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诗意天空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从诗的国度走来,衣袂飘飘。
  他们带着历史的深邃与辽远,用或豪迈或温婉,或轻灵或厚重,或清淡或浓丽的笔触,书写了一章又一章特立独行的诗篇,唱响了一阕又一阕此起彼伏的天籁。
  在他们的笔下,有驰骋疆场的恢宏,有月夜徘徊的静谧,有泛舟湖畔的闲适,有攀登山岳的奋勇。他们为春花秋月的灿烂举杯畅饮,亦为残荷落日的凄冷叹息踟蹰。宏图大志的昂扬,白首失意的悲叹,仕途坎坷的落寞,报国无门的悲愤,爱情逝去的遗恨,四海漂泊的辛酸,都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笔墨记录着诗性生命的丰富人生。
  读这本书,我们会随陶渊明粗衣布鞋,采一朵南山的菊花,荷锄晚归;随诗仙李白天马行空,上揽明月下游大江;随诗圣杜甫去乡间走一遭,看兵荒马乱中的悲惨民生,听一听破碎山河的惊心鸟鸣;随白居易听一曲琵琶吟,感受人世的苍凉;与王维去不惹尘埃的山林里看桂花静静飘落;去感慨李后主从皇帝到囚徒的无限情怀;和苏轼一起持竹仗着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用放达书写人生;和辛弃疾一起金戈铁马,把栏杆拍遍;静观易安居士的终古凝眉,与她一起解读爱情,把尝人间的悲欢离合;枕着八旬老翁陆游的北定中原之思入睡,圆一场九州统一梦。
  诗是淡的,然语淡而味不薄,所以我们能读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超越尘俗的闲逸。
  诗是浓的,浓情,浓怨,缠绵悱恻,动人心魄;亦如李煜、易安词字字飘雪,句句含泪,似积满了雨的云。
  诗是广阔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江水……李白的飘逸、苏轼的大气、辛弃疾的胸襟都跃然纸上。
  休说古人泛舟湖心,漫步河滩,抚琴饮酒赋诗的闲适已然落伍;休说写诗读诗背诗的人无用无能无利益;休说流行音乐、时尚杂志、金钱权力比诗歌更给力。一个没有诗歌的国度将是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人文内涵、缺少生活情趣的国度;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是缺少幻想和希望的。一个有诗的国度,是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国度;一个有诗的国度,是一个拥有情意、热爱生活的国度。一个读诗的人,有着一颗灵秀聪慧的心,也必将用诗性的眼光来解读世界、审视人生。
  我们于浩瀚的诗词评论中,节选文质兼美、通俗易懂的人物散文,将十大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特点娓娓道来,以帮助读者了解诗人背后的故事;收录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篇,并配以权威的点评,以帮助读者解读诗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又精选每位诗人的优秀作品,以扩大读者的阅读面,增强读者的诗歌解读能力。总之,我们以文学的笔触描写诗人,以诗学的眼光解读诗歌,以美的素养培养一颗颗爱诗的心。
  拥有这本书,你将轻松走进十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对话,与诗歌共舞;你会不由地放慢自己的脚步,观照内心,关注外物,还自己一个鸟语花香、风云自来的悠然世界。与十大诗人同行,将诗歌进行到底,我们相约在星光灿烂的诗意天空!
  (《解读中国古代十大诗人》,冯善亮主编,语文出版社2014年5月第二次印刷)
其他文献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月是故乡明》中不止一次地把故乡的月亮称为“小月亮”,说每逢看到异地的明月,就立刻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干江有水干江月”,普天之下的人所看到的月亮都是那一轮,月亮难道还会有大小之分吗?  细读文章,发现作者之所以把故乡的月称为“小月亮”,首先是和“大月亮”相对而言的。  在季先生笔下,提到了五处所谓的“大月亮”。  前四处的“大月亮”都是在国外见到的,文中这样写:“
现代汉语书面语(文学语言)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从未有人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总结。本文实际上是一篇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发展史论,研究了现代汉语书面语发展的全过程,划分出五个发展阶段,对各阶段的特点做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的三个来源,着重探讨了翻译和现代书面语的关系、文言和现代书面语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这两种关系,本文从事实出发,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对于现代汉
200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依然会变中求稳,将进一步渗透新课标精神。首先是阅读材料仍然选自课外,继续强调对学生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注意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其次是速读与精读相结合,同时还会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捕捉、信息筛选和信息整合能力,考查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创造性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
一、望故乡  师:会背诵关于故乡的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故乡总是跟什么有关?  生:跟月亮。  师:月亮高高在天上,故乡迢迢在远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用同一个动词——  生:望。  师:读课文。  生:(读)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现行中职语文课程亟待改革。从国家层面看,中职语文自20世纪50年代始,课程内容便模糊不清,定位不准;教材缺少个性、取向不明,长期以来都是普高教材的缩编版和简易版,固守学科本位、知识中心,没有真正适合中职生的通用语文教材。因此,中职语文逐步陷入困局。从学校层面看,因“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错误观念误导,许多学校已少开或不开语文课。学生的文化素质严重下降,职业教育成为职业培训。因此,要重新认识、正确
今年九月,陈平原教授卸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作为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聘教授,陈先生今后将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他说:“做行政不是我的理想,我的志趣在学术。”做行政和做学问确实是两种思路,这几年,陈先生已经感受到行政对于一个学者思维的破坏。陈平原教授也曾经参与过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但是很快就退出了。退出的理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专业,不是“客串”—下就可以搞好的,我们必须尊重
鲁迅说过,年龄越大,越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比如经常吃的水果,都是些非常普通的东西,却能引起永远的怀念。明知道这样的童年、故乡回忆,不免有理想化、美化的成分,甚至是一种“哄骗”,但却甘愿被哄骗,因为对童年和故乡的美好的回忆,能唤起我们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生命的神圣体验,是有着说不出的魅力的。因此,鲁迅有一本回忆性散文集,题目也很有诗意,叫做“朝花夕拾”。生命的早晨开的花,到生命的黄昏时节
历史小说家史杰鹏,这回从历史走向现实,推出了创作达三年之久的《楚墓》。与此前不同的是,作者有意将历史推远,将其作为小说的背景出现。  小说《楚墓》采用了复线结构:一条是暗线,描写战国时代的巫师伍笙,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楚国公主漪澜,他借助食梦之兽宛奇控制别人梦境,梦想与所爱之人结合,最终证明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一条是明线,叙述北方大学的讲师方子郊,遭逢了一段露水姻缘和一段暖昧情缘,最终堕落为盗墓同伙
中考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创新,有突破?如何才能够使二轮复习的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个一直困扰着许多初三老师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近二十所学校的中考二轮复习课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后认为,要搞好中考二轮复习,在策略上必须紧紧地抓住以下三个关键词:  一、整合  从笔者调研的情况看,一轮复习绝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的专题复习形式,即围绕《2012盐城市中考说明(语文)》(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所列出的考
今年五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0f China),介绍中国各地美食,引发了新一轮的“美食争霸”。根据互动百科网站统计,在五月份的网络热词中,“舌尖上的中国”一词“热度”居于首位。与此同时,纪录片的热播也催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语“舌尖上的××”。  (1)“舌尖上的高考”忙得家长冒汗(edqq com/a/20120604/000234)  (2)网友实拍“舌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