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ewgolv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现象,这种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兴趣,产生强大动力。
  一、要创设出宽松、民主、平等的听说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把所想所感表达出来。著名学者做过调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敢说、愿说、乐说。同样,他们也会听、善听。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调动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听说兴趣。
  二、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达到这一目标的最适用的方法就是实践。教师要开辟多种途径,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1.课前三分钟演讲每节课的前三分钟是学生自由发言时间,时间长短不限,内容自定。刚开始时,孩子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愿说。我要求他们从一句话开始,可以说天气,可以说新闻中的消息,也可以说自己的心情。慢慢的,他们对这个活动产生了兴趣,发言的人数增多了。
  2.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主阵地。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给学生听说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进行听说训练。如:课文复述、课堂谈话、讨论和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
  3.开展课外活动小组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听说能力训练还应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对一些老师或社会上的人进行采访,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发言总结。这样,孩子们的听说能力提高很快。
  三、注重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教师的师范和指导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示范和指导。
  1.教师的示范教师在口语表达上的示范性,首先表现在要说普通话,处处给学生做出示范。其次,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畅达,努力做到生动而带幽默感。
  2.教师的指导作用抽象逻辑思维在小学的思维体系中占弱势,不能做到听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在指导时,首先要让学生做到目的明确,并在掌握一些方法与技巧。其次,要以鼓励为主,切实具体,避免空洞的说教。
  听说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让我们帮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人、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在小学写作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同学写完作文最后一句,就把笔一放:“啊,写完了。”这时真的是大功告成了吗?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此时的文章,只能算是“半成品”,还缺少一道工序——检查修改,只有完成了文章的修改,才算“大功告成”。那么,我们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组织一篇好的文章呢?本文就此话题谈一些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首先,大处着眼,检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确。 中
英语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题占60%,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 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
在如今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还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质疑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者。语文教师从老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充分地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课题
当前,“哑巴英语”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五要素中的“说”,即口语仍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因扰着英语教学。  要使广大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学会地道实用的应用口语,就必须借助于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比较系统地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掌握如何自然、地道和得体地和英美人士交际的技巧,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熟悉他们遣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通过近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受到了一些启示,并总结如下:  一、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课前预习课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课前预习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对学生读写等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去训练学生读与写的基本功,就是今天我想谈论的话题。   一、作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时下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未能从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使本来应反映学生心声,张扬学
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如何激励学生对阅读感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加强诵读教学,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达到获取信息和知识,发展智力,充实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之母。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Sn0 .5Ti0 .5O2 固溶体 .用 X射线衍射 ( XRD)、差热分析 ( DTA)和红外 ( IR)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 .固溶体的热稳定性与起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