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高考英语题型的改变,不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无疑是全新的挑战,因此改革传统套路式阅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段落开头句的编写及关键词的选择;概要写作的教学实践要考虑到不同文体的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多样性。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贯穿在长期有意识、有目的的以读促写的课堂当中,让学生真正从怕写到愿写再到会写、悦写。
  关键词: 以读促写 读后续写 概要写作 教学实践
  一、新高考背景下师生的状态
  (一)学生状态
  1.怕写: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写作课比起阅读课的数量安排要少,由于操练不够,一提到写作文,学生的兴趣不高,甚至有畏难、焦虑情绪。
  2.茫然写:高考题型的改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力度加大,新题型概要写作和读后续写对学生来说完全是新的挑战,所以面对新题型,学生无从下手,一片茫然。
  (二)教师状态
  1.教师对当前有限的阅读材料课本的加工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对高考新题型写作方面的指导不够充分。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套路,勇于跳出传统阅读模式,高考新题型的改变对教师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2.写作前,教师对学生写作思路拓展或内容上的表达讨论铺垫不够充分,使得学生难以搭建写作内容支架,因此在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很难有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写作输出。
  二、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唯有做才能消除内心的恐惧,所以对于怕写的学生,我们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找到结合点,把以读促写变成日常课堂教学实践的常态课,使每一堂课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做一点积累。
  为此,教师课前准备必然加大。在短短一节课上既要读得到位,又要写得充分,对于文本的细致解读十分必要。以读促写的支架,通过紧扣话题的讨论,才能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也才会有较高质量的语言输出,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新题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整体的谋篇布局能力;语言的衔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一)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
  1.续写材料的选择
  在各种写作题材中,记叙文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上下文连贯性强,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可以在符合逻辑的条件下大胆构思,合理想象,进行思维的创新,语言难度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生写作。所以日常教学中的记叙文,比较适合学生续写。
  如必修三第一单元“A Sad Love Story”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续写材料,文章最后提道:“This would not be a happy Valentine’s Day!”给读者留下悬念,作者并没有交代Hu Jin与Li Fang两人最终的结果如何,是否分手,是否原谅,而是将更多的遐想留给读者,适合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的创新。
  2.续写段落开头句的编写
  续写开头句的编写要合情合理:第一段开头语要承上启下,顺利过渡;第二段开头语要能掌控续写方向,便于教师的评价。
  如必修三第二单元“Come and Eat Here,”作者最后写道:“To win his customers back, Wang Peng...”可以作为续写段落的开头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Wang Peng如何修改menu,并且起到作用,以此开头可以承上启下,利于学生续写;与此同时, Yong Hui的反应可以作为续写的第二个段落的开头语:“But Yong Hui thought that it was time for them to have a talk...”通过两人的谈话,引导学生把故事的结局向双赢方向续写,从而掌控续写方向。
  3.关键词的选择
  读后续写按照新题型的要求,在所阅读材料10处画线的词语中,学生要用到至少5个词语。因此这10处词语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际阅读中,10处画线词语中包括记叙文的六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how)的词汇。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在透彻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要理清人物关系、故事的主要事件,以及预测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
  (二)概要写作的教学实践
  概要写作绝不是简单地照抄原文或要点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条理清晰、有逻辑、流畅的整体。整个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思想,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方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而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长期训练才能得心应手。
  四、教学反思
  教师要勇于跳出传统“套路式”的阅读框架,要想更好地以写作的形式输出语言,必须对阅读文本进行全方位的深层解读,需要教师大胆尝试,多些思考,自然会多些产出。要为写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如何来读,要让学生如何写,就要让学生如何来读。读要读得有重点、有选择,写要写得有层次、有质量。在一节课中,不可能把所有写作技能都学会,写作能力的提高贯穿在长期有意识、有目的的读写结合课堂当中,让学生真正从怕写到愿写再到会写。
  参考文献:
  [1]赖朝辉.把握过程遵循原则[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5.
  [2]骆敏洁,周道义.读后续写的解答策略和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5.
其他文献
漂亮的安徽女孩王小娇自大学毕业后,因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学科对口的工作,两年来一直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由于国家政策对房地产各项打压,房价在下滑的情况下,买房者又一直抱着观察态度,有时一星期也卖不出一套房,工资加奖金的薪水让她工作再努力每月也挣不到两千元,回家闲暇时也在想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她,父母省吃俭用,本想通过宝贝女儿上高等学府而改变她以后生活的命运,可没想到如今的大学生比马路上堵车时的汽车还要多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很难适应现实需要,尤其对基础较弱的参加春考的学生。本文从参加春考的学生教学现状着手,着重探讨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春季高考数学教学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 微课 春考数学 实际应用  微课是指利用较短时间讲解知识点、考点或者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多媒体微型教学。当今社会,电脑、平板、手机随处可见,微时代早已来临。数学,尤其是高三春考数学教学始终难以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国家教育考试是一个信息量极大、操作复杂的烦琐过程,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国家级教育考试中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考试工作效率。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考试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 考试信息化 建设问题  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依靠强大数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动态演变过程。地理过程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改变了传统地理学的静态研究,能提供和预测地理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  一、“地理过程”含义及有效教学意义  1.“地理过程”含义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动态演变过程,可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的考查主要包括地球运动过程、
期刊
摘 要: 教师资格证“国考”倒逼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公共心理学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必须顺势而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考”要求,适应新时期教师的能力和素养要求。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国考 公共心理学 教学改革  教育部规定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改革后将实行全国统考(以下简称“国考”),不再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教
摘 要: 职业技术学院与一般综合性大学不同,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简言之,就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直接与职业相关,对技术要求很高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职业技术学院中理科和工科比较多且要求比较高。  关键词: 数学教育 问题 改革 发展  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及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如何以兴趣、生活为突破口,以知识结构必需、够用为度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有关英语阅读的学习有如下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等。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的重头戏,是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集中体现,阅读理解在中考中约占卷面总分的四分之一,所以阅读理解部分是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