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捷的艺术人生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捷,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世界印刷界最高荣誉奖“BennyAward金奖”获得者。这是我国内地印刷企业首次获得此项殊荣。为中国当代印刷业重新赢得民族尊严与骄傲。
  由美国印刷工业协会主办的“美国印制大奖”,是全球印刷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的印刷产品质量评比国际赛事,其最高荣誉奖BennyAward金奖被喻为全球印刷界的“奥斯卡”。
  万捷率领雅昌公司专业团队,为中国成功“申奥”与“申博”印制高质量、高难度、高水准报告书;连续4年共获取“香港印制大奖”24项大奖,其中全场大奖及各类冠军奖12个。
  万捷是当前中国印刷业翘楚才俊,是引领中国当代印刷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先锋人物和开拓中国新经济文化产业的业界新锐。
  万捷作为新一代青年企业家,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传统产业与新经济接轨,为中国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前瞻性的成长性样板。让小企业拥有大思想,让传统企业嫁接新经济的活力,让传统产业拥有国际竞争力,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技术,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明,万捷和雅昌公司做出了真诚努力。万捷以其“振兴民族印刷业,成为艺术品印制专家”的经营理念,率领雅昌的优秀员工团队,成为中国新经济文化产业的开拓者。
  
  2003年9月29日上午9时,美国芝加哥费尔蒙特大酒店——2003年“美国印刷大奖”颁奖现场爆出轰动性新闻:中国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选送的5部作品100%获奖,其中《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举荣获最高荣誉——BennyAward金奖。当雅昌公司董事长万捷登上领奖台,从美国印刷工业协会主席Mike Marcian 手中接过一座金灿灿的“小金人”时,在场的500余名全球印刷界的精英人士起身,长时间地为这位来自中国的同行鼓掌,也为中国的印刷业感到惊叹。
  由美国印刷工业协会主办的“美国印制大奖”是全球印刷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的印刷产品质量评比赛事,其最高荣誉Benny Award 金奖被喻为全球印刷界的“奥斯卡”。本届“美国印制大奖”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约5000件作品参赛。深圳雅昌一举夺冠,是我国内地印刷企业首次获此殊荣。这条消息经过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后,立刻在人们心中掀起阵阵波澜。中国本来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故乡,而且将技术传到了欧洲,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印刷业似乎光环褪色,风光不再。如今,深圳雅昌一手捧回了金杯,挣回了文明古国本应有的首创性尊严,这能不让人激动和欣慰吗?
  人类所具有的种种力量中,最神奇的莫过于有梦想的能力。如果我们相信明天更美好,就不必计较今天所受的痛苦。有伟大梦想的人,即使阻以铜墙铁壁,也不能挡住他前进的脚步。雅昌今日之成就,正是起源于一个梦想。
  
  大学立志
  
  万捷的顺利似乎与生俱来。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可以称得上是一帆风顺。在万捷的记忆里,小时候的自己可谓无忧无虑。虽然天性顽皮,但学习一直不错,弄得老师也没办法。加之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一位是教师、一位在科学院系统做情报研究,小时候的万捷获得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他经常能从父亲手中得到当时求之不易的展览门票,因而能够更多地接触国外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许正是这一次次并不知名的展览培养了万捷对艺术最初的兴趣。
  在参观展览之外,万捷的另外一大爱好是观看体育比赛。据说,在仅仅8岁时,万捷就一个人换两三次车到体育馆观看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各类比赛。万捷对体育的这种爱好一直兴趣不减,最明显的例证,雅昌成立以来,“雅运会”已经举行了多届。
  在北京市升学率只有4%的1980年,高考也没有成为万捷的难题。在万捷的意识里,高考好像并不是人生的什么转折,直到高考的前一天,他仍悠闲地在影院中出入。那一年,万捷考上了北京印刷学院,成了这所印刷行业高等学府正式建校后的第一届学生。
  选择印刷对万捷来说纯粹是一个偶然。志愿是父亲报的,觉得是新学校,比较冷门,便填上了。当时,万捷对印刷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有学上便心满意足了。
  


