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 Media Center使用手记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Windows XP MCE 2002开始,微软开始尝试用MCE将橫在PC和家电之间的那一堵墙砸开,直到MCE2005时代,伴随微软的大力推广和媒体的宣传,媒体中心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HTPC客厅电脑的概念也在我们的宣传下逐渐为绝大多数DIYer所接受和推崇。时过境迁,当微软的新一代宠儿Windows Vista浮上水面之后其中是否集成Media Center,Vista的Media Center会发生哪些变化,多媒体功能是否有增强?这些都成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Windows Vista(以下简称Vista)共有6个版本,版本情况要比Windows XP复杂一些。在6个版本的Vista中,只有家用高级版和旗舰版的windows Vista是自带Media Center组件的。由此可见,想要完整体验Vista的用户一定会受到微软的“勾引”,大出血来购买高级版或者旗舰版的。正好笔者日前购入了旗舰版的vista,而且作为微软Media Center一直以来的拥护者,迫不及待地在第一时间感受了Vista Media Center的魅力,并且将其与MCE 2005作了一个新老两代产品的对比。笔者希望以自己的小经验满足尚未人手Vista的读者的好奇心,也为那些正准备使用Vista Media Center的玩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享受媒体中心的必修课——硬件要求
  
  电视卡与遥控器
  从笔者的经验和微软的官方说明来看,目前能用于MCE 2005的电视卡都可被Vista Media Center兼容。Vista Media Center同样集成了FM收音的功能,因此电视卡如果自带FM收音功能会更为有利,如PV 258/259。想象一下,清晨让电脑自动开机并开启听收音机是不是一件比较惬意的事情呢?
  MCE 2005的遥控器经过优化,除了微软推出的版本以外,OEM厂商也有很多。不过我们更加好奇Vista的遥控器会是什么样子呢?还好微软并没有吊我们胃口太久,在Vista发布前不久,微软便已公布了官方Vista遥控器的三视图。不过真正的成品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图片来解解馋了!
  
  处理器
  通过查询官方资料,我们可以进行非常详细的比较。按照当年微软的说法,MCE 2005只需要1.6GHz以上的CPU便可以满足需求,如果需要播放1080P的高清则需要3GHz以上主频的Pentium 4或同等级的处理器。至于Vista,虽然微软号称只要800MHz以上的CPU,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官方宣称的这样乐观。对于想要运行系统且还要启动Media Center的用户来说,双核CPU的需求已经变得迫切。笔者就拿Athlon 64 X2 3800 和Athlon 64 3200 做过比较,同为2.0GHz的频率,但在Vista Media Center下的表现有天壤之别——前者启动Mcdia Center的速度就快了两秒多。想知道自己的CPU会在VistaMedia Center中有什么表现,您可以查看Vista中系统属性里的评分系统。单就CPU子系统而言,只要能够达到4.0以上,那么Vista Media Center的一般应用就没有问题了。当然如果能上到5.0,在以后真正高清时代来临的时候,您也不必急着更换CPU了。
  
  内存
  坦白地讲,微软这次可能隐瞒了一些东西,总是对Vista在实际应用中对硬件的高要求遮遮掩掩,习惯拿诸如“只需要512MB内存就可以运行Vista”之类的措词来搪塞用户的疑问。实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仅通过笔者的逐一比对,Vista Media Center运行时,1GB内存只相当于在Windows XP中使用256MB内存一样——刚刚够启动系统而已,任何多余的程序和启动项都会让系统慢如蜗牛,更别提播放高清视频了!
  在内存增加到1.5GB之后,那种为Windows XP配置1GB内存的速度感才会得到重现。至于高端的2GB内存,笔者建议具有极高多媒体应用需求和高端玩家配备(比如长期在Vista Media Center中收看1080P高清节目),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所以,要玩Vista Media Center的玩家,准备好1.5GB以上的内存吧。
  
