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有效阅读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我知道每到节假日大家都会外出游玩。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王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旅行。这个地方和你们以往旅行过的地方有所不同。赶快来看一下我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吧!
  (PPT出示:1.水龙头;2.炉子;3.桌子和灶台;4.厨房的锅;5.餐具柜;6.衣橱)
  师:看到这些你即将要去的景点,感觉怎么样?
  生:这好像不是什么景点,而是我们家的厨房。
  师:这些景点确实有点儿特别。以前我们去旅行的地方需要用眼睛欣賞,而在这里你除了用眼睛看,还需要——
  生:用心去想。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必须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会有收获。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这本书,开始我们的奇妙之旅吧!
  二、层层推进,获取相关信息
  (PPT出示《十万个为什么》的篇章导语页)
  师:这页纸有点儿特别。一般来说,一页纸上应该多印一点字,这样才不会浪费。大家看,这一页的上面部分没有字,底下的文字也不多。谁知道像这样的一页纸是什么?
  生:这是这个章节的导语页,告诉了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房屋漫游记”。
  师:导语页虽然文字不多,但特别重要,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信息。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看看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PPT出示文字)
  师:到这样的地方漫游,我们应该怎么做?谁能用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词告诉大家?
  生:探索和发现。
  师:探索中一定要用心思考。要想有所发现,一定要敢于提出问题。我们现场试一试。(PPT出示厨房里水龙头流水的照片)这张图片熟悉吧?谁来提一个问题?
  生:谁开的水龙头?为什么要开水龙头呢?
  生:为什么要开这么大?
  师:你们现在的提问只停留在妈妈做饭的层面,还没有到科学层面。谁再来试试?
  生:水龙头里的水是怎样流下来的?
  生:为什么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是柱状的而不是散开的?
  生:为什么水龙头的把手一扳就能流出水来?
  ……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非常好。这说明大家都在思考。(PPT出示打开的燃气灶的照片)你想提什么问题?这次不许提“谁把它打开的”这样的问题,要尽量有点儿科技含量。
  生:为什么燃气灶的火是蓝色的?
  师: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会思考,越来越会提问了。
  生:为什么要把燃气灶的火圈设计成一个圆形呢?
  师:是呀,有同学说“我喜欢长方形的”,也有同学说“我喜欢心形的”,那岂不是更好看?(生笑)
  生:为什么燃气灶火孔之间有些空隙?为什么不连起来呢?
  生:有没有可能以后燃气灶就不用天然气了,直接用空气?
  师:太好了,我要表扬咱们班的同学。你们带着思考,提出了很多问题,提问的质量越来越高了。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导语,关注作者的表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PPT再次出示导语)
  生:我觉得这个作者挺好玩的,很幽默。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作者说“我们并不需要地图,因为我们不会迷路”。在自家房子里,当然不会迷路。
  师:是啊,你从你家厨房的水龙头走到煤气灶,需要拿出地图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确定方向吗?(生笑)作者的表达确实非常有意思。同学们,像这样的一本书,你想不想读?你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吗?
  生:《十万个为什么》。
  师:观察一下这个封面,看看你在封面上获取了哪些重要的信息。(PPT出示封面)
  生:我发现封面上有一句话:我们周围息息相关的事物,你了解多少?不朽的名著,和《昆虫记》《森林报》一样精彩、耐读。
  师:读了这句话,我们一下子知道了有三本书都特别值得读。哪三本呢?
  生:《昆虫记》《森林报》和《十万个为什么》。
  师:看来阅读一本书,封面可不能忽视啊!再仔细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郑时龄郑重推荐了这本书,这本书应该很值得读。
  生:这本书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生:这本书是米·伊林著的。
  三、深入阅读,发现表达秘妙
  师:米·伊林是苏联作家。他的这本《十万个为什么》非常经典,值得阅读。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这本书,走进第一章——水龙头。水龙头大家都熟悉吧。我们每天都要用。你可能不洗菜,但你必须洗脸。(生笑)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生:透明的。
  师:水龙头是什么颜色?
  生:水龙头一般是不锈钢的,也有的是铁的。
  师:如果有人说铁是透明的,水是不透明的,你觉得可能吗?
  生:这不可能吧。铁,包括不锈钢,怎么可能是透明的呢?
  师:想知道答案吗?来,打开这本《十万个为什么》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PPT展示相关内容,生阅读)
  生:我知道了,用铁制作一片只有十万分之一毫米厚的小薄片,它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了。
  生:我明白了,铁只要足够薄,就可以变得透明。手机啊,桌子、凳子啊,只要足够薄,应该也可以变得透明。
  师:同学们的阅读收获还真不少呢!大家很会读书,值得表扬。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不仅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告诉我们知识的方式还很幽默。刚刚我们看了水龙头,下面我们去炉子跟前看看,感受感受作者幽默的表达。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吧。   (生阅读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的片段)
  师:这段话虽然不长,但是提出了不少问题。谁找到了?