  一向乐天的万捷显然对大学的艰苦缺少完整的想象。刚刚建校的印刷学院不仅缺少必要的教学、实验设备,而且连最基本的校舍都没有。在4年大学里,万捷随学校的搬迁东奔西走,过着一种近乎漂泊的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万捷很难感受到大学应有的学习氛围,但即便如此,回忆起特定环境下无比融洽的师生情和共同拼搏的足球队,万捷仍说,大学生活是艰苦而又快乐的。
  万捷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印刷机械,但他直言对这个局限于机械模仿外国设备、整天涂涂画画的专业毫无兴趣,他更喜欢那种富于挑战性和创造力的工作。大概是在大三的时候,万捷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当时为数不多的管理类课程吸引了他的目光。万捷说,那时自己便立志要成为厂长、经理,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是整天机械地涂涂画画。在万捷看来,管理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而非通向仕途的道具,他对当官从来都没有太多欲望。正是从那时起,万捷开始了自觉的管理知识积累,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之外,他自己还跑到书店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书,这些书不仅培养了万捷最初的管理意识,有的在雅昌成立后还成了公司的培训教材。
  
  美光七年
  
  万捷将深圳美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视为自己事业真正的起点。美光是一家日资企业。在进入美光之前,虽然在北京某国有企业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但万捷觉得那只是一个过渡。在万捷的人生履历中,美光永远是无法越过的一个情节。与其说万捷的创业冲动出现在1993年,还不如说是在1985年。因为万捷认为,雅昌只不过是自己在美光7年工作的“一个总结,一个发挥,一个总结后的发挥”。
  由北京去深圳对万捷来说是人生中的又一个偶然。当时,美光到北京招人,万捷觉得是个机会,便去面试,随后便调到了深圳。那时是1985年初,距深圳成为特区已有5年,距万捷大学毕业刚刚超过半年。
  到深圳之前的半年多时间,万捷是在北京某国有企业度过的。但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万捷自称已经找不到什么感觉,他只是说,还是不太习惯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刚毕业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该做什么。而且时间太短,只有几个月,其间还忙着调动,工作、学习都还没来得及展开。
  到了美光,喜欢学习和创新的万捷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十几名中外印刷专家轮番上阵,对新到的大学生进行了集中培训。万捷自称,在美光培训一个月的收获可能超过了在某些国有企业呆上1年。但对万捷来说,这种有形的培训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整天处在外企更为规范、更为先进的管理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难怪万捷表示,在美光7年实际上是在培训。
  万捷认为自己在美光的经历像求学一样顺利,没有太多波澜。从1985年进入美光,到1992年离开,万捷几乎以一年一级的速度得到快速提升,从生产调度、组长、课长、生产部长,一直做到了厂长、董事厂长的位置。在日本企业界里是很难见到这么年轻的厂长或董事的,当时万捷26岁。万捷离开美光的原因自然一言难尽,但他尊重的师长、时任美光总经理的岩井的离开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岩井被万捷称为影响了他一生的人,万捷甚至说自己一生的事业都在追随着他。岩井对万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管理观念、技术水平、质量意识,还是敬业精神,万捷都从岩井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件小事,万捷经常提起。万捷在日本培训时,有一次岩井约他下班后会面,万捷有事没去,也没通知岩井。第二天见面后,岩井像父辈一样很温和地指出了在印刷这样一个强调服务的行业,守时的重要性。万捷自称震动颇大。
  岩井的敬业精神也令万捷颇为钦佩。据说,岩井因为患脑血栓在日本住院治疗,曾连续昏迷两个星期,昏迷期间一直在说中文,医生护士听不明白,叫来翻译一问,才知道是在安排公司的生产调度,大家都颇受感动。
  岩井的影响,加以美光严谨认真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万捷原本就跃跃欲试的管理基因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和施展空间。万捷坦言,是美光培养了自己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万捷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岩井的亲自提名下,他成了公司最年轻的董事。
  
