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道路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市政工程。本文结合市政道路施工自身的特点,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要点进行了阐述,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控制;影响因素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the municipal road qua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do the strong and stable way, must be careful construction, to develop the highest qual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main point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mak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enhances unceasingly.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control; 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工程有其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步施工,城市交通现状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这就大大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建没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主要出现在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和辅助性设施交叉施工的衔接部位,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浅谈市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1.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和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市政道路功能、市政道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桥梁没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为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1.2 基本建设程序各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市政道路从规划、建设到竣工使用,经历了决策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其质量好坏是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是前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工程项目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
勘测设计是基础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勘测如地质勘查、水文勘察、测量等是市政道路选线和路基、桥涵、遂道等设计的依据,应准确反映市政道路所经地域的自然条件。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如果设计本身就不规范、存在明显缺陷,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结构方案不合理、深度不够、计算不准,那么据此施工,必然使工程质量“先天不足”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施工是關键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有: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保证有方案,材料进场有检验,隐蔽工程有验收,工序交接有检查,动态控制有方法,变更洽商有手续,问题处理有复查,行使质量否决权,质量文件有档案。
1.3 建设工程作业要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作人员素质,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人员素质包括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技术水平、作业能力、操作能力及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应该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
工程材料市政道路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检验合格,运输、保管、使用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包括各类施工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操作工具以及测量仪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施,应满足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要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手段、施工方法和控制流程等。施工工艺和方案是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遂道、交通工程设施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各工艺之间的衔接也往往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使用,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擦边现象;市政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没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证,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及时旁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
2.3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路段,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
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或坍塌,土方开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石方路堑边坡坡面严禁过量爆破,非特殊情况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
2.4 混凝士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时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MPa-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Mpa-35MPa;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及抗腐蚀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标号不低于425号)。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应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要均匀、到位,先用插入式振捣器仔细振捣,再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振捣时振动棒不要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覆盖养护不少于14d,防止强风和曝晒。胀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3、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对各工序施工按规范严格控制,实行系统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1] 陈飞.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加强管理的办法和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7) [2] 闫林娜. 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办法[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2) [3] 康平. 论工程质量管理的领导意识[J]. 重庆建筑, 2004,(05)
[4]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2)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控制;影响因素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the municipal road qua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do the strong and stable way, must be careful construction, to develop the highest qual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main point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mak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enhances unceasingly.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control; 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工程有其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步施工,城市交通现状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这就大大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建没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主要出现在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和辅助性设施交叉施工的衔接部位,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浅谈市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1.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和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市政道路功能、市政道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桥梁没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为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1.2 基本建设程序各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市政道路从规划、建设到竣工使用,经历了决策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其质量好坏是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是前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工程项目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
勘测设计是基础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勘测如地质勘查、水文勘察、测量等是市政道路选线和路基、桥涵、遂道等设计的依据,应准确反映市政道路所经地域的自然条件。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如果设计本身就不规范、存在明显缺陷,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结构方案不合理、深度不够、计算不准,那么据此施工,必然使工程质量“先天不足”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施工是關键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有: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保证有方案,材料进场有检验,隐蔽工程有验收,工序交接有检查,动态控制有方法,变更洽商有手续,问题处理有复查,行使质量否决权,质量文件有档案。
1.3 建设工程作业要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作人员素质,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人员素质包括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技术水平、作业能力、操作能力及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应该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
工程材料市政道路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检验合格,运输、保管、使用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包括各类施工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操作工具以及测量仪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施,应满足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要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手段、施工方法和控制流程等。施工工艺和方案是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遂道、交通工程设施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各工艺之间的衔接也往往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使用,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擦边现象;市政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没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证,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及时旁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
2.3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路段,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
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或坍塌,土方开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石方路堑边坡坡面严禁过量爆破,非特殊情况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
2.4 混凝士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时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MPa-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Mpa-35MPa;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及抗腐蚀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标号不低于425号)。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应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要均匀、到位,先用插入式振捣器仔细振捣,再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振捣时振动棒不要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覆盖养护不少于14d,防止强风和曝晒。胀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3、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对各工序施工按规范严格控制,实行系统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1] 陈飞.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加强管理的办法和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7) [2] 闫林娜. 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办法[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2) [3] 康平. 论工程质量管理的领导意识[J]. 重庆建筑, 2004,(05)
[4]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