  生: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水为什么能灭火?
  师:作者在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提了好多好多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我们也来提提问题。你们家一定有桌子和灶台吧,咱们就桌子和灶台来提提问题。
  生:桌子为什么总是四条腿?为什么不是两条腿或者没有腿?
  生:为什么我们小学生用的课桌是長方形的,而不是圆形的?
  ……
  师:关于桌子,大家提了好多问题。现在我们再去看一看厨房里的锅。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生:为什么锅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
  生:为什么火烧到锅上,锅却不会燃烧呢?
  ……
  师:我也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新买的锅干干净净的,用了一段时间就变黑了呢?你们看,问题是不是特别多?读《十万个为什么》不仅要学会提问,还要学会思考。我们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其中有一句话写得很有意思,作者的表达实在太幽默了。
  (生默读后大笑)
  生:作者说,“你倒是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太好玩了。
  师:现在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了吗?它不仅传递了知识,还非常幽默。同学们,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幽默的感觉,试着填写这个句子——
  (PPT出示“可是煤油也又湿又冷,你倒是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____________”。生练说)
  师:这么有趣的书,不光我们要读,还应推荐给别人。你准备怎么推荐,让别人去读这本书呢?
  生:我觉得可以把其中某些特别有趣的片段读给他听,然后鼓励他继续读下去。
  生:可以在书中找到他想问的问题的答案,他看了就想继续读了。
  师:同学们,《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听上去科技含量非常高,仿佛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它和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借助我们身边的现象,揭示了很多道理,而且语言还那么幽默生动。下面我们继续阅读这本书——
  (出示片段《我们街上的汽车》《莫斯科的地下城市》,生自主阅读)
  师:谁愿意和我们分享这两个片段中有意思的句子?
  生:“汽车跑得非常快。但是,只要信号灯在十字路口下令让它们站住,它们就会立刻放慢速度,停下来。”这个句子很有趣,仿佛汽车和人一样能听懂话。
  生:“信号灯不会像我们人那样说话,而是用符号来代替说话。它有三个灯:红灯、黄灯、绿灯。它们并排站在一起。”作者写得真有意思。
  四、对比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师:这就是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多好玩啊!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还有别的版本呢!
  (PPT展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6版)
  师: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只有一本,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套中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却有18本。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刚才那本《十万个为什么》是一个人著的,这套书则是好多人编写的。
  师:同学们,原来《十万个为什么》有多个版本。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着阅读。大家先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这本书的出版社是少年儿童出版社。
  生:这本书是写植物的。
  师:你猜测一下,除了植物卷,还会有什么?
  生:动物卷。
  师:这本书有总主编,还有分册的主编,看来编写这本书的人加起来应该有不少呀。你们猜一下有多少人?(生猜)我们来看看吧!
  (PPT出示编写人员名单)
  生:哇!有100多人。
  师:而且这100多个人都特别厉害。这本书由21位院士亲自主编,还有115位院士作为强大的后援。再看看介绍的资料,提出的问题有多少个?
  生:4000多个问题。
  师:有多少张图片?
  生:近8000张图片。
  师:写了多少字?
  生:600多万字。
  师:看到“第6版”,你猜测——
  生:之前还有第5版、第4版、第3版、第2版、第1版。
  师:第1版出版的时间是1961年。1961年,你多大了?
  生:(笑)还没有我呢。
  师:不光没有你,你的爸爸妈妈都没有出生呢!那时候就已经有《十万个为什么》了。到现在,这本书历经了多少年?
  生:差不多60年了。
  师:看来这套丛书特别受少年儿童的喜欢,所以才能一直改版发行到今天。《十万个为什么》获得过很多奖,比如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它是中国出版界一面不倒的旗帜,也是中国科普的经典品牌。让我们打开书看看目录吧。
  (PPT展示这本书的部分目录)
  师:你对哪一个题目最感兴趣?
