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院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待提高,本文从学校层面提出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正确定位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综合实践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 应用统计学专业 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
  一、引言
  统计学专业算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人们所用。统计学专业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有经济、生物、医药、管理、社会工作、海洋等等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统计学专业属新增专业,成为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应用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应用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的。1993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统计学专业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下,同时,数学类下设立了统计与概率专业。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经济学类下的统计学和数学学科下的统计与概率专业合成为统计学,成为在理学大类下与数学、经济学并驾齐驱的一门学科,对于学位的授予也放宽了,学生既可获得经济学学位,也可获得理学学位。
  二、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专业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学生就业却亮起了红灯。学生就业出现高低不就、能力不足,在就业过程中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市场的人才需求不了解,同时也因为地方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在培养体系上,也就是自身建设即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各种能力存在不足。
  其实,这个专业在国外确实很火。据统计,在美国和加拿大,统计学人才的供需比例大约是2:3。在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应用统计学人才和学校培养的应用统计学人才不能够连接,也就是学校培养的应用统计学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呢?
  三、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高校的三大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科研和服务社会。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正确定位
  我们说专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发展是为地方服务的,在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定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丰富的统计学、数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能够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具备软件操作能力,具备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从事统计核算、市场调查分析、统计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他们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和能力有:1.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2.具备软件分析、数据处理与信息技术处理分析的能力;3.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意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校企合作最早来源于国外,1862年,美国通过《莫里尔法案》,规定受赠土地的大学,有义务对农业及机械业有关的员工教育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培养农业和机械方面的人才,标志着学校和社会企业开始进行联系和合作。目前的模式主要有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在我国,主要是“2 1”培养模式和“订单式”培养模式。“2 1”培养模式主要指学生先在学校接受两年的正规学校教育,然后第三年学生通过面试去企业进行实习;“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提出人才的具体规格要求,然后学校按照这个规格进行培养。
  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到政府统计部门或企业、公司等单位进行统计工作,因此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企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专题统计调查实践,通过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收集、整理、分析一些企业数据,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就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化,更重要的是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知识,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在以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地方高校不够重视,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学分就不够,同时,实践教学课程也因为学校的不重视而落不到实处。地方高校要想让这个专业有所发展,就务必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有专业的实践教学老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开辟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其次,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增加各个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社会市场实际,更具有系统性;第三,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引用案例教学来完善实践教学,引进课题来支撑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变得更有意义和科学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以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引入经典故事,激发情感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引用经典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经典故事,可以为学生塑造一个音乐形象,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使其对音乐产
【摘 要】维吾尔语和英语差异很大,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出现很多语音错误,而这些错误与以汉语为母语的其他中国学生不尽相同,有着其特有的规律。作者通过对英语和维吾尔语音素的比较,分析了维吾尔族学生常见英语语音错误,对于学习英语的维吾尔族学生和讲授英语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 英语语音 错误分析
摘 要: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程一项重要的指标,对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有效避免伤害事故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运动负荷的重要性以及体育课程教学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运动技能  在体育教学“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以及掌握一定运动技能需要通过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来实现,运动负荷也是体育课程一项重要的指标。本文就体育课程教学如何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这个时代的教育理念,人们对于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初中体育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然而初中体育教学仍然陷入了困境。本文就当今初中体育教学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给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带来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困境;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加强初中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摘 要】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以积极的感情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积极互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注重情感教育、疏导性教育、开化式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工作素养。用高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推动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巧。用疏导性教学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用开化式教育建立师生友爱关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情感 教育 效应  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专科护理工作的应用。方法以细节管理的理念,制定护理管理机制和护理工作考核标准,通过护理管理监控体系,把细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护理质量。结果细节管理
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关键。而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途径来达到目的。  一、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首先必须狠抓课本的教学。职高的英语课本起点较低,比起普高的教材是容易多了,但很多同学就是连课本也读不懂。课文有连贯的语言,并有明显的
【摘 要】艺体类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中存在的一个特殊学习群体,他们专业性强,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呈现出独特的个性。 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其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变此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措施,以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  【关键词】艺体类大学生 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  一、引言  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是指对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按国家教育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中小型企业中就业比重较大,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应强调偏应用型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经探索发现,基于EOP模式的情景教学、实践教学及合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关键词】EOP模式 高职公共英语 口语教学方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背景  《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出,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320万毕业生的就业期待承载了他们身后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