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实物演示 激活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无论是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是对物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离不开演示实验,甚至对有些习题的解答,如果借助于演示实验来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做定量探讨,可达到趣味、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辨析物理概念,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远远不能满足物理课堂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好、学活物理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教师除了应完成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外,还必须自制教具,设计一些随堂实物演示实验,来弥补这些不足,会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把平时实践经验撰写成文,以飨广大同仁!
  1 用实物演示激发兴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物演示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丰富的实物演示,神奇的演示现象,有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活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千人震”实验引入“自感现象”教学.教师首先问学生:两手握在一节干电池两端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心里会充满疑惑.然后,教师给出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任意指定一位学生上台,用两只手接触线圈的两断,闭合开关后,询问学生是否有触电的感觉,学生实验后认为无感觉.接着将开关断开,随即学生就惊奇地体验到“触电麻木”的滋味.[HJ1.6mm]随后,让两个学生手拉手再试,都同时有触电的感觉.学生会觉得这个现象太不可思议了,会很自然产生疑问:一节干电池的威力为什么会如此大呢?就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趁机引入新课:等我们学了自感现象,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很快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上了,让课堂“活”了起来.
  再比如:如图3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现在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量为 q、-q的两个点电荷,试分析C、D两点的场强.这个题目很多学生出错,原因是他们认为ABC和ABD是两个平面,产生的场强方向不同.我就鼓励学生取出一个三角板(如图4),假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三角板底边的两个顶点上,并让三角板绕底边转动,分析三角板顶点处的场强,结果他们很快得出场强方向总是平行于底边这个结论.
  4 用实物演示揭示本质,让物理规律活起来
  在规律课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实物演示,一系列的探究实验设计,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物理规律,来改变或修正自己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感受物理探究的奥秘,领略科学的魅力.比如在“楞次定律”第2课时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把一个灵敏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电子秤上平行摆放两根比较光滑的金属导线,导线一端接灵敏电流计,另外一侧放一个轻的小铜棒,构成一个回路,取一个条形磁铁从上面插向回路,如图6所示.①此装置可以根据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方向,知道电流的方向,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理解“阻碍”的含义;②观察小铜棒的运动方向,从回路面积变化的角度理解“阻碍”的含义;③观察电子秤的示数的变化情况,从受力的角度理解“阻碍”的含义.   5 用实物演示帮助学习,让问题解决活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先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然后使用实物对结论进行验证,或者直接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实物帮助分析问题,将会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刻.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薄膜干涉的知识去分析得出结论,然后课堂上实际把这个实验操作下,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改变实验条件,譬如改变金属丝圈的位置,在灯芯上撒些盐等等,做进一步探索.
  再比如,磁场部分有很多这种问题:S为电子射线源能在图示8所示纸面上360°范围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相等的质量为m、带电-e的电子,MN是一块足够大的竖直挡板且与S的水平距离OS=L,挡板左侧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从S发射出的电子的速度为2eBL/m,则档板上出现电子的范围多大?
  对于这个题目,除了一般方法外,可以制作一个如图9所示的装置,直线部分代表粒子速度方向,圓表示粒子对应运动的圆周,结点为活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圆的半径,用这个装置来解决这个动态圆问题,将变得非常轻松.
  “瓶瓶罐罐做实验,拼拼凑凑搞研究.”用随堂演示实验来激活物理课堂教学.我们一线教师要掌握一些改进、改装实验和自制教具的方法,开发利用生活用品服务教学的思路,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纸、笔或者塑料瓶等用品作为实验器材,开展一些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随堂小演示,让物理课堂充满“观物思理”灵活氛围.
其他文献
基于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支架式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教学支架进行打磨,这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支架的设计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搭建切合教学主题的教学支架,从而推动学生的知识构建.实际工作中,教学支架搭建方式花样繁多,从初[JP2]中物理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学
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用谈“物理”色变来形容他们对学习物理的感受一点也不为过.学生普遍反映:物理课一听就懂,但物理题一做就错,他们感到很困惑.针对学生反映的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那么形成思维定势的原因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思维定势就是惯性思维,学生习惯用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善于找出规律、公式之间的横纵联系,只会就题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与科学内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突出,课程标准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非常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也摸索出了很多好的方法.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教学不能很好的
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广泛地引用多方面的历史材料来讲解历史概念.因此,初中生仅凭历史教材是难以深入理解这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的
许多物理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这内容很简单,这样讲就可以了,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就抱怨学生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可静下心来一想,发现并不是学生笨不笨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是否教得聪明的问题.是我们对教[JP3]学对象了解不够,把学生估计得过高,把新内容估计得过易.所以,一个聪明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每次教到“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这块,老师稍不留意就会犯
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让科学的物理概念和学生的前概念相互斗争,激起认知冲突,从而让科学的物理概念取代那些肤浅的、错误的前概念.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现象分析和逻辑推理以外,更要运用一些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例如采用变式教学就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厘清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推进学生认识的进步.  1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问题表象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  1.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  (3)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归纳、总结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杨氏模量是用来描述固态物质弹性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与物质的几何形状和具体尺寸没有关系,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杨氏模量越大的物质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它是反映材料弹性性质的参量之一,也是设计各种工程结构时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之一.  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器材主要有测定仪一套(包括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砝码、镜尺组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主要实验步骤  2.1 杨
小时候,我觉得你很神奇,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着眼睛?  小时候,我觉得你很神秘,  夜幕中,是谁悄悄把天空染黑?  我的梦,总藏着对宇宙无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