  (生答)
  师:同学们,《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经典著作。它不仅有文字版,还有很多相关的视频,都值得我们去看看。下面,我们聚焦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有同学提到的:为什么大多数树干都是圆柱形的?我们来看段视频吧!(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你的材料单上也有解释。回去之后可以再仔细地读一读。整套《十万个为什么》的内容太多了,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规划。(PPT出示表格)   [日期 阅读篇目 阅读时长 阅读方式 阅读收获 ]
  师:同学们,做好了这样的规划,你再读这套《十万个为什么》,效率就会很高。课后,请继续阅读这套书。同时,向大家推荐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奇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专家点评】
  这是王林波老师上的一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专门编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这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通过这堂课,我们讨论整本书阅读应该怎么去指导。
  第一个问题,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目标怎么确定?林波老师定了三条目标。第一条是“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及《灰尘的旅行》等优秀科普作品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把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放在第一条,这很重要。目标中“自主规划阅读”的要求似乎高了一点。四年级学生读书的计划性通过这样一堂课就能获得吗?当然,教师在这个方面可以做些提醒。如果作为目标提出,可能需要专门的环节进行指导。到底怎么规划?谁的规划是合理的?谁的规划是不合理的?都需要讨论交流。我认为这不应该是这堂课承担的任务,无须作为这堂课的目标。第二条是“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提出的,似乎合理,其实很值得商榷。因为“快乐读书吧”针对的是整册教材,栏目安排在哪一个单元是随机的,不一定与单元语文要素有联系。以前学过的阅读策略,在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时都可以运用。特别是预测。比如,树木为什么是圆的?先预测一下,再猜猜答案大概是什么,然后去验证。运用预测这个策略要比提问合理得多。其实《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本身就含有一个个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可能不是小学生能解决的。所以要求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有点勉强。第三条是“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樂,并与别人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这里特别提出“科普作品”,我觉得很好。小学生读得比较多的是童话、小说,科普读物一般读得较少。其实这类书也很有意思,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感受阅读的另一种快乐。这堂课应该引导学生去充分领略并分享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
  第二个问题,整本书阅读怎么指导?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无论是文学类的书,还是科普类的书,都要将这一点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提高阅读质量。现在语文教师指导读书,往往把怎么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提高读书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提高读书质量当然重要,但是激发读书兴趣更加重要。听了这堂指导课,学生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听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指导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这堂课介绍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很成功,时间不长,但指导非常得法。6分钟时间里,林波老师对这本书做了比较充分的介绍,还展示了《植物》分册的目录:藕断为什么会丝连?莲藕为什么有那么多小洞洞?树木能够长多高?……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编写者根据他们的兴趣,用最通俗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所以读这套书可以感受院士的智慧,分享专家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教师现场拿出几本书给学生看,一定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后面播放了“为什么大多数树干都是圆柱形的”视频,其实不如让学生去读书中的这一篇,让他们看一看科学家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如果我上这堂课,我就会对学生讲我的很多科学知识都是小时候通过读这本书获得的,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总之,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读这本书。
  第三个问题,阅读指导课的时间怎么安排?我研究过很多阅读指导课课例,教师的指导往往要花费整整一节课,想指导的内容实在太多了。现在读书指导课还是像讲读课文这样分析讲解,这不是好的倾向。林波老师的这堂课也是如此。这堂课前三十几分钟都在介绍米·伊林编的这本《十万个为什么》。指导的内容有封面怎么读,篇章页怎么读,这本书里幽默的语言怎么体会,还有读书时要思考、要提问、要比较、要猜测,还插入书中几个片段进行阅读,等等。指导内容非常丰富,占据了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可是我觉得教师讲了这么多内容,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效果并不好。倒不如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去体会读书的乐趣。如果学生读着读着有兴趣了,那么他课后就会认真去读这本书。所以,我主张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要减少教师讲的内容,留出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读完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让思维相互碰撞,产生兴趣的火花。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兴趣一定比教师教出来的兴趣大得多,有用得多,他们的内心能真正感受到这本书的吸引力。提高读书质量当然也要关注,体会语言特点、运用阅读策略这些也重要,但是与激发读书兴趣相比,我觉得都排在第二位,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喜欢读书。
  基于以上问题,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像这类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拿到实体书,至少要有一本放在讲台上。最好每个小组有一本,每个人都能拿着书自己读,而不是看教师印发的资料。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读这本书的兴趣。没有看到实物,教师即使介绍得天花乱坠,其作用也有限。
