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一、 营造环境,激发唱歌热情
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所以,音乐也是声音的艺术,人们是用听觉来感知音乐的,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中的声音主要具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的乐音,这是音乐的要素。它在人们感知和表现音乐艺术美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歌唱活动中应当重视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首先,要为发展幼儿良好的听觉营造环境。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艺术之环境”的主张。他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注意用美育陶冶学生性情。给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是让孩子感受好的音乐的前提。
我经常播放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于被幼儿接受的歌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小班孩子们刚进园时,我经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幼儿的情绪。如:晨间锻炼时播放热烈的《健康歌》、《幸福拍手歌》;做游戏时选用活泼的歌曲《办家家》、《母鸭带小鸭》;午睡前播放《摇篮曲》……
二、视听结合,有效渗透歌词
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演唱效果,可是有的歌曲内容比较复杂。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有了记忆歌词的负担,这样就会影响幼儿对歌曲情感的体验,降低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唱歌活动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借助图片,将歌词内容、歌曲结构表现出来的办法,如歌曲《歌唱春天》是一首形象性很强的歌曲,歌词是:“春天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树上小鸟叫呀,我们大家一起来呀……”教师在引导幼儿学唱这首歌曲时,采取了边唱边画的方式,用粉笔在黑板上按每个乐句的节奏画简笔画,黑板上很快出现一幅与歌词相应的画面,幼儿用眼睛看图式,用耳朵听旋律,很快幼儿对歌词内容有了具体深刻的感知,对歌词有了实在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听唱是幼儿学唱歌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在听唱过程中幼儿同样需要和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范唱时就要从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出发,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像幼儿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富有感情地唱幼儿喜欢的歌曲,贴近幼儿,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清唱时要注意:姿势—端庄、表情—自然、亲切、声音—做到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特别熟、吐字要清晰、动作要适当的加一些,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要用你的情绪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主动的积极的要学这首歌曲。
三、引导启发,掌握唱歌技巧
音准是唱歌的基本要求,歌曲的旋律是由具有一定音高的乐音构成的,音与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音唱不准,歌曲的音乐形象就会受到破坏,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旋律就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美感,可见,音准对唱好一首歌,塑造音乐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歌曲的旋律一般是简单,明快的易被幼儿接受。由于幼儿不识谱,只能靠听觉来学习唱歌,在歌唱活动中,教师的范唱和弹琴是幼儿获得听觉的第一印象,也是他们学习歌唱的依据。老师要多给幼儿听音高准确的范唱,也可以听准确的单音旋律,或者让幼儿范唱轻声唱。教师在指导师可以加以手势动作来表示旋律进行的高低变化,使幼儿对声音的高低有一种形象化的感受,帮助幼儿唱得高或低。例如歌曲《鸭子怎样叫》,唱鸭子妈妈时双手下指,唱鸭子哥哥时双手平伸,唱小小鸭子时双手向上。如此为幼儿能听准、唱准歌曲提供保障的前提条件,加之在教师们精心培养,不断努力下,有意识纠正孩子们不断出现的音不准的情况,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听辩音高的能力会明显增强,歌唱的音准的能力随之提高。
幼儿缺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往往高兴时用力喊叫,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必须指导幼儿处理好歌曲的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如:表达高兴时要唱得欢快、活泼;抒情时则要连贯、柔和;表达悲伤的心情则要缓慢、低沉。我们在教幼儿演唱歌曲时,启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寻找处理这首歌的方法。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有时幼儿难以体验。但当教师启发幼儿掌握歌曲性质、处理好演唱技巧后,再进行演唱,情感就会从处理的演唱中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幼儿也会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并从中受到教育。如,歌曲《欢乐颂》,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两句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为了让幼儿记忆更深刻,不至于搞错与忘记,可以设计这样一幅图:用符号??表示“轻快、跳跃”,用(表示“优美、抒情”,并以歌词的样式呈现。看到这幅画,幼儿可以马上反应出哪几句要求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要求唱得优美抒情。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唤醒经验,激励孩子创编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有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幼儿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大有好处。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可以运用直观教具木偶、贴绒等直观形象为幼儿提供创编条件外,还可以激发幼儿凭借想象、记忆进行创编。启发幼儿边编边唱,大声地唱出自己的创编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又提高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在唱歌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断去挖掘,不断地更新,以适当的方式去学习、思考、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歌唱教学活动更生动、更有效。
【作者单位: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