  显卡
  最后也是最苛刻的一点就要数显卡了。相对于Windows XP对显卡几乎没有任何要求,MCE 2005因为有了多媒体应用,128MB显存的DirectX 9.0显卡成丁播放高清的标配。同样是显卡,过渡到Vista后要求就会变得更加过分。不仅要求硬件支持DirectX 9.0b,而且128MB显存也已经降级成了最低要求。否则别说是Media Center,连支持3D桌面的Windows Aero主题都无法启动。
  经过笔者的试验,如果分辨率提高到1280×1024以后,128MB显存的显卡偶尔会出现自动关闭WindowsAero主题的情况,究其原因居然是因为本地显存不够用。像真正支持1:1播放1080P高清的23、24英寸宽屏显示器所使用的1920×1200分辨率,Vista对显存的消耗甚至到于令人咋舌的地步——512MB显存才是理想选择!不妨清点一下现在拥有512MB以上显有的显卡,G70、G71、G80、R570、R580……每一款都在千元以上,小心你的钱包了!
  显然,面对硬件要求近乎成倍的提高,想要享受Vista Media Center的读者看来还需要在自己的荷包上下点功夫。硬件对决结束之后,MCE 2005以较低的硬件要求暂时1:0领先。
  
  “色”诱——界面对决
  
  对于硬件这种长期呆在机箱中的产品,我们在选择时的第一考虑肯定是性能和质量,希望“她”能够“永葆青春”,至少不要返厂维修。而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我们往往更关注“她”第一眼给你的感觉——颇有些“一见钟情”的味道,注重的是外观。对于Media Center这个以多媒体应用为首要任务的系统组件就更是如此了。
  
  环境需求
  总揽一下媒体中心的系统环境要求。Media Center2005最新的更新汇总2虽然提供了许多功能,但是对系统环境和设置的要求也一样繁杂。首先必须安装Framework1.1以及它的Service Pack 1补了包,然后才能安装更新汇总2的补丁包。而由于Vista自带了Framework2.0,而RVista Media Center只需要它即可,因此不需要对系统作任何的改变就可以使用。这里笔者首先给VistaMedia Center的易用性加半分,现在的比分是1:0.5。   
  界面对决
  分别打开MCE 2005和Vista Media Center的第一眼,就发觉了两者的区别。除了Vista的按键、选项立体感更佳,并加上了和Aero主题相符的玻璃效果以外,Vista Media Center还对主界面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虽然Vista Media Center的功能更为强大,但是主界面的选项反而更少。最显著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我的……”被省去,这倒和桌面上原来的“我的电脑”变成了Vista里的“计算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项数量也少了很多。仔细观察你会发觉微软进行了合并归类——电视、DVD等PC外接视频源被归为一类,图片和视频等内部可视媒体文件也被放在于一起。经过这样的“合并同类项”,原来MCE 2005中让用户频繁翻阅主界面而导致的偶尔头晕的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人性化的布局。
  接着尝试按下遥控器上的“向右”按键,你会发觉更大的不同。
  在MCE 2005中,这样做只能列出下一级选项的前三项或者常用的三项,而Vista Media Center整个主界面由一维纵向的线性进化成了二维平面。笔者个人觉得它更加形象,不过还是需要时间记忆下绝大多数功能的大概位置。
  最后要说的是背景配色,MCE 2005中的宝蓝色被Vista Media Center中的蓝绿色所取代。Vista MediaCenter的背景配色体现出屏幕中间亮,四周暗的趋势,从实际效果来看突然的亮暗切换不会带来太大的刺激,由此可见这次微软的设计也是细致入微的。
  经过艰苦卓绝的第三轮“姿色”对决,结果VistaMedia Center获胜,半场比分1:1.5。Windows XP发展到Vista,操作系统主题的美化也出现在了媒体中心上。这一比,相信老一辈的MCE 2005自然是输得心服口服。
  
  秀色可餐——音频、视频、图片大比拼
  
  在使用Media Center播放多媒体文件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媒体库。这是一个在MCE 2005里已有雏形,到了Vista Media Center愈发成熟的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记录了所有的多媒体文件的信息,这些多媒体文件可以是音频、视频、图片等。而且你还可以设定一些本地目录或者网络上的共享文件夹,让Media Center对它进行实时监控。一旦这些目录中添加了新的多媒体文件,你便可以在Media Center里对它们进行访问。
  
