“城市时代”的进程中,西陵区顺着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探索。通过“群团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壮大了力量,搭建“五社联动平台”汇聚了资源,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凝聚了人心,实现了城市从政府单一治理走向社会公众共同治理。
其他文献
官店镇战场坝村是恩施州建始县一个以发展林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小村庄。这几年,村里的卫生室建好了,新增了很多医疗设备,药品也越来越齐全。村卫生室不仅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还定期为村民们免费检测血压血糖,为村民们提供慢性病监测服务。  “以前就怕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开药还要跑到镇上的卫生院去开。现在好了,在自家门口就能把病给瞧了。”提起村里的卫生室,战场坝村的村民们都幸福满满。  “我18年前因车祸受过一次
期刊
“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病,但又因腿脚不方便,没法经常去村卫生室治疗。谢医生每次来,都是直接来家里为我们诊疗、输液、做护理,服务非常贴心周到。”王恩桂说。  今年67岁的王恩桂是嘉鱼县簰洲湾镇下沙口村村民,他口中的谢医生,是从簰洲湾镇卫生院来村里巡诊的医生谢锁。今年开始,咸宁市卫健部门要求各级乡镇卫生院动员力量,通过驻村、巡诊等方式,下沉辖区内乡村为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期刊
山西在抗日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打击日本侵略军的主战场之一,是八路军总部及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是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山西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不但对山西的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精心谋划、精密部署,而且对在山西开展的关键的、重要的战役战斗进行具体指导;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驻扎山西,具体领导开创了山
期刊
湖北省“头号工程”花湖机场年底校飞、即将投运,容百锂电、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等项目相继启建、投产,鄂州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提速……近年来,鄂州接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和攻坚年三大行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记者近日实地走访鄂州,探寻当地如何“活水养鱼”,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答卷。  靠前服务,注入“源头活水”  眼下,位于鄂州葛店的湖北三安光
期刊
“自从有了科技特派员,咱们深山里的茶叶品质变好了,大伙的收入也高了。”鹤峰县的茶农们激动地说道。  让乡亲们交口称赞的科技特派员帖军,是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从2015年开始,他带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来到武陵山,助力脱贫攻坚。  “鹤峰县邬阳乡是恩施州最偏远的乡村,去一次要7、8个小时,盘山公路转得人晕头转向。”帖军回忆,2017年以前,他每月多次往返学校和鹤峰,只为破解当地茶产
期刊
邓中夏和李启汉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俩是同乡,是朋友,是郎舅,更是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共同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  早期党员  邓中夏,1894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1915年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1917年考进北京大学文科学习国文。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邓中夏有幸与之结交,在
期刊
为解决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大冶市着重在住房保障领域重点发力,聚焦困难家庭居住保障、老旧小区提档升级、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等,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努力提升群众居住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促城市活力  “我退役之后一直住在农村,在城区没有房子,没想到这么快就分到了公租房。住的问题解决了,感觉生活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原边防某部队退伍老兵周国桦,退伍后来到大冶市打工,没有稳定的收入来
期刊
近日,正值新姜采收上市季节,在来凤县大河镇茶园村绿葱葱的生姜基地里,省级科技特派员、来凤凤头姜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延富正一边亲身示范手把手教授,一边讲述生姜栽培技术经验。  作为湖北省级科技特派员,田延富让来凤县“姜山”变“金山”,化科学技术为产业星星之火,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径。  “一开始我不会做的时候,第一年也没有产量。像我们不懂的,随时问他都行。3年时间,我从10亩种到了40亩。”大河镇茶园村姜农
期刊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化,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廊坊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中,作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城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标,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廊坊现代服务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度差等问题的挑战。
  本文以廊坊市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廊坊市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法对廊坊
竹山县麻家渡镇桂花树村一组施家湾有3间土房,因是著名劳工大律师施洋出生地,被列为施洋烈士故居。曾经年久失修的土房如今焕发出光彩得益于一个人,他就是农民党员施玉红。  施玉红1961年出生,是当地的一位普通農民党员,因为从小就在施洋故居旁长大,经常听老一辈人讲施洋的故事,还从历史课本上了解到“二七大罢工”这段历史,耳濡目染中逐渐对施洋产生了崇敬之情。  施洋故居年久失修,3间老屋摇摇欲坠,施玉红看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