  雅昌试验
  
  从美光离开的万捷并没有选择直接创业,他去了一家香港公司,成了那里的总经理。直到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才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了“雅昌试验”。
  虽然在香港公司呆了仅仅1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1年时间里,万捷获得了一个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财务、人事、行政管理知识。这些知识与在美光得到的质量服务意识、生产管理能力的结合,为万捷的“雅昌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捷创办雅昌的出发点充满了理想和激情。就是想做一个试验,想做一点过去8年(美光7年加在香港公司1年)想做而没有做,做了而没做好的事。
  那时的深圳,已经成为中国制版印刷中心,汇聚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许多世界知名的制版印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高档印刷品市场几乎被这些企业所垄断。同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改革又让盲目过热的印刷业尝到了萧条的苦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万捷带领35名员工,借了40万元,步入创业之旅,可谓逆水行舟。
  初创期的雅昌只是有几台电分机、拷贝机、打样机、晒版和显影设备的制版企业。这样的规模显然与万捷的理想相去甚远。在雅昌成立后的一两年里,万捷迅速表现出了在资本运营和企业并购方面的高超技巧,巧妙地利用金融机构的支持,完成了对深圳中轻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的收购,并成功与北京印刷学院合作,对北京印刷学院实习工厂进行全面管理,使雅昌迅速由一家制版公司成长为跨地域、综合性的印刷企业。
  雅昌收购中轻是在1995年,其时距雅昌成立尚不足两年。这起收购算得上一个典型的“以小搏大”的成功案例。一家纯粹的制版公司以债务重组的方式收购了拥有两台四色机、一台双色机和其他一些加工设备的中型印刷企业。在雅昌的发展中,收购中轻算得上一个里程碑,它不仅完善了雅昌的作业流程,而且通过改革,雅昌从中轻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
  接管北京印刷学院实习工厂是收购中轻1年后的事。作为雅昌直接涉足北京市场的一个尝试,此次接管实际上拉开了雅昌进入北京的序幕。在接管北京印刷学院实习工厂后的第3年,也就是1999年,雅昌正式注册成立了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又过了两年,北京雅昌彩印大厦破土动工。
  经过头3年的腾挪躲闪,使雅昌正式成为功能齐全、完整意义上的印刷企业,雅昌成功实现了由制版公司到综合性印刷企业的转变,自称不喜欢做专业性公司的万捷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经典回放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被媒体广泛誉为是开启申奥大门的“金钥匙”。而打造这一“金钥匙”的正是万捷领导下的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那是2001年1月,北京奥申委在对全国几百家印刷企业综合评估以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申奥报告的印刷任务交给雅昌来完成。
  时间紧迫。申办报告必须在2001年1月17 日以前递交到设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而雅昌公司真正接到这个任务时已经是2001年1月9日夜晚。北京奥申委要求印制好的申办报告必须在1月14日一早送到北京。也就是说,留给雅昌的只有4天时间。而且任务重,要求高,还必须完成书盒装帧设计、特殊材料的选购等一系列工作。
  此时此刻,一分一秒也不容错过,质量上半点也不能闪失。万捷几乎调动一切他能够调动的力量,为北京申奥服务。在连续奋战的4个日日夜夜里,万捷与普通员工一道在生产第一线争分夺秒。
  奇迹诞生了。4天时间内雅昌公司硬是完成了同行们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月13日下午,《申奥报告》在雅昌公司会议室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当奥申委的官员们看到如此精美绝伦的印刷作品时,无不动容。
  值得再书一笔的是,2002年1月,《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报告书》的印制任务再一次交给了雅昌公司,对于又一个时间紧、难度高、工艺复杂的任务,雅昌人再一次展示了他们可贵的敬业精神和卓越的专业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印制任务,有力地配合了申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工作。
  
  崇尚理念
  
  在印刷行业中,雅昌素有“学院派”的雅号。人们往往将这归因于雅昌过硬的人力资源素质,在雅昌现有的1100多名员工中,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将近200人,其中仅北京印刷学院的毕业生就多达100多人。实际上,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万捷本人身上极其浓重的学院气质也是对雅昌获得“学院派”雅号的极好注解。将雅昌称为“试验”已经可见一斑,锲而不舍地用理念和仪式锻造雅昌文化则是万捷学院气质的又一体现。
  长期以来,人们早已习惯了印刷是加工工业的提法,而万捷却在1995年率先提出了“印刷是服务行业”的发展理念,并将之融入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引申出了“一不三凡是”的服务宗旨——“一不”:雅昌人不向客户说不;“三凡是”:凡是能为客户想到的,雅昌都得做到;凡是客户想到的,雅昌都得做到;凡是客户想不到的,雅昌尽最大努力帮他们想到、做到。由此再度提升,就有了雅昌的质量承诺宣誓仪式,在这个公司所有员工都要参加的仪式中,雅昌人郑重承诺要“永远超越顾客的期望,把顾客养懒”。
  万捷的另外一个理念是经营上的“三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高、员工生活水平高。在万捷看来,所谓的产品质量高不单纯是一个产品概念,这里面还包含着服务、周期,乃至财务等综合质量水平。经济效益高是做企业的应有之义,虽然万捷一再强调雅昌只是一个试验,但他并没有忘记经营企业的根本所在。至于员工生活水平高,则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生活质量上不去,整天人心惶惶,企业就很难有稳定的发展。万捷显然深谙此理。在雅昌他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等各种激励机制,保证员工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在经营的“三高”之外,万捷还提出了人的“三高”——文化素质水平高、专业技术水平高、艺术修养水平高。万捷认为,由于雅昌定位在高档艺术品印制,员工只有达到“三高”的要求才能与高层次的客户平等对话,进行有效沟通,进而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
  