  媒体库设置
  对于媒体库的处理方法,MCE 2005和Vista MediaCenterN尽相同。Vista Media Center筛选多媒体文件的功能被强化了。在MCE 2005中,我们需要分别进入“我的视频”、“我的音乐”和“我的图片”,然后点击鼠标右健或者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才能添加视频、音频和图片。
  在Vista Media Center中,这分散的三步操作被统一为“媒体库设置”。
  这一改变的作用,不仅在于将三次搜索简化成一次,更重要的是,如果媒体文件分散在同一工作组中的多台电脑上时,用户只要开始搜索就可以离开干些别的事情,而无需操作中间过程。如果按照MCE 2005要将整个过程分为三次的做法,再多上几台电脑的话,相信一定会令人抓狂的。
  因此,笔者这里给Vista Media Center一分,奖励它的人性化改进。目前比分为1:2.5,Vista Media Center开始扩大领先优势了。
  如果你够细心的话,还会发觉有两个改进非常实用。一个改动是在结束播放视频后,多出了“完成”按钮。这样就可以避免在MCE 2005中只能停止不能关闭播放进程的麻烦。
  另外一个改动则更具有创新意义。如果正在播放视频时按下遥控器上的“Win”键,您一定会感到意外。与之前MCE 2005中将视频内容缩小到左下角的一个小窗口不同,Vista Media Center会将播放中的视频变成背景,结合前景半透明的选项真正做到了观赏视频和操作Media Center两不误。
  显然,这种人性化设计会让用户更觉舒适,那就再奖励半分给Vista吧。现在比分1:3。
  
  视频播放
  视频部分本没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看片子嘛。可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微软一贯的排他政策,视频文件自然也只支持自家的Windows Media Video和没有压缩过的AVI。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MCE 2005中我们可以通过安装“终极解码”(或暴风影音)来获得RMVB、MPEG、高清ts等格式支持。至于配置,默认的就够用7。之后再次启动Media Center就可以预览并播放原本不支持的格式。
  不过在VistaMedia Center中,这招就不这么好用了一会引起VistaMedia Center的出错退出。不过我们仍然有办法解决,有爱好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整合卜个叫做Vista Codec Package的解码包,最新的版本为4.2.5。它已经基本解决了所有非微软的视频压缩格式,还很好地兼容了绝大多数外挂字幕。至于设置依旧还是一切从简,使用默认的就可以了。因此Vista Media Center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外挂解码器获得Media Center对大多数主流视频格式的支持(可在网上下载)。
  接下来的音频和图片没有什么好讲的,MCE 2005和Vista Media Center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说实话,笔者感觉Media Center的音频文件管理方式非常糟糕,对于像笔者这样习惯按照目录树的方式来管理音频文件的用户来说,Media Center的分类方式可能会让人感觉不太适应。所以,两者都不给分了。
  饱餐了一顿多媒体应用之后,再次加给Vista MediaCenter 0.5分,已经1:3.5了!Vista Media Center的优势是明显的!
  
  打破客厅与PC的最后一堵墙——收看电视
  
  在Media Center里设置电视频道,整个过程非常简单——至少要比普通电视机简单。可是对于EPG(电子收视指南)来说,虽然有中国台湾地区,但是缺少了中国大陆地区这个巨大的市场,国内的电视节目服务体系还有待提高。
  在Vista Media Center中完成扫描以后,还有一个令你头疼的事情——所有的频道都是用收频率命名的,而且在Media Center里没有提供重命名的功能,怎么办呢?
  MCE 2005有一个叫做“电视助手”的工具可以提供自定义频道名字的功能。可是由于Vista才刚刚推出,因此并没有提供针对Vista Media Center的电视助手。笔者的VistaMedia Center就一直承受着盲目寻找频道的痛苦。
  虽然在Vista Media Center中播放电视节目也可以像播放视频一样变成背景模式,但是频道设置上的硬伤让我们把收看电视比拼的获胜一票投给了MCE 2005。不过相信不久之后,微软一定会补上这个缺憾的。
  
