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小学必修课之一的数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锻炼思维分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用理性的思维看待世界的能力,提高认知水平.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内涵与原则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创建的过程,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小学教育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引 言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情境教学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教育模式,该模式是借助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令其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问题情境的构建以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本质上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其提升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内涵与原则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内涵
  问题情境的构建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以有关素材为案例,在其中添加一个或者多个问题,建立虚拟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有显著作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脱离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思考问题.同时,利用情境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当确定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后,就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遵循教学原则.首先,问题情境的构建要有趣味性,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数学问题上,能更加精细地认知数学.其次,问题情境的构建要立足于教材,一旦脱离课本,问题情境的建立也就失去了意义[1].再次,问题情境的构建应以学生生活为主,尽量选择其感兴趣的素材,便于学生理解.最后,问题情境的构建要有一定层次性.要科学创建情境,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差异化原则.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不但要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解答问题中提升自信心,还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解答高难度问题拓展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轻松愉快的课堂和教师趣味性的讲解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小学生也能够随时获取最新的信息,他们的视野比过去的学生开阔太多,
  每个人都构建了独特的信息网络,因此,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兴趣变得很难,
  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如今小学生的特点而盲目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内容脱节
  数学源自生活,学习数学能够应用于生活.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生活出发,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情境和观察身边应用数学的机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生活中对数学的利用.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多以:甲、乙、某物、某地等指向不明确的词语当题干,学生没有真实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因而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数学水平较低.
  (三)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学生参与度不够
  小学生普遍较活泼,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专注,在学习相比较枯燥的数学理论时,常常走神或做一些小动作.他们偏爱动手的课程,但是在数学课程中没有专门的实验课,而教师设置的情境往往不适合所有人参与,班级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实验,其他学生只能观看,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
  (四)教师不注重问题难度的分层
  对于数学这种需要较强的理性思维的学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但教师在上数学课时,
  没有根据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是根据比较活跃的、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的表现及其成绩制订教学进度,使得知识薄弱的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困难,因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数学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创设趣味化问题情境
  之所以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同,是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兴趣点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学習也是如此.若学生对其有较大的兴趣,就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因此构建问题情境时,要以提升学生兴趣为主,建立趣味化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积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数学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营造趣味性氛围,令其快速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当问题内容较为新颖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时,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最旺盛,能够激发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欲望.基于此,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应掌握好问题的难易度,使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课程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师可以在平时多留意学生的兴趣点,以便设计问题情境时融入相关元素,吸引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小学数学“如何才能滚得更远”的教学中,有教师创建的情境为: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两种实验,第一种是将油桶从斜面移动下来,第二种是将原木从斜坡运输下来.第一种是从斜面上将油桶从上向下移动,第二种是将原木放在斜坡上让其直接滚下来.
  两者相比,让学生分析哪一种更省力,并能滚得更远.我们都知道使用“滚”的方法更加省力,那么该如何设计才能让油桶与原木滚得更远呢?我们还可以用黄瓜代替原木,用矿泉水瓶代替油桶,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黄瓜和水瓶滚动的距离,怎样改变能够增加它们滚动的距离.学生可以先猜测,然后通过做实验来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通过动手操作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能力.   (二)结合实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需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予以重视,将实际生活融入问题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课堂问题,进而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另外,创建生活化问题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关系,使其更加了解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并能主动在生活中找寻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应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熟悉感,使数学问题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关于“元角分”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使用讲解的形式,学生就没有直观的感受,但是如果创建生活情境,在课堂上进行售货的游戏,学生轮流做售货员与顾客,在买卖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更准确地认知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或者,教师带领学生到附近超市购买物品,利用手中的五元钱购买铅笔、橡皮、格尺等文具,并进行验算.在此环节中,可以两名同学为一组,其中一名学生计算,另一名学生验算,两人配合完成购物,从而更精准地认知元角分.此数学问题情境的构建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其数学思维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还能增强学生对货币的认识,让小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货币和换算货币.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帮助爸爸妈妈验算所买物品的价钱和找零是否正确,以加深对货币的认知,熟悉简单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问题情境中的实践,促进学生的数学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后期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建适合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情境,在进行实践活动时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加,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知识进行创设,将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吸收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升数学水平.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后直接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开放,教师不要给予过多限制,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当学习完“观察物体”后,学生对空间有了一定认知,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认知物体,此时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一个物体,从一个角度看是三角形,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2].此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种是正方形,另一种是三角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这两个角度画出物体,借此提升其空间想象能力.或者,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图形时,在黑板上画出教材上要求认识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圆形等,然后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纸上画出生活中包含这些图形的常见的物体,并让学生为大家展示,说明在什么场景下所画物品能够派上用场.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都有什么图形.
  (四)创设分层问题情境教学,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数学虽然更偏向于理性,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对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得来的.教师通过直观的情境教学,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再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其中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缜密的思考,不仅要贴近生活,更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创设.将问题分层设定不仅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还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其自信心.
  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问题进行分类,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差或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根据其回答状况,决定是否提出新的难度稍大的问题;对于数学成绩較好的学生,在其轻松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适当提问一些难度更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在设立分层问题情境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要使用合理恰当的鼓励性语言,不要对学生进行打击,尤其不要说为某个学生专门提出简单的问题,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催促,要用鼓励的眼神和温和的语气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应使用类似“让我们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吧”或“别灰心,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回答出来”等语句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情感得到认可,进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提升数学水平.
  四、结 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将问题情境的构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构建合理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加其在生活中对数学的运用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上的情境实验活动,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切实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颖瑄.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2]曾早红.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16):44-45.
其他文献
由于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在缺乏必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时,公司管理层将有可能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行动,而不是从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从而可能侵害投资者的权益。为此,进行有效的
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各级政府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实现科学执政和建立一个效能政府的必然要求。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在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着行政不规范、部门职能交叉
【正】很多人知道黄果树瀑布,却不知道这天下名瀑位于贵州的安顺。所以当有人说,走,去贵阳看黄果树,安顺人只能哭笑不得。安顺是一个有胜境却没有盛名的地方。所谓安顺胜境,
【正】苗王们全都充满或者神奇或者光怪陆离的故事。苗王城里的苗王旗,据说能招来苗族先辈的魂魄。在贵州的榕江县,保留着我国乃至世界唯一的苗王庙,该庙有"苗族天下独一庙"
在299±2 K温度下,以甲醇为参照物,采用相对速率方法得到了几种醇与0H自由基在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常数,这些速率常数分别为(单位为:105m3@md-1@s-1):乙醇k1=17.6,正丙醇k2=
通过电位滴定法及恒定容量模式(CCM)研究了2种土壤胡敏酸的解离特性及其与Cu2+的络合特征,结果证明在pH3-7范围内胡敏酸表现为2种一元酸组成的混合酸,实验数据适用于静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