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2012年11月14日,希望这一天永远在我的人生里抹去,彻彻底底地消失……
那天上午,微风徐徐,阳光灿烂,洒在润润的脸上显得格外充满希望。我和润润只等看完检查报告后,就离开医院。
善良的王医师带着一如往常平静的表情进来了,我赶忙迎上去:“报告如何?”心里想着:“最多就是脑膜炎吧?或者脑水肿?反正最严重不过开刀,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王医师却没有任何回答,看着我的双眼欲言又止,最后干脆带着我去看我完全看不懂的核磁共振报告,在一堆润润的脑部片子里解释着,该是黑色的地方全是白色,这是问题所在。
“那然后呢?”我耐不住性子忍不住脱口而出。
王医师再一次欲言又止:“嗯,这样好了,我写给你,你先上网了解一下,我现在到台大开会,跟所有医师讨论过后,再回来告诉你,先不要担心。”
这是什么意思?我开始有种不祥的预感。
“MLD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白纸、黑字,这几个很陌生很不舒服的字迹,让我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上网搜索。“绝症”,“全世界没有药医”,“从发病诊断确认起,接下来的半年内瘫痪;3~5年内,会面对的顺序是失去运动功能、走不动、失忆、失去说话的能力、看不到、无法吞咽、瘫痪、听不到、无意识、植物人……直到死亡。”我看不下去了,我的手开始不听使唤地发抖。
下午见到王医师,他说:“结果跟我上午跟你说的一样,应该就是这样了。”我终于看见了他冷静的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怜惜。
“目前没有什么方法医治,现在只能持续观察,后期会开些较强的止痛药。让她快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王医师越说越小声,彷佛深怕说到那个字眼,我就崩溃了。
2
回家后的几天,润润看电视的距离越来越近,正当我心里想着:“不会吧……”润润就脱口而出:“妈妈,我看不清楚。”
“不要!千万不要!别这么快就看不见!”我想冲口而出,但我却噙着泪水喊不出来。
润润的视力在短短两个月内退了200度,现在已是600多度。我们得赶紧重新去配眼镜了。
在等待她做心理与智力测验的时间,我帮她顺道挂了身心科。医师建议我:“要让她知道之所以会有发病的种种表现:抖脚、咬指甲、邋遢、迷路回不了家、尿失禁……都不是她的错,别因此放弃自己。
我再也无法支持了,我冲出人来人往的大厅,肆意地放声大哭:“那是我的错!我对不起女儿!如果早知道,我不会让她去台中住校;如果早知道,不会让她独自在国外留学;如果早知道,我不会老是拿她小时候来做比较,骂她变肮脏了、懒惰了、字难看了、胆小了;骂她脚踏车买了不骑、钢琴买了不弹;骂她总不跟我说话、动作慢吞吞、走到哪里都定格;骂她不断遗失手机、弄丢钱包、搞丢手表;骂她17岁了,连衣服扣子拉链都穿不好;骂她把漂亮的手指咬到见血见肉……原来这都是退化,都是病情!天哪!惩罚我吧!都是我的错!”