  结缘艺术
  
  在雅昌公司,有独一无二的“雅昌艺术馆”。
  如果你去雅昌公司做客或参观,你一定会惊讶这个印刷公司那股扑面而来的儒雅意蕴:万捷董事长办公室中满是书卷字画与艺术品,会议室赫然挂着黄永玉大师的真迹墨宝,制版车间门口是韩美林大师的画作,办公区墙上跳动着申奥太极人……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一个摆满挂满国内外艺术家作品的艺术馆,就在雅昌公司的楼上:徐邦达、吴冠中、史树青等艺术大师的真迹,让满堂生辉;韩美林铜雕的大气与拙朴,显现了大师的功底与创意;宋雨桂、申少君的国画新品,郜宗远、郭绍纲与尹戎生等画家的油画佳作都为画馆增添了新意;尤其是刘小东、朝戈、张东峰、夏俊娜等一批青年画家风格各异的探索性画作,更丰富了馆藏的异质性色调;而国际青年电脑绘画展的新潮作品,让展馆洋溢着新锐手法和世界性脉搏。它印证着雅昌人的执着与匠心,它沟通着雅昌人与艺术家的心灵。
  雅昌的业务定位在高档艺术品印制,在印刷行业中低档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利润日益摊薄的今天,这一定位保证了雅昌产品的高附加值。但在万捷的叙述中,这一定位的选择就像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一样平滑顺利,没费什么周折。
  尚在创业之初,万捷便觉得雅昌应该有点特色。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艺术品印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有兴趣,万捷说自己从小就比较喜欢艺术品,而他觉得做一件事情,有没有兴趣很重要;二是有难度,喜欢挑战的万捷认为,在印刷品中,艺术品是对质量要求最为苛刻的产品之一,如果能在艺术品市场站稳脚跟,攻克其他市场就要容易得多。
  定位选准了,关键是要能落到实处。为了使企业切实达到高档艺术品印制的要求,在万捷的倡导下,雅昌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在公司展开了大规模、经常性的培训。
  雅昌的培训从技术、管理、营销到绘画、摄影、文物鉴赏无所不包。无论是中专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一名新人进入雅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培训。雅昌培训的密度之大令人乍舌,除了每日例行的早训,公司曾在一个月内连续开设了10次专题培训。雅昌培训的规格之高也往往令人称羡,韩美林、吕敬人、申少君、邓伟等许多艺术家都曾出现在公司的讲坛上,为雅昌员工传道授艺。除了公司的内部培训,雅昌每年还会选送一批优秀员工到国内的大专院校或国外知名企业进行深入学习,以便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高水平的人才。
  在刚性的培训之外,万捷还十分注重在雅昌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在深圳雅昌的生产车间里,儒雅精致的艺术品几乎举目可及。在公司的四楼,雅昌还专门开辟了“雅昌艺术馆”,馆中珍藏足以与一些小型博物馆媲美,韩美林的雕塑、吴冠中的真迹、申少君的新品,一大批艺术大家的珍品尽汇于此。在万捷的规划里,他想通过营造艺术氛围提高员工对艺术的鉴别与欣赏能力,因为他曾经说过,要为客户印刷出一流的艺术精品,雅昌员工的专业鉴别和艺术理解力一定要更专业、更到位、更有神韵。
  内强素质不忘外树形象。为了从源头上稳住客户,万捷十分注重公司与艺术界的交流。雅昌曾先后数次向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捐赠图书,并多次赞助绘画、摄影等艺术展,与艺术界结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雅昌与艺术家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多样,许多艺术家都为雅昌高超的印刷技艺、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由雅昌的客户变成了雅昌的朋友。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在参观了雅昌之后,有感于雅昌人的敬业与爱艺,挥笔写下了“自公元八六八年金刚经版画印刷到雅昌印刷是个多么灿烂的历程”。大师笔锋落下,雅昌结缘历史。
  这样的故事在深圳雅昌不胜枚举,与艺术家的交流正是形成雅昌文化的重要来源,美术家、雕塑家、摄影家、考古学家、文物专家、陶瓷学家们不仅带来了他们创作的研究成果与心得,还教育了雅昌员工如何做人,如何敬业。另一方面,雅昌员工也从印制专业角度研究各门艺术,公司成立了摄影、书画、文物、广告设计4个研究委员会,经常举办各类培训和研究活动正是由于既“懂行”,服务又好,深圳雅昌很快成为国际国内书画、摄影家们一致喜爱的“好朋友”。国内一半以上的知名书画家、摄影家的作品都是由深圳雅昌或北京雅昌公司印制的。为此,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称赞:“雅昌公司是真正为中国美术家服务的企业。”更令人惊喜的是,为了与深圳雅昌进行长久的合作,很多艺术家索性把雅昌当成自己的工作室。雅昌的企业文化是开放性、学习型的。每年雅昌都要派出数批员工赴美国、德国、日本等专业院校或知名印刷企业研学或跟班学习先进的印刷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合作中增长了见识和才干,为雅昌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雅昌,最具竞争力的还在于他们有一支专业技术深厚的专家与专业队伍。雅昌的专家,都是行家高手。他们一开始是雅昌的客户,而后被雅昌人打动,以致于成为雅昌的老师。丹麦人托本,为雅昌所感召,成为国内印刷企业第一位聘请的欧洲印刷技术专家。专家的加盟指导,让雅昌如虎添翼。
  
