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胰腺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诊治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胰腺切除手术量逐年增加、综合治疗方法不断完善,良、恶性胰腺肿瘤术后长期生存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日益受到胰腺外科医师的关注。多年来,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在临床上缺少统一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等,间接影响了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研究的开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文献,探讨了一些常见的胰腺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胆肠吻合口狭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胰腺术后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消化道吻合口狭窄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期待能改善胰腺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水泥窑系统的脱硝工艺大多采用SNCR法,其喷射系统通过控制还原剂的喷入量和混合程度,获得更高更稳定的脱硝效率.本文结合项目实例,从氨水罐区设计、管网系统设计、喷嘴雾化设计、电气控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SNCR脱硝技术喷射系统的设计要点,为提高烟气脱硝效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希望在同类项目中发挥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乡村景观设计的新时代意义.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特色如何结合乡村景观设计进行更新与维护.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归纳乡村景观设计现状,以西井峪村作为落脚点,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更新策略,探索在新时代下更贴合地域文化、宜居宜观宜游的乡村景观.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有效实现乡村景观优质发展,增强游客旅行体验,活化特色地域文化.
自2011年我国学科体系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特定背景下,我国艺术学界针对学科内涵及共性特征的研究被重视起来,特别是针对不同艺术历史呈现的融汇阐释,以及就跨学科与跨门类艺术史研究推进问题的探讨,引发越来越多的学术争鸣话题.有鉴于此,由本人主持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概念——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需要进行”跨门类艺术史学”的融合探究,这是打通并覆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曲艺、美术和设计等多门类艺术的综合艺术史学研究,
在新型城镇化大潮的冲击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尤其是以传统农耕为主的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文化形态面临着被淡忘甚至湮灭的危险.首先明确了我国的传统乡建还在不断进步当中,农耕文化作为传统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而后综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两极分化,思考在此种现实背景下传统乡建到底该以何种方式推进,之后探讨了如何将作为物质和精神载体的农耕文化通过设计策略的同异介入与传统乡建融会贯通,从产业、空间、文化、技术四个方面以及设计载体和传播方式上的多样性来寻求
在中国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传播的现实需求,和传统艺术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的背景下,探索语音交互在传统艺术文创产品中的运用.语音交互技术通过语音交互的自然化形式实现游戏操控,目前在功能产品、游戏产品中的运用已有成功案例,因此运用语音交互技术进行传统艺术文创产品设计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清明上河图》AVG游戏设计为例,以《清明上河图》为剧情背景,遵循《清明上河图》绘画风格进行游戏素材及界面设计;调用百度语音包数据库,将语音识别技术与GUI技术进行整合,实现语音交互推动《清明上河图》AVG游戏剧情的核
以核设施某子项检修大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几何模型、设定边界条件、网格划分、并对不同送风形式、换气次数等进行求解比对分析,分别计算两侧相对布置送风口和交错布置送风口房间气流矢量、空气龄、污染物分布,为核设施放射性大空间通风系统设计、气流组织方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期刊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数字狂飙”的同时,数字家庭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愈发凸显,看不见的“数字鸿沟”悄然拉大;众多巨头参与角逐营造标准壁垒,导致“信息孤岛”问题丛生,阻碍信息的互联互通。
期刊
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普及,胰腺手术正朝着减少并发症、保留更多胰腺功能的方向发展。主胰管是胰腺外分泌液的重要流出通道,精准处理主胰管可有效降低胰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围绕胰肠吻合、胰腺远端切除、胰腺假性囊肿与主胰管的关系及胰腺部分切除术等难点,重点介绍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下常见胰腺术式中主胰管的处理方法。同时,提出“胰管黏膜对黏膜六针法”进行胰腺中段切除、端端吻合的手术方式,利用微创技术达到最佳手术效果,让更多患者获益。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胰腺囊性肿瘤(PCN)的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CN的疾病谱复杂、异质性强,外科治疗策略差异较大。手术时机与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如何识别潜在恶性的肿瘤并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是PCN诊治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已发布多个PCN临床诊治相关指南,但其手术指征仍存在诸多争议,给PCN的规范诊治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充分衡量手术的风险与获益,谨慎把握手术指征对改善PCN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当前PCN临床诊治与研究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了PCN手术指征方面的争议,以
长期以来,基于影像学表现建立的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标准是指导临床实践的主要甚或是唯一标准,影像学即形态学标准对于规范手术指征、约束医疗行为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系统治疗的时代背景下,形态学标准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目前可用于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生物学标准有限,但综合利用CA19-9、PET-CT、新辅助治疗、基因检测等仍可为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提供参考。针对胰腺癌的可切除性评估,目前仍应坚持以形态学表现为基础,以生物学标准为导向,以改善患者预后为目标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