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三首)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俊,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于浙江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目前定居于深圳。曾在诗刊《诗刊》《西湖》《扬子江诗刊》《解放军文艺》《西部》《诗潮》《诗林》《红岩》等几十家刊物发表过作品,曾出版诗集《莫干少年,在南方》。莫干山国际诗歌节发起人。
  西 涌
  一面靠窗的镜子背对着大海,它只能
  映照出正在裸露的肉体,无法将
  大海的颜色吸附进结晶体透明的抽屉里
  它曾经锁住,房间里所有的剧情
  现在,它无能为力。任凭海洋的季风
  将湛蓝的颜色,搅拌成一幅抽象的
  立体主义杰作。这加剧了行程的忧伤——
  窗外的蓝色正以重力加速度,摆脱洋流的漏斗
  它们正在浪尖进行着搏击。当天气的哨音
  吹乱整个天体球场的气氛,观赛的海鸥
  正在用滑翔的惯性,制造被海风吞没的声浪
  像是这房间里孤独的画作,从未被画家造就
  像是看着这画作的肉体。此时蚊子
  正好叮咬他的皮下组织,当他的双手
  抽离出海洋的臂弯,当肉的褶皱
  变红。像在为此行的格物致知预警
  在博鳌
  在积水的海边,一只心脏的幼虫
  正在积雨云的呵护下吸食
  正午的热量。一场暴风雨要摧毁
  孩提時培养的不规则情愫。它从小学课本、
  通俗读物一直延伸到学术著作
  这些阅读经验常常介入对未来的判断
  在海岸线波涛起伏的曲线中。像一帧
  被割碎的历史画面,粗糙的质地
  在观众面前渐渐模糊了原来的面目
  而生动的剪辑,并不能改变什么
  如今,在这里听潮更像是
  对海洋情愫最后的致敬。每一个音符
  上都沾满泡沫和鱼腥。我们曾久居内陆
  我们曾远离海洋文明,水手生活
  更像是古老发条上的锈迹,在氧化时
  遇见更美好的事物,比如那些士兵
  曾扛起风帆在礁石中搏击。壮硕的肌肉
  在阳光的帝国中,占领了一小块国土
  这更像是一次小型的叛乱,当风暴平息
  海洋的分割线,将无法向中央集权
  送去自己的檄文。在所有的叙述中
  最接近历史的,无非是那些海藻
  它们被风暴带走,又在缓慢的漂流中迂回
  这条长长的实线,就像是足球场上的白线
  它所展示的边界,具有永恒的流动性
  在三亚
  一群热带鸟在亚龙湾的上空聚集
  匍匐的情绪终于站立以至于
  海水在视线里变成湛蓝的跑道
  它们降落的时候,被声纳系统控制的
  海豚正潜伏在洋流的甬道
  这深渊上升到海面的礁石,追逐着
  夕阳最后的影子。年幼的海蛇
  正在孤独地漂流。它们将躲过追杀
  躲过潮汛的冲击,最后将致命的毒牙
  镶嵌进海洋历史的黑色扉页
  这一切,都来自美高梅酒店穹顶上
  播放的纪录片。此刻,不远处的森林公园
  正喷发着受孕的暑气,罩住棕榈叶的胴体
  以致于躺在阳台上的生物,以慵懒的眼神
  这唯一能看到的画面,常常被忽略
  而莫名的生活,已变成真正的毒牙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红雪,原名秦斧晨,大庆晚报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宁小铺屯生人。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星星》《诗选刊》《鸭绿江》《诗潮》《青年作家》《芒种》《北方文学》等国内百余家报刊,出版诗集《散落民间的阳光》《碑不语》和法制新闻集《见证》。  海之大  一想到你 就想起了母亲  浪花覆盖浪花  像白发  又像乳房  敞开辽远与博大  在五指山脚 在
期刊
作者简介:王俊,女,有作品发表《星星》、《山东文学》、《草原》、《解放日报》、《文艺报》等。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征文奖。  1  三沙:岛屿、植物、或是有咸度的海水  蓄满黑头发的体温  渐次在纤痕中绽放成一朵朵  金灿灿的浪花  一只海鸟掠过水面  闪烁的翅膀,已改变了风势  它用平仄的声调  唱出了一代代人的永恒与坚持  2  海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  ——西沙、中沙、南沙  呼喊着亲人的名字  由