我的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闪现出润润小时候的一幕幕,所有的快乐的回忆都集中在小学及童年。
那时的她干净、漂亮、活泼、开朗、聪明。下课后,总有很多同学围着她聊天说笑。她字迹工整、成绩优秀,放学后爱跟同学约着去骑脚踏车,更喜欢约同学来家里玩。
从小,她的抽屉里就摆放得整整齐齐,她就像我的小秘书,任何东西找不到,问她就对了;铅笔可以写到无法削短为止;别的孩子拥有的贵重玩具,她也不嫉妒,很容易感动,很容易满足;看到路边乞丐,一定去投钱;不用去动物园、游乐场,就算到夜市走一遭,她也很开心;放学后第一件事一定是先写功课;有东西吃一定跟大家分享;方向感比我好上一百倍;“请、谢谢、对不起”是她的口头禅;爱笑也爱哭、脾气好有礼貌是大家对她一致的评价。
我常觉得她是上帝派给我的超完美天使,我爱我的女儿,但润润更爱我。
“妈妈,你怎么了?”润润做完智力测验,把我拉回到现实面前。
智力测验结果出来了,只有62。医师用他的专业回推,估算出她原来的智商应该是120几,刚好少了一半。语言和音乐天分退化最少,数学、逻辑、记忆退化最多。
没关系!我的挚爱!以后你可以继续学你爱的英文,说不出来没关系,会听就好;背不出诗词没关系,喜欢唱歌就好;无法加减乘除没关系,能按计算机就好;逻辑不清没关系,妈妈懂你的意思就好;只要你快乐就好,快乐就好。
“妈妈,你……嗯……我不会说……算了,没事。”每当润润表达吃力时,总会以“算了,没事”做结尾。
“没关系,慢慢说,妈妈听得懂,你想说什么?”她应该还在适应我的温柔转变。
“我……是不是……快死了?你……为什么……每天哭?”终于来到这残忍的一刻了。
我把iPad给了润润,让她自己看。几分钟后,她手握iPad,静静地满脸泪水抬头看我,我立刻冲上前紧紧地抱住她一起伤心一起哭泣……
突然,她一连串地、没有间断地说出了一段话:“妈妈!我不要失忆,我不要看不到你,我不要上天堂,也不要下地狱,我要永远当您的女儿。”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润润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回到那个天真的小孩,用着无法畅通的言语回答亲友:“我得的是……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但当她的情况好转时,她又会回到那个贴心懂事的我的17岁的女儿。
3
护士的叫声让我来到了林医师的诊室门口,我牵着润润的手并催促着走路已经很慢的她再走快一点,彷佛进入林医师门诊后就会痊愈地走出来似的。
林医师,润润生命中的重要贵人,也是我见过的最温暖的医生。他仔仔细细把润润的所有检验报告看了一遍,并且输入电脑。最让我感动的是,我辛苦回忆并写下病程的笔记终于派上用场。他耐着性子听我叙述说完这四年来润润的转变,课业如何从名列前茅到一落千丈,从干净优雅到脏乱不堪,从贴心懂事到毫无感动…… “真的没有办法医吗?我看到你在老鼠身上试验成功的新闻不是吗?”我着急地问。
林医师耐心地回答:“全世界目前只有法国、意大利、美国进入MLD(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基因治疗的人体试验阶段。虽然还未正式公布成果,但已有基因治疗实验后,追踪一年及二年的报告,的确也见到效果。但这3个国家现在都没有再接受MLD人体实验的病患,就算要收,也有条件限制。台湾不是不能做基因治疗,而是人力、时间、经费都是问题,小老鼠的脑袋就一个指节这么大,但你的女儿已经170公分高,要注射到脑部及全身的用量相当多,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不管是ALD (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还是MLD,都是出生后,脑部就缺少了某种酵素酶,无法制造出神经髓鞘。这时的神经系统就像电线没有包覆,会乱放电,无法传递神经讯息,导致癫痫、运动及认知退化。只是这2个疾病的基因不同,缺少的酵素跟无法代谢的元素都不同,治疗ALD的“罗伦佐的油”(药物名),当然无法用在MLD的润润身上。
从林医师那里,我了解到,这是一个罕见病。有多罕见?发病率40000~160000分之一!整个台湾只有3位患儿。也许还有很多未通报、未确诊、未医治就等不及先走的孩子,但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包括润润,只有3位。