一、 营造环境,激发唱歌热情
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所以,音乐也是声音的艺术,人们是用听觉来感知音乐的,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中的声音主要具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的乐音,这是音乐的要素。它在人们感知和表现音乐艺术美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歌唱活动中应当重视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首先,要为发展幼儿良好的听觉营造环境。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艺术之环境”的主张。他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注意用美育陶冶学生性情。给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是让孩子感受好的音乐的前提。
我经常播放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于被幼儿接受的歌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小班孩子们刚进园时,我经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幼儿的情绪。如:晨间锻炼时播放热烈的《健康歌》、《幸福拍手歌》;做游戏时选用活泼的歌曲《办家家》、《母鸭带小鸭》;午睡前播放《摇篮曲》……
二、视听结合,有效渗透歌词
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演唱效果,可是有的歌曲内容比较复杂。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有了记忆歌词的负担,这样就会影响幼儿对歌曲情感的体验,降低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唱歌活动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借助图片,将歌词内容、歌曲结构表现出来的办法,如歌曲《歌唱春天》是一首形象性很强的歌曲,歌词是:“春天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树上小鸟叫呀,我们大家一起来呀……”教师在引导幼儿学唱这首歌曲时,采取了边唱边画的方式,用粉笔在黑板上按每个乐句的节奏画简笔画,黑板上很快出现一幅与歌词相应的画面,幼儿用眼睛看图式,用耳朵听旋律,很快幼儿对歌词内容有了具体深刻的感知,对歌词有了实在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听唱是幼儿学唱歌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在听唱过程中幼儿同样需要和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范唱时就要从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出发,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像幼儿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富有感情地唱幼儿喜欢的歌曲,贴近幼儿,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清唱时要注意:姿势—端庄、表情—自然、亲切、声音—做到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特别熟、吐字要清晰、动作要适当的加一些,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要用你的情绪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主动的积极的要学这首歌曲。
三、引导启发,掌握唱歌技巧
音准是唱歌的基本要求,歌曲的旋律是由具有一定音高的乐音构成的,音与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音唱不准,歌曲的音乐形象就会受到破坏,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旋律就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美感,可见,音准对唱好一首歌,塑造音乐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歌曲的旋律一般是简单,明快的易被幼儿接受。由于幼儿不识谱,只能靠听觉来学习唱歌,在歌唱活动中,教师的范唱和弹琴是幼儿获得听觉的第一印象,也是他们学习歌唱的依据。老师要多给幼儿听音高准确的范唱,也可以听准确的单音旋律,或者让幼儿范唱轻声唱。教师在指导师可以加以手势动作来表示旋律进行的高低变化,使幼儿对声音的高低有一种形象化的感受,帮助幼儿唱得高或低。例如歌曲《鸭子怎样叫》,唱鸭子妈妈时双手下指,唱鸭子哥哥时双手平伸,唱小小鸭子时双手向上。如此为幼儿能听准、唱准歌曲提供保障的前提条件,加之在教师们精心培养,不断努力下,有意识纠正孩子们不断出现的音不准的情况,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听辩音高的能力会明显增强,歌唱的音准的能力随之提高。
幼儿缺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往往高兴时用力喊叫,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必须指导幼儿处理好歌曲的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如:表达高兴时要唱得欢快、活泼;抒情时则要连贯、柔和;表达悲伤的心情则要缓慢、低沉。我们在教幼儿演唱歌曲时,启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寻找处理这首歌的方法。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有时幼儿难以体验。但当教师启发幼儿掌握歌曲性质、处理好演唱技巧后,再进行演唱,情感就会从处理的演唱中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幼儿也会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并从中受到教育。如,歌曲《欢乐颂》,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两句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为了让幼儿记忆更深刻,不至于搞错与忘记,可以设计这样一幅图:用符号??表示“轻快、跳跃”,用(表示“优美、抒情”,并以歌词的样式呈现。看到这幅画,幼儿可以马上反应出哪几句要求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要求唱得优美抒情。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唤醒经验,激励孩子创编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有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幼儿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大有好处。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可以运用直观教具木偶、贴绒等直观形象为幼儿提供创编条件外,还可以激发幼儿凭借想象、记忆进行创编。启发幼儿边编边唱,大声地唱出自己的创编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又提高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在唱歌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断去挖掘,不断地更新,以适当的方式去学习、思考、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歌唱教学活动更生动、更有效。
【作者单位: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