  第二,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这堂课推荐了好多书,学生对哪一本最有兴趣?如果让我挑选的话,我不会选米·伊林的那本。这本书于1952年出版,那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差异太大了。书中提出的大部分问题,现在的学生可能已经没有兴趣了。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有6版,几乎每10年再版一次?因为每过10年,孩子们的兴趣变化很大。把这两本书都交给学生,他们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有18本,学生最喜欢看哪一本?每个学生兴趣不一样,不一定会全部看,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看。有了读书兴趣,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关键。别去规定推荐的书都要读,教师自己全部读过的也不多。特别是18本《十万个为什么》,如果规定全部要读,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一定要给学生安排读书的时间。教师指导和学生读书的时间配比,应该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多一点为好。我提个建议,阅读指导课以学生读书为主,教师少讲一点,控制在10分钟如何?让学生多读书,因为阅读兴趣是读出来的。特别是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可能家里读书的氛围不好,也可能家里没有太多的书,回去读书的机会很少。怎么激发这些学生的读书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里读书,在教师眼皮底下读书。除了自己读,还要在阅读后进行分享交流,体会喜欢阅读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逐步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现在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有的学校两周一次,有的学校一周一次,其实应该多安排一点。
  以上观点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一起讨论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编制的校《学生体育评价办法与标准》,每个年段分上、下两个学期,内容有不同的侧重,上学期侧重体质健康数据上报项目,结合本年级本学期教学内容;下学期重点是技能类教学结合身体素质类教学内容。一个学年涵盖了不同的技能类学习内容和身体素质类学习内容,部分考核项目中分为必考和选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能较好地体现九年一贯制的特色和优势,在增强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也为初三中考体育测
深圳市改革开放30年以来,学校体育从小到大,在短短3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明确思路,促进体育特色发展    我市在2001年体育课改之初,南山区就成为国家首批实验区,提出了具有南山特色的“1 x”学校体育发展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逐渐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市以广播操为基础,将特色体育活动、传统体育项目和学生体育兴趣相结合,全面推行
初为体育教师时,有好多的不适应。刚刚着手小学教学,困难很多。记得给一(2)班上第一节体育课,上课铃响后几分钟,大部分学生还在满操场跑。尽管我拼命的吹口哨,却只换来少数学生的同情。几分钟后大部分的学生意识到该上课了,慢慢地加入队伍。可有一个学生远远地站着,我叫他,他笑笑,我追他,他使劲跑,真叫我无。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把他赶回队伍,可我一转身,他就往外跑,这可把我气恼了,我不自觉地扬起手,就在快到学生
千亿盐化、高铁经济、产城融合、“三色定远”……一连串战略性谋划鱼贯而出,将定远深藏于心的崛起渴望跃然纸上。   从当下的态势观察,被大工业搅动起来的定远,迫切需要融入區域经济的现代产业体系中,以此作为杠杆来撬动资源优势的转化,冲破传统思维的羁绊。与此同时,与定远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合肥经济圈,正在积极谋划新的空间布局,定远无疑是首选的战略腹地。   合肥经济圈开放式升华的趋势与定远借力发展的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演进是一个对具体的历史必然性的扬弃过程。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化的“批判继承论”,实质上也是一种扬弃的思想。从扬弃的观点看,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都应是建立在继承基础之上的渐进式的演变,而不是推翻另建式的重构。彻底放弃几十年传统教学实践形成的特色而另起炉灶,将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当许多具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发出“不知现在的体育课该怎么上了”的感嘆和
阅读速度是阅读力的重要衡量指标,直接关系阅读量的大小和阅读质量的好坏。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将此单元教学等同于普通单元教学;一味追求阅读速度,形成竞争氛围;教师不指导,仅让学生自我练习……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教学建议】  一、单元教学的理念与模式  (一)明确目标定位 
2000年,我被组织调到县职业中学任校长。在职业学校期间,自己受邀参加了一次全国性职业教育工作会。在会上,我受到了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2008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被组织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校长至今。  一、难为的职业教育  我上班30多年,一直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可以说经历的教育单位和岗位比较多,而且各个岗位的差距还比较大。我将之放置在一起做对比思考,深深感到唯职业教育难搞
【摘 要】“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根据古诗词的语篇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古诗词“审美鉴赏与创造”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多读几遍,多读几首,培养语感,展开想象,加强实践,领悟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欣赏与创造;多读几遍;多读几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引起了小语界的关注,也当需要小学语
学校旁边的商店里开着空调,很温暖,可是我和同桌刚进来就听到上课的铃声,不得不箭一般冲向教室。在教室门口,我们来了个急刹车,一下子撞到了门框上,疼得我俩“哎哟,哎哟”地叫起来。同学们忍不住大笑。正在上课的英语老师放下手里的粉笔,走到我们面前,先摸摸我们碰伤的额头,然后询问迟到的原因。本以为老师会看在我们受伤的分上网开一面,谁知老师严肃地说:“买东西比上课重要吗?看在你俩平时表现不错,我就不追究了,进
如今,大多数孩子喜欢听音乐,戴着耳机陶醉在音乐中的孩子随处可见,有的做作业时听,有的骑自行车时听,有的甚至睡觉时听。家长们都知道,听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应该支持孩子,但又担心痴迷音乐会影响学习,而且,孩子所听的音乐大多古怪、刺耳,与噪音无异,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审美观?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学硕士、资深心理咨询师樊春兰女士,与家长朋友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音乐是天使  屈敏芹(6岁女孩的妈妈):我是一个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