这还是一个遗传病,我和润润的父亲都有隐性遗传基因。
世界上有几亿的人口,在茫茫人海中,要遇到跟自己一样,在第22对染色体上的其中一条有变异的基因已经够难了,而这对男女偏偏还要凑在一起送给下一代,就算是这样,也还有75%的几率不会给到有问题的那一条,而偏偏润润就中了那25%的几率。我跟他,都把有问题的那一条染色体送给润润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后来,家人们从我的母亲到孙子辈三代全切片检查了。在第22对上也带有一条问题染色体的妹妹采蓉,遇到了完全健康的妹夫,不用担心,生一打孩子也不怕。但他们的儿子,我的外甥小黑皮,也带有其中一条,将来他的另一半在怀孕前就得先验第22对染色体。如果凑巧也有问题,就别赌那25%的几率,别生就对了。
林医师告诉我,目前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控制退化,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基因形态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如果你的女儿符合这种基因形态,那么每个月都需要住院一周到十天不等。用注射的方式,制造酵素控制退化,但缺点是长久下来,可能会伤及肾脏与听力。而且,一旦出院,还是会慢慢退回去。但医疗在进步,只要能控制,就有机会等到基因治疗。
一周后,结果出来了,润润是可以接受这种治疗的。
4
我们顺利地住院了。用药注射3小时后,奇迹发生了。润润迅速地下床了,这个举动让我与照顾她的阿姨都看傻眼了。
不止迅速下床,润润竟然意识到自己生理期快到了,主动去厕所先作好准备。我们一时反应不过来,因为我们早已习惯她看到裤子脏了才发现生理期来了,她也习惯我固定每月到了这时候都会对她大骂一顿。
第4天,润润的反应变得更快了,还可以跟我对答了。
我说:“既然右手要用汤匙,就不该筷子汤匙一起拿,先把筷子放下。”
她回:“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说:“拿笔写字,为什么要翘小指?把笔握好。”
她立即答:“翘小指是公主的行为。”
我们的对话不再只是我一味地要求与润润惯有的慢慢回答“好”,我开心极了,期待着她能有青少年该有的调皮机智。
随后的几天,润润每天都有进步。林医师说,她是目前为止用药效果最明显的孩子。林医师提醒我,下个月回来,有可能会退步,如果是进步五分退步三分,那都是进步。
不过,让我高兴的是,出院后的几天,润润一直在进步,刷牙的速度快了;可以自己盛饭盛汤了;发讯息时,字不会断掉了。直到有一天,润润出现退步,摔倒爬不起来了,不敢下楼梯了……为此,我去求一位有名的中医师简医师,请他给润润开中药吃。
就这样,润润在林医师的第一次治疗后,虽然偶有小插曲,但再配合简医师的中药,大体上还是进步相当多的。
在第二次住院前,我要完成一件事:国中同学聚会。这对润润来说很重要。因为,在国中的那段日子,给润润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同学们嫌她脏,不喜欢她,甚至排挤她。安排这个同学会,就是希望她能够放下包袱,重拾自信。但我不知这些青少年们,会不会来看这个昔日曾经被排挤、患了罕见病的同学呢?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孩子们在刘老师的安排下全来看润润了。我留润润跟昔日的同学们在一起,我自己则去了附近的咖啡馆。2个多小时后,我终于接到润润的电话了:“妈妈,我好高兴喔!今天大家都有跟我说话耶!我真的好开心!”
“同学们都跟你聊什么呢?”我试图让她多说一点。
“嗯……我也忘了,但是大家都对我很好,我好开心喔!”
我落泪了。即使润润记不起细节,但她有感受到大家的善意。她的结论“大家都对我很好”已经证明一切。一切遗憾都结束了,我衷心感谢同学们和刘老师。
5
接下来的日子,润润的病情时好时坏,我更加着急基因治疗的事,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开始筹划募款制药的事情。
但是,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台湾有《劝募法》,规定不得为单一对象募款,政府怕企业私用或私人长期敛财,申请专户不止要交代清楚对口单位,也要写清楚募款金额,并于一年内结案。