期刊
作者简介:紫藤晴儿,原名张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参加中国网络诗人第二届高研班,参加山东省第十七届(诗人)青年作家高研班。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诗刊》《扬子江诗刊》《山东文学》《中国文学》。著有诗集《返回镜中》。  天涯海角,我来了  我来了。像一只鸟停泊在你的礁石上。  听到我五脏六腑的激荡了吗?一刻也不愿停息  下来的激情。我倾斜着身体同海浪
期刊
大概是海在呼唤,海鲜应了一声。接着,一朵花儿也应了一声,一树花儿被惊醒了。于是所有花儿次第生动起来,伸开花瓣,舒展花蕊,含露吐芳笑着,等待着第一缕阳光。到底是哪朵花先醒,惊了另外的朵儿?花儿不说,没有人知道。  海风一来,醒来的花儿一树树站在夜色里,你拍我一下,我碰你一下,又迅速地归位,娇俏地偷偷捂着嘴笑,如同捉迷藏的小姑娘。所有的花儿醒来后,整个海口都弥漫了各种花的清香。花如美人,描了娥眉,涂了
期刊
作者简介:陈惠芳,1963年1月生于湖南宁乡。现任《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1993年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1996年获第12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已出版诗集《重返家园》《两栖人》。  1  还了一个愿  便抽身而去  将海南还给海南  在现场  仿佛大幕從来没有起落  炙热的目光  烫伤不了每一段海面  抖一抖蓝色的披风  万里无
期刊
作者简介:龙小龙,七零后,四川省南充人,现居乐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星星》《四川文学》《绿风》《散文诗》《诗选刊》《山东文学》《中华辞赋》《芒种》等。出版诗集《诗意的行走》《自然的倾诉》。  一  请让我们  用天空、云朵、黄沙和森林  每一道蓝,每一道白,每一道黄和每一道绿  来解读或者辩证,鸟和鱼的血脉根源  用鹿回头、火山口和日月湾的景致  让每一寸石头的
期刊
作者简介:曹文生,1982年生于河南杞縣,现客居陕西洛川,喜欢在文字里寻找生活的温度,作品散见《山西文学》《时代文学》《奔流》《岁月》《延安文学》《星星诗刊》《红豆》《河南诗人》等杂志。  大 海  在海南,浸泡诗歌最多的区域  是海口的水面  苏东坡带着北宋的舌头  在海南的饭桌上,让每一粒米皆有文气  肉肥而适合赋诗  远处的海鸥,拍打着海南的安静  我是那个求证者  迫切需要一个引路的《经书
期刊
作者简介:男,1985年生,诗歌散文散见于《人民日报》《北京文学》《中国铁路文艺》《朔方》《飞天》《散文选刊》《鸭绿江》《厦门文学》《散文诗》《山东文学》《绿风》《诗林》《文学少年》《诗潮》《星星》等报刊杂志,曾获征文奖20余次,陕西省作协会员。  在海南  在海南 我始终保持沉默  像一枚陨石 面对星空  海岸线那么长  我要一步一步地走过  从三十年前走到现在  我要去寻找地标 老街  小卖部
期刊
作者简介:万有文,男,甘肃高台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阿文、万禹等,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四川文学》《诗歌月刊》《飞天》《延河》《短篇小说》等报刊杂志,已出版诗集《故地》、《月照河西》。  海中的海南  海,多么向往  在海南,你可以把海看个够  看见深蓝的它,蓝进某个人的心里  那是秘密  填埋进一些海风,波浪和潮湿的雨  还有梦幻的海鸥和苦涩的盐  这是它的味道 
期刊
作者简介:孙谦,著有诗集《风骨之书》《人马座升空》《新月和它的反光》等多部。曾获北京国际华文诗歌奖,天铎长诗奖等奖项。  海口·骑楼  时间制造种种存在,是我们  恍然不在的感觉。冬日的骤雨  让这儿的热闹变得冷清  我磕磕绊绊的生命,偶然在此  游荡。南洋的新鲜结合为半新半旧的  建筑群,定型为隔世的形体  我是隔世的到来者。为了看海  带着体内的大陆。大陆是混合的存在  大海更是。依偎着形态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