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甲醛

来源 :初中全科导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居装修完以后,无论同学们还是你们的父母,都希望早点搬进去住吧?同学们不妨做一个小实验,买一盒甲醛检测剂放在家中一小时,结果有可能瞠目结舌。就拿小编我来说吧,买了辆新车,好事的买来甲醛检测剂,封闭在车内一小时,得出的检测结果是空气内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倍,小编只能在盛夏时节把车开到太阳底下暴晒。
  甲醛广泛存在于胶合板、家具、黏接剂与沙发中,随着温度与通风条件的改变,在达到峰值释放量以后,可以持续释放8-10年,一场与甲醛的持久战蓄势待发。
  植物vs甲醛:我们也不喜欢甲醛呀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点,那就是甲醛对于植物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种化学物质同样会与植物的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物质发生反应,伤害植物细胞。对甲醛气体反应敏感的植物,像三角梅(有的地方也叫叶子花)、红花酢浆草、米仔兰,在甲醛浓度高的环境下也会受伤,严重的甚至死亡。红花酢浆草尤其敏感,只要把它扔在甲醛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国家标准是0.08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放上3个小时,就会有95%的叶片表面积受伤。并且,当甲醛浓度增加时,受伤的速度就更快了,它们的极限是在甲醛浓度为0.4毫/立方米的环境中坚持3个小时,然后,整个叶片变为黄褐色且失水萎蔫,成了枯草。
  主要原因是甲醛会与植物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使这些关键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再进一步破坏细胞膜结构,最终推倒这道城墙。那可是严格控制养料、水分和废物进出的关键部位。至此,植物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竹炭vs甲醛:吸附不是吸收
  有些广告中声称,竹炭对甲醛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宣称有实验佐证。可是这些实验条件不能不让人生疑,他们是把竹炭置于近乎饱和的甲醛蒸汽中,每克竹炭高达68毫克的甲醛吸附量就是在这个状态下测得的,这样的环境,随便扔进一块木头也能熏成甲醛味的。关键问题是竹炭能不能锁住这些甲醛,实验结果令人失望。一旦把这些饱吸了甲醛的竹炭放到没有甲醛污染的空房间里,上面的甲醛会迅速释放,3个小时内每克竹炭中的甲醛含量就能下降到了34毫克,1天后就下降到1.6毫克一除污产品一下子变成了污染源。
  所谓的竹炭吸附能力,主要是因为这种不定型碳(区别于钻石那种晶体碳,虽然化学成分是一样的)中有很多大小以微米计算的微孔结构。就像水能渗在沙子里一样。甲醛、水啊这些成分都可以渗进竹炭这些孔道里面。不过,正如实验所显示的,除了将甲醛收容在孔道里,竹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机制来限制它们的自由,正如水可以从沙子里面蒸发干净一样,甲醛也可以从竹炭里挥发出来。
  连做竹炭吸附甲醛实验的科研人员也指出,活性炭对于甲醛的吸附并不稳定,甚至还不如跟水分子结合得紧密。如果室内空气湿度大,吸附的水分子会比甲醛还多,甚至可能把之前吸附在竹炭上的甲醛给挤下来。当然,如果在竹炭的孔道里加上一些可以与甲醛反应的物质,做到真正的消除甲醛,效果会更好些。不过目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产品。
  很多广告有意将这些问题遮蔽起来,笼统宣称竹炭等活性炭物质具有特殊的“吸附功效”,更多是在断章取义,打马虎眼。在实际使用中,环境条件多变,竹炭是否吸附甲醛完全没有办法确定,室内的甲醛含量是不是降低了也就不得而知。
  除了竹炭,用绿色植物处理甲醛也是常常听到的说法。那植物除甲醛有效吗?
  吸收甲醛是植物的防御机制
  当然,有些植物对甲醛的忍耐力要强一些,甚至还有解毒功能。然后呢,这些植物就被奉为清除污染的神草了。
  实际情况是,这些植物体内存在一些用于清除甲醛的“流水线”,它们会把甲醛与特定的化学物质反应生产出氨基酸(如丝氨酸),或者是直接变成碳酸和二氧化碳,从而进入物质循环,用于制造新的糖、脂肪或者蛋白质。从表面上看,这个过程一方面降低了甲醛对植物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增加了植物的“营养物质”。毕竟,从甲醛来的碳元素和从二氧化碳来的碳元素是没有区别的。算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也仅仅是植物的防御反应。说白了,处理甲醛也只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活动。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要兜不少圈子,远不如吸收二氧化碳来得有效。
  能吸收,不给力
  既然这些植物具备吸收甲醛的能力,那用它们来净化家中的甲醛是否可靠呢?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含有甲醛的居室,测定了一些常见的室内盆栽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处理能力。从实验得到的吸收效率来看,植物处理甲醛的能力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一般居室内的甲醛浓度。举例来说,目前被广泛推崇的吊兰,处理甲醛的平均速度是1平方米大的叶片每小时处理0.15毫克的甲醛。实际上,通常一株吊兰的叶面积不足0.1平方米。也就是说,一棵吊兰1天之内能处理的甲醛总量只有0.36毫克。如果100平方米,层高3米的居室内,甲醛浓度是0,5毫克应方米,总共有150毫克甲醛,要降到安全标准(0.1毫克/立方米)就需要至少清除120毫克甲醛。那这棵吊兰要辛辛苦苦工作333天。当然,这还不算上从装饰材料里新挥发出来的甲醛。
  其他有吸收甲醛能力的植物,有的吸收速率比吊兰稍高,有的叶面面积稍大,但都不会带来明显的改善,实际的处理作用还是相当有限。此外,吸收实验的数据是在相对较小的空间里取得的。也就是说,甲醛还不能在空间随便飘荡,要时刻围绕在植物旁边才能被有效清除。形象的来说,植物不是吸尘器,而是愿者上钩的渔网。
  竹炭、绿植都不够好,那我们能怎么办呢?在有关通风对甲醛浓度影响的实验中,给予居室强制通风3个月后,室内的甲醛浓度就会由最初的0.248毫克/立方米降至0.071毫克应方米,降幅达到了75%。看来开窗通风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征收是东道国政府旨在剥夺或干涉个别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所有权或控制权的一种管制,但可归责于投资者本人的过错或不当行为的管制除外.我国缔结的双边投资协议中的征收条款由于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微钙化乳腺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01~2018.01收治的触诊阴性且钼靶显示疑似微钙化乳腺疾病的40例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沭阳仁慈医院一年余来的25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结果 25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是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经典曲目,广泛的被人们弹奏和分析,整个乐章充满了和命运抗争的力量和对热情的追求。笔者将对本首奏鸣曲做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越来越深,人们期望着能够得到较长的寿命,但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被诊断出来,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
约好3点在书店门口见面,直到3点45,才看到熟悉的身影从远处款款而来;说好一起复习功课,坐了半个小时也没见他把课本掏出来……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做事拖沓的人,又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说话做事总是慢条斯理,拖拖拉拉。其实,在心理学家看来,拖拖拉拉也是一种病。    拖拉无处不在   对那些喜欢把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后天或者下个星期,反正不是在今天干的人,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瑟夫
目的分析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9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单一组(n=46)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