说白话一点就是:不能只募款给润润,而是要给一群都是一样疾病的族群。还有,要讲清楚到底需要多少钱,一千万还是两千万?一年时间到,不管有没有募到款,都不可以再募。而且,还需要一个对口单位,如我们治疗所在的医院——马偕医院。但是,医院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没有办法配合。
就在这个时候,林医师又告诉我新的问题了:制药成本会增加,政府规定通过人体试验的条件之一就是,基因载体制造必须在具备GMP或GTP规模的药厂和实验室做,所以,即便林医师有能力制造,但做出来的载体也不会被政府许可。
在我跟药厂接触的期间,林医师也在到处询问实验室,只是才没几天,他就丢出了整个救援计划的终结炸弹:“不用找了,所有国家的、私人的实验室都问过了,包括药厂也是一样,都没有政府规定的规模。”
就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国外传来了进一步的消息,终于有间从未见过润润的国外机构,愿意提供协助。但是不管最后是到国外做基因人体实验,或者买载体回来按法规申请三人的人体实验,都无法避免高昂的费用。
但是,不管前面的路多么难,我都会继续走下去,努力下去,为了我的女儿能够一直在我身边,做我永远的宝贝女儿。
自去年11月确诊以来,润润已经破除了MLD患者半年内瘫痪倒下的魔咒,她已经创造了奇迹。我相信,有爱,就会有奇迹。
2012年11月14日,希望这一天永远在我的人生里抹去,彻彻底底地消失……
那天上午,微风徐徐,阳光灿烂,洒在润润的脸上显得格外充满希望。我和润润只等看完检查报告后,就离开医院。
善良的王医师带着一如往常平静的表情进来了,我赶忙迎上去:“报告如何?”心里想着:“最多就是脑膜炎吧?或者脑水肿?反正最严重不过开刀,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王医师却没有任何回答,看着我的双眼欲言又止,最后干脆带着我去看我完全看不懂的核磁共振报告,在一堆润润的脑部片子里解释着,该是黑色的地方全是白色,这是问题所在。
“那然后呢?”我耐不住性子忍不住脱口而出。
王医师再一次欲言又止:“嗯,这样好了,我写给你,你先上网了解一下,我现在到台大开会,跟所有医师讨论过后,再回来告诉你,先不要担心。”
这是什么意思?我开始有种不祥的预感。
“MLD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白纸、黑字,这几个很陌生很不舒服的字迹,让我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上网搜索。“绝症”,“全世界没有药医”,“从发病诊断确认起,接下来的半年内瘫痪;3~5年内,会面对的顺序是失去运动功能、走不动、失忆、失去说话的能力、看不到、无法吞咽、瘫痪、听不到、无意识、植物人……直到死亡。”我看不下去了,我的手开始不听使唤地发抖。
下午见到王医师,他说:“结果跟我上午跟你说的一样,应该就是这样了。”我终于看见了他冷静的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怜惜。
“目前没有什么方法医治,现在只能持续观察,后期会开些较强的止痛药。让她快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王医师越说越小声,彷佛深怕说到那个字眼,我就崩溃了。
2
回家后的几天,润润看电视的距离越来越近,正当我心里想着:“不会吧……”润润就脱口而出:“妈妈,我看不清楚。”
“不要!千万不要!别这么快就看不见!”我想冲口而出,但我却噙着泪水喊不出来。
润润的视力在短短两个月内退了200度,现在已是600多度。我们得赶紧重新去配眼镜了。
在等待她做心理与智力测验的时间,我帮她顺道挂了身心科。医师建议我:“要让她知道之所以会有发病的种种表现:抖脚、咬指甲、邋遢、迷路回不了家、尿失禁……都不是她的错,别因此放弃自己。
我再也无法支持了,我冲出人来人往的大厅,肆意地放声大哭:“那是我的错!我对不起女儿!如果早知道,我不会让她去台中住校;如果早知道,不会让她独自在国外留学;如果早知道,我不会老是拿她小时候来做比较,骂她变肮脏了、懒惰了、字难看了、胆小了;骂她脚踏车买了不骑、钢琴买了不弹;骂她总不跟我说话、动作慢吞吞、走到哪里都定格;骂她不断遗失手机、弄丢钱包、搞丢手表;骂她17岁了,连衣服扣子拉链都穿不好;骂她把漂亮的手指咬到见血见肉……原来这都是退化,都是病情!天哪!惩罚我吧!都是我的错!”
