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的诗之感--回眸韦勒克与瑞恰慈之辩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与诗(艺术)的关系问题,是近代中外学术界十分关注、众说纷坛的问题。瑞恰慈在20世纪20年代,发表的《科学与诗》等著作,根据当时心理科学方面取得的成果,论述了科学发展对诗及诗歌研究的影响。文章以韦勒克对瑞恰慈在这方面的否定性批评为线索,试图重新估量瑞恰慈理论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及其失误。认为,关注科技发展对艺术的积极影响是人文学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文章还对《科学与诗》在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学术批评在形而上方面的贫弱值得注意。
其他文献
文章着眼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演变的规律,着眼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着眼于现时代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的客观要求,分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的基本路线的唯物史观底蕴,从而在更深的历史层次上和时代高度上揭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科学性基础。
文章立足于清华大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着重围绕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从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拓宽德育的渠道;教育管理有机结合,优化德育的手段等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指导作用。
复杂性科学的孕育和诞生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文章对其兴起的哲学语境、实验事实、理论来源、技术基础以及建制历程等做了全面的分析。
文章从“宇宙设计”的观念入手,引申出科学家探究自然的深层信念,这种信念为人们寻求自然界的规律提供了形而上学的依据,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认识世界的活动与自然本身的存在方式联系起来。作为人类精神一种内在的必然趋向,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科学知识的概念基础。追求形而上学是人类心灵的自然本性。形而上学和反形而上学永远交织在一起,其深层原因归根到底是人性的矛盾缠结。
文章以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为主要对象,讨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忧”、“愁”和“忧患意识”等概念的文化内含,及其与现代西方文化中相关概念的差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忧郁”(melancholy)是西方文化进入现代历史运动中的产物,科学的发展和人与宗教的分裂是忧郁产生的两个基本根源;尽管古代中国有这些情感色彩相近于“忧郁,,的概念,但由于中国封建文化的独特背景,它未具有现代性文化内含的“忧郁”观念。
文章根据心理语言学关于语言理解的主要理论框架,介绍并讨论了关于语音听辨、句法处理和语篇理解等三个方面计算机模拟的主要模型。在语音听辨阶段,研究者针对听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切分和恒定问题提出了模糊逻辑模型和跟踪模型。句法分析重点关注句子歧义的问题,主要有移进一归约句法分析和联合空间两种模型。语篇理解的代表性模型包括命题模型和关联模型两种。
“生态安全”是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是国家新的安全观的重要方面。现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对生态安全概念及其主要特点作出分析,为如何认识和解决生态安全问题提供一种理论阐释。
文章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进行了结构分析,测定了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及居民家庭基本生活线等,说明了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且对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促使包括英国工党在内的欧洲左派政党出现前所未有的趋同,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等,各国虽有差距,但无疑出现了巨大的共识。同时,由于各国背景不同,英国新工党的反应及相应措施与其他政党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工党与其他社会民主党对平等和充分就业的理解不同,各党则呈现出复杂的政策差异。这些政策差异及随后国际和欧洲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第三条道路在一阵炒作之后冷却下来。
文章通过比较睡虎地“秦律十八种”中的“效律”、“为都官及县效律”及王家台秦简“效律”的竹简书写形态,认为只有“为都官及县效律”名义下集成的“效律”条文之区分是正确的,王家台“效律”为了明确区分法律条文而使用了特有的符号,睡虎地的“秦律十八种·效律”则无视条文的区分,后面的条文紧接着前面的条文书写。“秦律十八种”中常见的“●”符号,并不是表示前后条文之区分的符号。“●”符以下的内容是对律文所作的补充,或作为职务手册以备忘的形式附加到了“秦律十八种”上,“秦律十八种”所见“●”符的作用在于提示补充的部分。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