  千年老店
  
  为了满足艺术品印制的要求,万捷对雅昌印制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万捷称自己是公司里眼睛最“毒”的一个,具备“鸡蛋里挑骨头”的功能。多年来,万捷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在公司,每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制版车间看打样,挑毛病。这项工作被称作。“鸡蛋里挑骨头”工程。或许正是在万捷挑剔的目光的注视下,雅昌的产品质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雅昌名字来源于其英文名字“ARTRON”的音译,“ARTRON”由英文的“艺术”和“电子”的部分组合而成,由此也不难看出雅昌的价值取向。
  鉴于万捷对中国印刷业的突出贡献,1997年6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他中国印刷最高奖——“森泽信夫奖”一等奖。
  “香港印制大奖”是亚洲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专业赛事,由香港出版学会、香港印艺学会、香港贸易发展局、康乐文化事务署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2000年,雅昌首次参赛就获得10余项大奖中的3项。2001年获其中4项大奖,2002年获其中5项大奖,2003年更获得其中10项大奖,其中仅《中国书院》一件参赛作品便以无可争议的产品质量,一举囊括了包括“全场大奖”、“最佳印制书籍奖”、“精装书冠军奖”在内的3项大奖。香港同行莫不称赞雅昌进步神速,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奋斗是成功的起点,成功意味着孜孜不倦。如今的雅昌已经是一个年销售额达2.7亿元蔚为大观的印刷集团,其子公司有:深圳中轻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梦舟广告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北京人敬人书籍装帧设计有限公司、长春吉美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香港雅昌企业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与印刷紧密相关的企业。如今,雅昌已成为“精品印刷”的代名词,产品遍及美国、日本、欧洲及港澳台地区,雅昌的产品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礼品,赠给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展示中国精湛的印刷艺术水平。
  现在,很多业界人士都讲要做百年老店,而万捷的理想,是做千年老店。
  “现在印刷已经不是我的兴奋点。”一直跟印刷打交道的万捷开始转变,“我们印得再好,一千年后也变烂或变黄了,我要做千年老店,把这些优秀的艺术品通过数据的形式保存下来,让一千年以后的人还能看见我们现在的好东西。”
  万捷说的千年以后的人,不仅仅是中国人,他说的是世界概念。其实从一开始,万捷的目光就不仅仅是印刷,这可以从他给企业起的名字“艺术+电子”看出端倪。
  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图录印制方面,雅昌占有全国95%以上的市场份额,也由此给雅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他们的电脑里经常存放着大量高质量的艺术品图片。按照一般处理模式,这些图片内容由于占用硬盘空间,在印刷完成后都要从电脑中删除,但万捷想,为何不把这些“过气的资料”都保存下来呢?
  2000年,雅昌艺术网正式开通,他的基础就是那些原本应该清除的“过气的资料”。如今,雅昌艺术网已成为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每年的广告收入1500万元左右,是雅昌另一主营业务之一。目前数据库已拥有1000名艺术家的300万张艺术作品照片,预计未来5年将达到900万张。
  “我希望我们的后代会说,很久以前万捷创建了雅昌艺术网,使我们可以欣赏到数千年以前我们祖先的艺术风采。”万捷说。
  目前雅昌艺术网(www.artron.net)每天页面浏览量在500万次以上,在全球1200万个网站中平均排名2000左右,现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 2005年,万捷率领雅昌独创的“中国艺术品搜索引擎”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发布系统”全面整合了中国艺术市场产业资源,创建了世界最大的艺术品数据库、艺术家及作品数据库、书画印鉴数据库、画谱收录书画著录数据库,四大数据库通过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在产业模式的创新中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传承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崇高责任。2008年,万捷率领雅昌成立“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为建立有序的艺术投资市场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雅昌推出了艺术印刷、艺术网服务、艺术家个人数字资产管理、艺术品摄影、艺术图书策划、艺术图书装帧设计、艺术品衍生产品的开发与经营、艺术影像产品、艺术展览策划等9大项目,形成环环相扣的文化产业链,为艺术市场提供全面、综合的一站式服务。经过不断的探索与追求,万捷率领雅昌集团开创了独有的“传统行业资源+文化艺术+现代IT技术”的全新模式,此模式被长江商学院和商界传媒评选的“2005-2006年度最佳商业模式”企业,雅昌集团将传统行业转变成以艺术印刷为基础、数字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产业,为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万捷对传统行业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大胆地将传统印刷业与现代IT技术及文化艺术完美结合,为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传承中国文化艺术并将其推向世界做出了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云 馨)
其他文献
