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道德情感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基础,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情感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整体发展。因此,道德情感的培养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如何实施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在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
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良性品质的形成与成长,有准备的环境能给孩子营造一个适于成长的环境,让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好的、健康的,有一定生活品味和优良社会道德标准的东西,以满足幼儿的道德要求。
“有准备的环境”需要教师做好两种准备,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观察中,我发现这种精神环境对幼儿影响很大,在不同的精神作用下,幼儿的表现也不相同。如幼儿的情绪受教师影响,教师情绪好,精神振奋,幼儿就表现得轻松、活泼、愉快、积极。反之,若教师精神不佳,语气生硬,幼儿则表现出消极、脆弱、易怒、逆反,甚至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幼儿最善模仿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教师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和藹可亲的待人态度,彬彬有礼的文明用语,礼貌规范的行为习惯,以及朴素大方的仪容仪表,都是满足幼儿道德品质形成和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因素,幼儿园全体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种欢乐、融洽、友爱、互助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在幼儿园里生活非常愉快。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衡量幼儿园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准,宽敞的活动空间,优美的环境布置,整洁的活动场地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对幼儿园拓展孩子的视野、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楼梯,墙面上都张贴上“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条幅,在走廊上创设文明礼仪长廊,在教室制作“我是好宝宝”、“孔融让梨”、“谁来帮助他”等主题墙画,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和图片……清新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中促进良好的思想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融入教学游戏活动,陶冶道德情操文明素养形成。
幼儿园的德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有计划对幼儿实施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要教育幼儿尊敬师长,团结伙伴,礼貌谦让,言行文明等。幼儿接受品德教育有一个过程,并受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选择教育内容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色,可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可利用社区环境、家乡特色、自然资源等,把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适宜开展益智、益体、益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在科学领域教育方面,除了书本上传授的知识,我园还带领幼儿开垦了一片土地,变成园所的植物养殖园,在教师细心的指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刨坑、播种、坑土、浇水、施肥,亲手种上了白菜、蒜苗、小瓜等等,为了种子发芽,收获幼儿每天都要去精心的照料它们。当种子发芽时,孩子们发现了植物生长的奥妙,那惊喜的目光中并发出来的是对科学产生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合作,与同伴共同学习,如何精心地照顾种植园里幼小的生命,激起了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语言阅读中的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能让幼儿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通过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幼儿受到极其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一环节教师要把握的是幼儿道德情感体验的引导,运用的是一种“随机教育”方法。
三、注重教师示范,树立学习榜样。
幼儿园道德情感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榜样。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的模仿和学习。教师要时刻用为人师表的魅力导向幼儿的思想观念。
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小朋友感冒发烧了,给家长打电话联系了几次都联系不上,我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处理,给幼儿量体温,观察到体温不算太高,就用湿毛巾给孩子进行了物理降温,不停地给孩子倒水喝,为了不让孩子紧张,我把孩子轻轻地搂在怀里,不时用额头去碰触孩子的额头,在孩子的耳边喃喃细语:“别怕,有老师在你身边”,就是这样合符情理之中的几个举动,竟感动到了孩子,孩子用她那柔软的声音对我说:“老师你真像我的妈妈”。我和孩子之间真是处处充满着感动呀!我的一举一动感动着孩子们,也感染着孩子们。一次,我因生病不舒服,脸色很差,有的孩子们就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怎么啦,是不是生病了?”有的幼儿马上倒水来给我喝;有的幼儿连忙拿湿毛巾给我降温;有的还给我捶背,还不停地问我好点了没有,看着孩子们七手八脚地为我忙前忙后,我被孩子们的举动感动着,心里暖暖的,是呀,孩子们长大了,会关心,理解,爱护老师了,能让孩子们拥有一颗善良的,感恩的心,是和老师日常活动中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所以说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要注意言传身与身教的统一,自觉严守教师礼仪规范,衣着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端庄,性格活泼健康,为人处事温和宽容,工作中要爱生如子,以理服人,热情为家长服务,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榜样。
四、密切家园联系,强化道德情感培养。
道德情感教育是一个家园共育的事,家园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是 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的有效途径。幼儿园要 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述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有关知识,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让家长有针对性的了解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寻求家长的配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和一致性。
