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PD-1、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及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变化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40例URSA患者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PD-1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IL-2、IFN-γ)/Th2(IL-4、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102例正常已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1)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D-1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显著下降(P均<0.05)。(2)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明显下调(P均<0.05)。(3)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D-1、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4)URSA患者外周血PD-1含量和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r=0.67,r=0.81,P均<0.05);与Th1型细胞因子呈负相关(r=-0.55,r=-0.73,P均<0.05)。(5)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者(P<0.05)。结论 PD-1可能通过下调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URSA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了解复合墙板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简化计算的模型,通过对六孔满灌复合墙板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对比
患者男,56岁,湖南衡阳农民。因发热3月余于2005年9月16日入院。患者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3C,持续1~2小时后自行退热,发热前均有畏寒,每日下午1点左右开始又渐升高。无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因曾经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而被否定。实际上,恽铁樵接任主编后就进行改革,登载了大量有价值的社会小说,其社会小说对政治思潮与社会变迁的反映、对婚
本文针对海工砼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浮浆、离析等的问题,从几个不同角度简要分析。并通过部分试验确定解决方案。以期达到对施工过程能够进行指导。
<正>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发布前瞻性研究指出,不论食用面条、面包、米饭,人们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占总体摄食的50%至55%,早死风险最低。该研究发布在《柳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