  写在最后
  
  最终比分——2:3.5,Vista Media Center在对决中获胜。虽然Vista Media Center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功能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更加美观的界面操作使得Vista MediaCenter相对MCE 2005而言还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一系列新问题,比如自定义频道以及第三方解码器方案等,还需要微软或者广大第三方软件厂商去解决。笔者认为,至少在2007年内,要推广只有高级版和旗舰版才有的Vista MediaCenter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或许只有等到Vista像Windows XP那样被全民接受之后,Vista MediaCenter的应用才能为大家逐步接受和使用。不过微软是出了名的“补丁大师”,随着Vista Media Center的不断完善,笔者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一定会在将来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并深深喜爱的!
其他文献
如今,随着“学讲方式”的进一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给当前的高中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笔者认真研读了学讲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经过多次交流研讨和反思总结,笔者获得了一点心得体会。下面笔者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教学为例,谈谈“学讲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1.利用课件发布教学指令。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在教学中使用课件已是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阅读理解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困难度最高的内容。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学的效果带来影响。同时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缺乏兴趣,阅读缺乏有效的技巧,阅读理解的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与学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森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将无法表达很多东西”。在英语教学中,毫无疑问,只有熟练掌握语法,才能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法复习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英语复习的效率。对于毕业班学生来说,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初三学生对语法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在中考复习的时候要怎么进行语法复习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目前语法复习课,学生兴趣缺缺,复习效果
【摘要】英语在很多小学被规定为必修课,教学大纲对书面语和口语的教学都提出了要求。然而,小学英语学习者往往只注重书面英语的学习而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这个现象开始引起小学教师的普遍关注,并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练习口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60名分别来自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 动机激励策略 小学英语学习者  【Abstrac
【摘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语言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只有对各种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真正地学好英语,灵活运用英语。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杨雨花,江苏省启东市惠丰小学。  在
8月9日凌晨,圣火在“鸟巢”点燃,也由此点燃了我们的奥运激情。关键时刻,屏住呼吸,心跳加速,血脉扩张,时而欢呼,时而叹息……这种有点“神经质”的群体表现大同小异,但对于参与和关注比赛的人来说,却很享受。我也很喜欢这种感觉,这是竞技所带来的快感,人性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在此前的一周,同样有一群D I Y玩家聚集在一起,享受着另外一种竞技,另外一种快感。7月28日香港开幕的AO CC 2008(
目前,NVIDIA在AMD中低端整合平台的主力芯片组是C61系列芯片组。该系列将北桥、南桥和图形核心整合在一起,总共分为MCP61V、MCP61S和MCP61P三种规格,其中MCP61V主板规格最低,价格最便宜,多数通路品牌的C61V主板售价仅为399元,颇受低端用户的欢迎,但是,MCP61V所能提供的PCI-E带宽相对于以前的C51缩水太厉害,因此并不适合有显卡升级需求的用户。  MCP61S与
目前2.5英寸硬盘的主流容量正从120GB、160GB 逐步过渡到250GB、320GB。如果320GB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不妨看看本次MC测试的日立5K500系列硬盘,它的最大容量为500GB(还有一款400GB),这是目前2.5英寸硬盘的最大容量。  日立5K500 500GB硬盘采用三磁盘/六磁头设计,单碟容量为166GB。由于采用了三张碟片,因此它的厚度高达12.5mm,重达140g,而普
【摘要】分析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提出课堂小组合作建议及具体办法,旨在帮助更多的英语教师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分组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被广大老师所采用的一种全新而
你知道吗,短短6个月的时间,酷睿2机型的价格竟然降了近一半!还愣若干吗,还不趁着旺季促销最火热的时候,赶快去抢一台抱回家?  如果你对笔记本电脑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只有万元级机型才能达到台式机性能的主流水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近期酷睿2双核产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降价风潮之后、性价比变得更为突出,你是否清楚什么价位的醋睿2双核机型最超值?购买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8000元是个分水岭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