我的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闪现出润润小时候的一幕幕,所有的快乐的回忆都集中在小学及童年。
那时的她干净、漂亮、活泼、开朗、聪明。下课后,总有很多同学围着她聊天说笑。她字迹工整、成绩优秀,放学后爱跟同学约着去骑脚踏车,更喜欢约同学来家里玩。
从小,她的抽屉里就摆放得整整齐齐,她就像我的小秘书,任何东西找不到,问她就对了;铅笔可以写到无法削短为止;别的孩子拥有的贵重玩具,她也不嫉妒,很容易感动,很容易满足;看到路边乞丐,一定去投钱;不用去动物园、游乐场,就算到夜市走一遭,她也很开心;放学后第一件事一定是先写功课;有东西吃一定跟大家分享;方向感比我好上一百倍;“请、谢谢、对不起”是她的口头禅;爱笑也爱哭、脾气好有礼貌是大家对她一致的评价。
我常觉得她是上帝派给我的超完美天使,我爱我的女儿,但润润更爱我。
“妈妈,你怎么了?”润润做完智力测验,把我拉回到现实面前。
智力测验结果出来了,只有62。医师用他的专业回推,估算出她原来的智商应该是120几,刚好少了一半。语言和音乐天分退化最少,数学、逻辑、记忆退化最多。
没关系!我的挚爱!以后你可以继续学你爱的英文,说不出来没关系,会听就好;背不出诗词没关系,喜欢唱歌就好;无法加减乘除没关系,能按计算机就好;逻辑不清没关系,妈妈懂你的意思就好;只要你快乐就好,快乐就好。
“妈妈,你……嗯……我不会说……算了,没事。”每当润润表达吃力时,总会以“算了,没事”做结尾。
“没关系,慢慢说,妈妈听得懂,你想说什么?”她应该还在适应我的温柔转变。
“我……是不是……快死了?你……为什么……每天哭?”终于来到这残忍的一刻了。
我把iPad给了润润,让她自己看。几分钟后,她手握iPad,静静地满脸泪水抬头看我,我立刻冲上前紧紧地抱住她一起伤心一起哭泣……
突然,她一连串地、没有间断地说出了一段话:“妈妈!我不要失忆,我不要看不到你,我不要上天堂,也不要下地狱,我要永远当您的女儿。”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润润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回到那个天真的小孩,用着无法畅通的言语回答亲友:“我得的是……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但当她的情况好转时,她又会回到那个贴心懂事的我的17岁的女儿。
3
护士的叫声让我来到了林医师的诊室门口,我牵着润润的手并催促着走路已经很慢的她再走快一点,彷佛进入林医师门诊后就会痊愈地走出来似的。
林医师,润润生命中的重要贵人,也是我见过的最温暖的医生。他仔仔细细把润润的所有检验报告看了一遍,并且输入电脑。最让我感动的是,我辛苦回忆并写下病程的笔记终于派上用场。他耐着性子听我叙述说完这四年来润润的转变,课业如何从名列前茅到一落千丈,从干净优雅到脏乱不堪,从贴心懂事到毫无感动…… “真的没有办法医吗?我看到你在老鼠身上试验成功的新闻不是吗?”我着急地问。
林医师耐心地回答:“全世界目前只有法国、意大利、美国进入MLD(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基因治疗的人体试验阶段。虽然还未正式公布成果,但已有基因治疗实验后,追踪一年及二年的报告,的确也见到效果。但这3个国家现在都没有再接受MLD人体实验的病患,就算要收,也有条件限制。台湾不是不能做基因治疗,而是人力、时间、经费都是问题,小老鼠的脑袋就一个指节这么大,但你的女儿已经170公分高,要注射到脑部及全身的用量相当多,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不管是ALD (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还是MLD,都是出生后,脑部就缺少了某种酵素酶,无法制造出神经髓鞘。这时的神经系统就像电线没有包覆,会乱放电,无法传递神经讯息,导致癫痫、运动及认知退化。只是这2个疾病的基因不同,缺少的酵素跟无法代谢的元素都不同,治疗ALD的“罗伦佐的油”(药物名),当然无法用在MLD的润润身上。
从林医师那里,我了解到,这是一个罕见病。有多罕见?发病率40000~160000分之一!整个台湾只有3位患儿。也许还有很多未通报、未确诊、未医治就等不及先走的孩子,但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包括润润,只有3位。
这还是一个遗传病,我和润润的父亲都有隐性遗传基因。
世界上有几亿的人口,在茫茫人海中,要遇到跟自己一样,在第22对染色体上的其中一条有变异的基因已经够难了,而这对男女偏偏还要凑在一起送给下一代,就算是这样,也还有75%的几率不会给到有问题的那一条,而偏偏润润就中了那25%的几率。我跟他,都把有问题的那一条染色体送给润润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后来,家人们从我的母亲到孙子辈三代全切片检查了。在第22对上也带有一条问题染色体的妹妹采蓉,遇到了完全健康的妹夫,不用担心,生一打孩子也不怕。但他们的儿子,我的外甥小黑皮,也带有其中一条,将来他的另一半在怀孕前就得先验第22对染色体。如果凑巧也有问题,就别赌那25%的几率,别生就对了。