2009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比较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市场需求急剧变化,股市、房市波动较大,部分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吉林省的影响逐步加深。但吉林省有信心贯彻落实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发展环境正在改善。    1月17日,在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审议
期刊
1月17日上午,省长韩长赋在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勇、东北师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金兆怀予以解读。    【报告摘要】今年,吉林省振兴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充满重大机遇。  ■【解读】  金兆怀:《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了很多的困难与问题。这就是提醒我们,去年虽然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但仍应增强忧患意识,立足于应对挑战,努
期刊
鞍钢集团公司2008年9月10日上午举行仪式,宣布旗下营口鲅鱼圈钢铁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这是首个由我国自主设计、技术总负责,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沿海钢铁联合企业。   鞍钢鲅鱼圈项目涵盖原料、烧结、化工、炼铁、炼钢、轧钢以及公辅配套设施的冶金建设全领域和钢铁生产的全流程,具备年产493万吨铁、500万吨钢、200万吨宽厚板和296万吨热轧板等系列钢铁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未来市场需求有较大增
期刊
“饮食应该是服务大众的”,戴连祥师傅如是说。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而世代
期刊
2008年10月,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三峡工程第4台国产化70万千瓦机组——23号机组在经历了安装、调试、试运行后正式移交三峡电厂投入商业运行。作为哈电机在三峡右岸建立的最后一台发电机组,该机组以其稳定的运行成为三峡电厂综合性能最好的机组之一。哈电机也由此完美地完成自主创新撑杆跳,登上了世界水电之巅。     蚂蚁啃骨头 正果终修成     投标三峡左岸机组时,哈电机与法国阿尔斯通捆绑
期刊
2008年5月,原沈阳机床集团总经理关锡友出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毕业于同济大学,44岁的关锡友已在沈阳机床摸爬滚打20年。他对机床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正基于此,他对企业的未来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关锡友表示,他的战略目标是和公司管理团队带领沈阳机床朝向世界机床行业前三强的“国际化、世界级”公司前进,并在2013年实现营业额300亿元。要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提升沈阳机床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对振兴吉林具有重大历史性的转折意义,给全省人民带来了惊喜和自信。深入总结这些成就和经验,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拖累,一些省份经济发展出现下滑迹象,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家实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尤其是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加大固定
期刊
摘要:近几年中,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办理劳动保险事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国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地勘系统内部集体企业职工情况复杂,在依据政府规定办理劳保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和矛盾,造成一定影响,构成了当下必须妥善处理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不可回避的矛盾,本文做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集体企业职工;办理劳动保险;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郭续家(1962-),男,吉林省勘查地
期刊
一、2008年投资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08年全市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1.7%。其中:工业预计完成投资720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0%。  2008年全市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1322个,全年预计完成投资696.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开工861个,全年预计完成投资455.6亿元。通钢大型化异地改造、凯赛20万吨生物丁醇等24个投资5亿元以上重
期刊
从年产6万辆到年产100多万辆    一汽被誉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1956年7月13日,一汽以制造出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实现我国汽车工业零的突破而载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册。   然而,在一汽成立后的20多年里,由于经营机制陈旧,导致产品落后、企业老化,“老解放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压得他们喘不过气。1978年末,当改革开放宏业起航时,一汽作为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年产汽车仅为5.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