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型书家的思考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术型书家的认识已经被很多书法艺术学者提及,其核心思想指向当代书法界人士把注意力放在技法功底上的同时不要忽略对书法内在思想的提升,造成书法作品缺少文化底蕴。学术型书家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未来的书法艺术要更上一层楼,必然要回过头来从传统文化中探寻力量源泉。
  关键词:文人 书法 修养 学术型书家
  大学书法导师池现平说:“写字要注重修养,不能一味的只练技法,更要能静得下来提高修养,向学术型书家发展。”这句话深刻阐释了书法的精髓和理念,一语中的地说明书法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不单纯是技法艺术的表现,更是厚重的中国文化的承载。因此研究书法不单单讲究技艺,更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使之更具人文的、社会的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打印机等的普遍运用,书法已经基本抛弃了其使用价值,成为了纯粹的艺术,学科细化,当代书法成为美术学下一门独立学科,然而当代书法更多的是研究技法,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以致当下有些书法家有技法有能力,但其作品缺乏艺术的延展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很多文人读书多,但缺乏书法之技,对中国书法领域的文化捕捉不足,显示出遗憾。
  当今社会存在展会经济,可叹的是书法艺术也被展会经济所绑架。许多书法创作者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颇下工夫,再高些境界的会注重把基本功练好练扎实,但是忽略了对自己文化修养的提高,读的古书古籍甚少,对书法理论了解得也不多,总是缺少些书法应当透露出来的底蕴与内涵。更有甚者以“文人书家”“学术型书家”自居,以艺术的名义来换取比一般书法创作者更大的利益,然而真正的“文人”是有独树一帜的人文情怀,有过人的胸襟和责任感的,他们离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相去甚远。
  有的书法家在有意无意地削弱书法应富有文人气息的传统,追求浅薄的形式化,以吸引人眼球为上,不以传统为本。著名书法家刘富强说:“当代书法家的作品缺少文人气息,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修炼。”我想这部分书法家大抵也是因此而搞些似是非是的所谓“创新”,以此糊弄世人罢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书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字体、载体、工具等都各有不同。越是文化繁荣的时代就越是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其实都是创新,我们当代的书法家更应该有所作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而不是肚子里没墨水脑子里没东西的创新。原本书法家就属于文人行列,理所当然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现在却并非如此,读书本身就是书法家的“字内功”,很多人还看成是“字外功”,现在的书家大多就是“字匠”而已,有趣的是匠人书法更容易引发俗人共鸣,市场反而更好,实在让人痛心。
  文化与书法是相生相随的孪生姊妹。缺少文化,书法艺术魅力无以表达,如同没有意义的色彩调和,虽然美丽好看,但不知其然。文化缺少书法,好像美丽的风景不能于文字间喷薄而出,使文化欣赏大打折扣。由此可见,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借助于书法表现其魅力。可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发展学术型书家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文学家都是一流的书法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腹经纶的文人书家。例如春秋时期有教育家孔子,秦朝有李斯,三国时期有曹操、诸葛亮、曹植、曹丕,晋朝时期有王羲之、王献之,唐朝有欧阳修、褚遂良,宋朝有苏、黄、米、蔡,明朝有于谦和文征明,清朝也是人才济济,有邓石如、何子贞等。
  历代书法大家必是文化大家的这一现实启示我们,文人气象与中国人情感寄托的书法艺术,不是单靠勤练苦写就能够成就的艺术。其蕴含的精神魅力,更需要文化的熏染和烘托。读书是增长习书者学识、丰富其涵养的重要途径,书法技艺中至高境界的神、妙、逸品及金石气和书卷气也都源自于读书,史乙成曾说:“凡是我书法中展现出来的清、雅、淡、静之文人气息和风貌,无不来自于读书。”李瑞清亦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段,不足贵矣。”可见增加学识对书法创作者的重要性。
  且不说书法家需要读书学术化,以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文人气书卷气,书法家起码要具备基本的文字学知识和文学素养,不然就可能出笑话,虽然书写技艺精湛,但是文字背后的文化却经不起推敲,这一类书法艺术也就是字匠的层次和高度而已。
  书法艺术综合了文化与艺术表现两种要素。单纯以外在的笔墨难以完成书法艺术的美学建构。书者多增长修养能更好地提升其作品的文化内涵,不但有益无害,而且能够在艺术境界上不断提升。书法艺术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其成长的沃土,而文化又需要用书法作为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那应该如何才能做一名学术型书家呢?我想首先是不能丢弃改革,也不抛弃传统。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最初对很多中国传统都持一种否定态度。随着人们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人们逐步意识到物质满足的同时,精神也同样需要满足。如同新文学的诞生是在批判旧文学的基础上诞生,很多文学关联性内容也在向西方靠拢的过程中被批驳和丢弃。不幸的是书法艺术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我们接受新中国文化改革、艺术进步的同时,针对书法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应该无比地珍视。这一艺术形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更是传统中国的象征和魅力中国的重要元素之一。学术型书家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提升书法创作境界。
  其次应该打破学术壁垒,使书法艺术融合各学科精髓。学科间壁垒森严是我国采用西方的学术态度,获得中国科技力量大提升的关键。但是在严密、细化和实证的科学基础上,不应该消解中国传统学术整体性的通感,更不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碎片化处理。这一学术态度不但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构建学术型书家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建立书法与文化相得益彰的艺术体系。
  最后应该将学术型书家的认识构建于中国学者的知识结构当中。文革时代扔掉毛笔,80后扔掉钢笔,90后只拥有键盘。这一文化退化现象一方面源自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学者对于书法文化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自觉的缺失。文化现象不能回归传统,书法艺术的追求就会舍本逐末,去单纯地追求技法。因此,当代书法艺术应该被构建于书家的知识结构当中,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是一门与人的精神本质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其背后承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中国文化想要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就必须注重和尊重中国文化最质朴的表现形式——书法。由此可见学术型书家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未来的书法艺术必然会回过头来从传统文化中探寻书法艺术更上一层楼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 斯舜威.书家当为文人后[N].北京晚报,2014-09-19
  [2] 张学鹏.书法家就是应该多读书[J].中国书法,2014,(01)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环境监测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及成效特色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等话题经常出现在国外的一些教育技术论坛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日益广泛。2003年国内展开了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一些学
摘 要:吴冠中在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他主张学校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准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大其艺术情操的培养。他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力,不但要改革教学方式,还要转变教学思想。他还提出,全面加强美术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美的发现,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面对高校教学改革可以结合吴冠中的美术观针对高校美术教育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
直觉是未经逻辑推理而对客观事物迅速作出的直接综合判断。人的直觉是以大脑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以想象填补外界信息的空白;以某种载体所载信息为启发;以科学的美感为信念。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一再提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育,将以前所谓的单纯的重视提上了教师、教学日程.该课标明确指出'基本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期刊
终生运动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必由之路.为了将终生运动融入学生生活习惯,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及操作程序,将趣味性和运动的特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作为语言的学习,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就是需要创设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特点的情景语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也就会更加
纵观近几年所有获奖的公开课,无一不是产生于网络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媒体信息,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是未来常规课
随着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现在的新教程的课改也是一直在继续,微课就是新课改下的改革产物。对于微课的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实践和学生勇于探索的乐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