林医师告诉我,目前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控制退化,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基因形态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如果你的女儿符合这种基因形态,那么每个月都需要住院一周到十天不等。用注射的方式,制造酵素控制退化,但缺点是长久下来,可能会伤及肾脏与听力。而且,一旦出院,还是会慢慢退回去。但医疗在进步,只要能控制,就有机会等到基因治疗。
一周后,结果出来了,润润是可以接受这种治疗的。
4
我们顺利地住院了。用药注射3小时后,奇迹发生了。润润迅速地下床了,这个举动让我与照顾她的阿姨都看傻眼了。
不止迅速下床,润润竟然意识到自己生理期快到了,主动去厕所先作好准备。我们一时反应不过来,因为我们早已习惯她看到裤子脏了才发现生理期来了,她也习惯我固定每月到了这时候都会对她大骂一顿。
第4天,润润的反应变得更快了,还可以跟我对答了。
我说:“既然右手要用汤匙,就不该筷子汤匙一起拿,先把筷子放下。”
她回:“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说:“拿笔写字,为什么要翘小指?把笔握好。”
她立即答:“翘小指是公主的行为。”
我们的对话不再只是我一味地要求与润润惯有的慢慢回答“好”,我开心极了,期待着她能有青少年该有的调皮机智。
随后的几天,润润每天都有进步。林医师说,她是目前为止用药效果最明显的孩子。林医师提醒我,下个月回来,有可能会退步,如果是进步五分退步三分,那都是进步。
不过,让我高兴的是,出院后的几天,润润一直在进步,刷牙的速度快了;可以自己盛饭盛汤了;发讯息时,字不会断掉了。直到有一天,润润出现退步,摔倒爬不起来了,不敢下楼梯了……为此,我去求一位有名的中医师简医师,请他给润润开中药吃。
就这样,润润在林医师的第一次治疗后,虽然偶有小插曲,但再配合简医师的中药,大体上还是进步相当多的。
在第二次住院前,我要完成一件事:国中同学聚会。这对润润来说很重要。因为,在国中的那段日子,给润润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同学们嫌她脏,不喜欢她,甚至排挤她。安排这个同学会,就是希望她能够放下包袱,重拾自信。但我不知这些青少年们,会不会来看这个昔日曾经被排挤、患了罕见病的同学呢?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孩子们在刘老师的安排下全来看润润了。我留润润跟昔日的同学们在一起,我自己则去了附近的咖啡馆。2个多小时后,我终于接到润润的电话了:“妈妈,我好高兴喔!今天大家都有跟我说话耶!我真的好开心!”
“同学们都跟你聊什么呢?”我试图让她多说一点。
“嗯……我也忘了,但是大家都对我很好,我好开心喔!”
我落泪了。即使润润记不起细节,但她有感受到大家的善意。她的结论“大家都对我很好”已经证明一切。一切遗憾都结束了,我衷心感谢同学们和刘老师。
5
接下来的日子,润润的病情时好时坏,我更加着急基因治疗的事,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开始筹划募款制药的事情。
但是,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台湾有《劝募法》,规定不得为单一对象募款,政府怕企业私用或私人长期敛财,申请专户不止要交代清楚对口单位,也要写清楚募款金额,并于一年内结案。
说白话一点就是:不能只募款给润润,而是要给一群都是一样疾病的族群。还有,要讲清楚到底需要多少钱,一千万还是两千万?一年时间到,不管有没有募到款,都不可以再募。而且,还需要一个对口单位,如我们治疗所在的医院——马偕医院。但是,医院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没有办法配合。
就在这个时候,林医师又告诉我新的问题了:制药成本会增加,政府规定通过人体试验的条件之一就是,基因载体制造必须在具备GMP或GTP规模的药厂和实验室做,所以,即便林医师有能力制造,但做出来的载体也不会被政府许可。
在我跟药厂接触的期间,林医师也在到处询问实验室,只是才没几天,他就丢出了整个救援计划的终结炸弹:“不用找了,所有国家的、私人的实验室都问过了,包括药厂也是一样,都没有政府规定的规模。”
就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国外传来了进一步的消息,终于有间从未见过润润的国外机构,愿意提供协助。但是不管最后是到国外做基因人体实验,或者买载体回来按法规申请三人的人体实验,都无法避免高昂的费用。
但是,不管前面的路多么难,我都会继续走下去,努力下去,为了我的女儿能够一直在我身边,做我永远的宝贝女儿。
自去年11月确诊以来,润润已经破除了MLD患者半年内瘫痪倒下的魔咒,她已经创造了奇迹。我相信,有爱,就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