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30天备战高考心态的调整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某普通中学高三学生为例,探讨在高考前30天备战高考的心态调整策略,期望能对更多面临高考的学生进行指引。
  关键词:高考;心态;调整策略
  过去一年,笔者接触到不少努力拼搏的高三学生,并对其中一些学生长期观察。本文以某普通中学高三学生为例,通过与其和家长的交流,笔者试探讨在接下来的30天中如何使其调整好心态迎接高考,希望能使更多学生收益。
  一、案例背景
  1.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成绩能达到二本线,但是其目标是一本,学生每科成绩都较平均,数学相对薄弱。从与学生和其家长的沟通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2.家庭情况
  学生的母亲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自觉性较好,所以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太操心,学生能积极向家长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做调整。
  二、案例回放
  1.学生情况
  (1)每次笔者与学生沟通学习计划,学生会认真听取并按计划进行学习,及时调整目前的学习状态。
  (2)学生的信心不足。学生成绩(按当地一模与二模考试情况)在二本线以上,且接近一本线,数学是学生的弱科,成绩在100分左右,只要学生再进步一些就可以上一本。但学生对数学能否真正提升抱有怀疑心理,并对成绩上一本线也表现出信心不足。
  (3)学生有较强的计划性。每个月,学生都会把计划安排好,定好目标,每周复习哪些知识点都经过仔细合理的安排。这种较强的计划性能帮助学生在每一科的学习中有条理地按照考纲要求梳理知识点。同时,也让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做到真正的“知己”。
  2.家长情况
  该生家长在管理方面比较宽松,家长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放心,但也迫切希望学生能够考上一本,考出好的成绩,这些“期望”的明显表露,无疑会在这离高考30天的时间里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体现在经常鼓励学生并期望学生能考进某大学,这种经常性的期待又会给学生带来不少压力。在学生本来信心就不足的情况下,让学生产生恐惧和害怕的心理。
  三、督导诊断
  本案例中,笔者发现,一方面学生对学习有较强的计划性与目的性,能较好地执行计划,但随着高考一天天逼近,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是徘徊在100分左右。另一方面,学生自信心的不足和其家长的期待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身为实习班主任,笔者又该怎样促进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呢?怎样才能顺利地度过这关键的30天呢?
  1.学生学习压力大、信心不足
  该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是每个过来人都明白的,这种压力是无法回避的,学生需要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当然,这些不仅需要学生一个人的努力,还有班主任、家长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这30天里,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心态的调整,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难题,共同面对这个挑战。
  2.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良好的环境可使学生感受到心境平和,经历一天紧张忙碌的学习,学生回到家若能看到家长肯定的目光,或是一桌可口的饭菜,自然会心情愉快、身体放松,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可见,最后30天里,家庭环境也十分重要。家长要维持轻松稳定的情绪,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继续保持对学生的鼓励。
  四、指导与建议
  本案例中,笔者从学生、家庭角度入手,就高考前30天如何调整心理状态作出分析如下:
  1.薄弱科目重点对待
  在最后的30天里,应该继续重视基础知识与方法的巩固,继续对薄弱科目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本案例中,该生的数学大题特别薄弱。因此,笔者建议学生按照大题的考点专项去突破,前三个大题(概率、三角、立体几何)比较简单,一定要争取多得分,应结合考点进行专项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套题的训练,毕竟考试是一场综合性较强的战斗,每周坚持完成两套试卷练习,保持这种考试状态并得到成绩上的提升。
  2.加强自身调节
  在心理上,学生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想着完成不了怎么办,或是我不行怎么办,让学生明白考出自己的平时水平就是成功。平时,多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
  关于压力缓解,心理学研究认为,宣泄有倾诉、书写、运动、哭泣等几种形式。可以把不高兴的事情或压力写在纸上,然后把它撕烂,跟烦恼说“拜拜”。同时,每天适当的运动也能使情绪得到放松。
  3.家长及时疏导并树立正确榜样
  有时候,家长以学生身边的某同学为榜样,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压力与不安。其实榜样可以是一些如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经历,甚至是家长本身经历。树立榜样时应用激励性语言,如“我相信你也能克服困难”。在这30天里,学生的性情可能波动较大。家长对此不要急躁,要允许学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同时,这30天尽量增加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这30天的成长并提供帮助,使其顺利度过这次挑战。
  综上所述,笔者期望每个即将经历高考的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这一挑战!
  参考文献:
  吴键.调整心态,满怀自信迎接高考洗礼[J].中国教育报,2009(11).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闭门造车,单枪匹马,打不赢胜仗,一个人的努力开不了好的公开课,重点关注如何利用合作,将众人的智慧化作一节优质公开课。  关键词:课前合作;小组合作;课后合作  做老师的往往对公开课又爱又怕。其实遵循正确方法,上好一节公开课是有希望的。  一、课前准备有合作  1.与学生合作。开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PPT的制作,其中必须有适量的学生生活问题或素材的展示,这就必须学生配合
摘 要: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在逐步的完善中。体育教学是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的发展。因此,应当对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予以重视。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职学校;改革  中职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现如今,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负面
摘 要:英语学习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努力营造课堂氛围,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手段灵活;方法新颖  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更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上初中的十三四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还明确要求学生能对地理图像进行描述、阅读、说明、分析、绘制、运用、收集图像以及使用电子地图等。这些技能和内容的掌握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  教地理,学地理,都离不开地图,这是由地理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的。下面我以必修一第三章为例,谈谈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创建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在学习上全面进步,首先要构建一个有着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集体,其次要在班级中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一、培养班级效仿的楷模  班级的“效仿对象”即班中合格生典型的培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个月,在这个月中,我体验了课改的痛苦与烦恼,同样也收获了课改的快乐与幸福,真可谓收获颇多,喜忧参半。  一、一次历练  开学以来,我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贯彻学校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一直在课堂上磨炼“3 1”课堂教学模式。其间磨炼的课时,语文、数学加起来也不少于百十节,但总是达不到课改的目的,不符合操作模式要求。行走在课改路上的我,犹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不知摔了多少跤,跌了多少
中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人生的起步之梯,通过种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达到学生爱上英语,进而提升其英语水平的效率。  一、课堂游戏化,气氛轻松化  英语是一门需要开口的语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儿童而言过于压抑,也可能会因为环境过于压抑导致学生过于拘束而产生一定的错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适得其反。因此首先改变环境让学生敢于在课堂开口说话。  1.开展游戏活动,建立實际场景  儿童喜欢游戏,尤其是中小学生,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汉字写字,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奠定文学基础的重要环节。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拥有种类繁多的优秀艺术文化,而在这其中,文字艺术,又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可以说,有了文字才有了如今我们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在人一生中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小学阶段,进行好写字教学,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如今,许多小学生在
摘 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艺术课教学应“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教学目的。以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悬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教学方法简单,教学观念陈旧,忽视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发
摘 要:导入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为了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需要教师讲究一定的导入技巧,要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与热闹,不顾及导入的内容,而使得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且形式多样。需要教师遵循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好导入环节,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