一、在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
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良性品质的形成与成长,有准备的环境能给孩子营造一个适于成长的环境,让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好的、健康的,有一定生活品味和优良社会道德标准的东西,以满足幼儿的道德要求。
“有准备的环境”需要教师做好两种准备,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观察中,我发现这种精神环境对幼儿影响很大,在不同的精神作用下,幼儿的表现也不相同。如幼儿的情绪受教师影响,教师情绪好,精神振奋,幼儿就表现得轻松、活泼、愉快、积极。反之,若教师精神不佳,语气生硬,幼儿则表现出消极、脆弱、易怒、逆反,甚至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幼儿最善模仿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教师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和藹可亲的待人态度,彬彬有礼的文明用语,礼貌规范的行为习惯,以及朴素大方的仪容仪表,都是满足幼儿道德品质形成和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因素,幼儿园全体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种欢乐、融洽、友爱、互助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在幼儿园里生活非常愉快。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衡量幼儿园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准,宽敞的活动空间,优美的环境布置,整洁的活动场地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对幼儿园拓展孩子的视野、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楼梯,墙面上都张贴上“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条幅,在走廊上创设文明礼仪长廊,在教室制作“我是好宝宝”、“孔融让梨”、“谁来帮助他”等主题墙画,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和图片……清新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中促进良好的思想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融入教学游戏活动,陶冶道德情操文明素养形成。
幼儿园的德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有计划对幼儿实施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要教育幼儿尊敬师长,团结伙伴,礼貌谦让,言行文明等。幼儿接受品德教育有一个过程,并受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选择教育内容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色,可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可利用社区环境、家乡特色、自然资源等,把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适宜开展益智、益体、益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在科学领域教育方面,除了书本上传授的知识,我园还带领幼儿开垦了一片土地,变成园所的植物养殖园,在教师细心的指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刨坑、播种、坑土、浇水、施肥,亲手种上了白菜、蒜苗、小瓜等等,为了种子发芽,收获幼儿每天都要去精心的照料它们。当种子发芽时,孩子们发现了植物生长的奥妙,那惊喜的目光中并发出来的是对科学产生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合作,与同伴共同学习,如何精心地照顾种植园里幼小的生命,激起了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语言阅读中的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能让幼儿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通过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幼儿受到极其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一环节教师要把握的是幼儿道德情感体验的引导,运用的是一种“随机教育”方法。
三、注重教师示范,树立学习榜样。
幼儿园道德情感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榜样。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的模仿和学习。教师要时刻用为人师表的魅力导向幼儿的思想观念。
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小朋友感冒发烧了,给家长打电话联系了几次都联系不上,我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处理,给幼儿量体温,观察到体温不算太高,就用湿毛巾给孩子进行了物理降温,不停地给孩子倒水喝,为了不让孩子紧张,我把孩子轻轻地搂在怀里,不时用额头去碰触孩子的额头,在孩子的耳边喃喃细语:“别怕,有老师在你身边”,就是这样合符情理之中的几个举动,竟感动到了孩子,孩子用她那柔软的声音对我说:“老师你真像我的妈妈”。我和孩子之间真是处处充满着感动呀!我的一举一动感动着孩子们,也感染着孩子们。一次,我因生病不舒服,脸色很差,有的孩子们就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怎么啦,是不是生病了?”有的幼儿马上倒水来给我喝;有的幼儿连忙拿湿毛巾给我降温;有的还给我捶背,还不停地问我好点了没有,看着孩子们七手八脚地为我忙前忙后,我被孩子们的举动感动着,心里暖暖的,是呀,孩子们长大了,会关心,理解,爱护老师了,能让孩子们拥有一颗善良的,感恩的心,是和老师日常活动中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所以说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要注意言传身与身教的统一,自觉严守教师礼仪规范,衣着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端庄,性格活泼健康,为人处事温和宽容,工作中要爱生如子,以理服人,热情为家长服务,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榜样。
四、密切家园联系,强化道德情感培养。
道德情感教育是一个家园共育的事,家园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是 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的有效途径。幼儿园要 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述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有关知识,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让家长有针对性的了解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寻求家长的配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