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数控机床应用的不断发展,用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数控机床教学内容上也不断调整,高级工的数控手工编程由普通的G代码程序开始向高级宏程序扩展。本文详细讲述了矩形平面和椭圆实例零件的工艺分析和程序设计,使学生对宏程序有更深刻的了解并掌握矩形平面加工宏程序和椭圆宏程序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编程;矩形平面加工宏程序;椭圆宏程序
引言
本文目的是学习宏程序编程基础知识,并运用宏程序对矩形平面加工宏程序和椭圆曲线进行编程和加工。针对矩形平面与椭圆曲线宏程序的特点、工艺分析环节,提出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对矩形平面、椭圆曲线方程及参数、切削用量的选择也进行详细论述。
1零件图分析
图1零件是在2×72 底座上加工出长轴70mm短轴50mm椭圆凸型,在椭圆凸型上再加工出一个长轴40mm短轴30mm的椭圆槽组成,加工难点是必须运用宏程序进行椭圆曲线的程序编制。
2 工艺分析
2.1结构分析
由于该零件有一个椭圆凸台和一个椭圆槽,所以零件的形状结构、加工精度和形位精度必须予以保证。因此在加工时应重点考虑加工尺寸精度、宏程序编制、切削用量等问题。
2.2 椭圆曲线方程
2.3加工工艺分析
首先加工底座背面至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接下来,零件背面朝下二次装夹,铣削上平面至厚度尺寸20mm,加工出长轴70mm短轴50mm椭圆凸型至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在椭圆凸型上再加工出一个长轴40mm短轴30mm的椭圆槽至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去除多余材料,锐边倒钝加工完毕。
3加工工艺规程安排
4 程序编制
4.1平面铣削宏程序
5 总结
合理而广泛地应用宏程序,对数控机床操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它有计算机编程软件不可比拟的优势。
5.1缩减程序长度
可以大大地减少数控程序的长度,降低程序所占内存量。
5.2优化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的优化主要就是程序的优化,是一个反复调整、尝试的过程,这就要操作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调整程序中的各项加工参数,只要其中任何一项发生改变再智能的软件也要根据变化后的加工参数重新计算刀具轨迹,过程耗时费力繁琐,宏程序在这方面就有强大的优越性,操作者无需触动程序本身,只需对各加工参数所对应的自变量赋值做出个别调整就可以将程序调整到最优化的状态,这就体现了宏程序的一个突出的优点。
5.3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复杂加工编程问题
机械零件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即使采用CAD/CAM软件也不一定能轻松的解决,如变螺距螺纹的加工和钻深可变深孔钻加工等,在这程序调整方面宏程序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宏海.数控加工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2]李业农?.数控机床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
[3] 数控加工技师手册编委会.《数控加工技师手册》,2006.1
[4] 田春霞.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5] 陆曲波,王世辉.数控加工编制与操作.华南理工出版社,2006.8
[6] 陈海舟.数控铣削加工宏程序及应用实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7] 王洪.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
作者简介:
姓名:王力强,(1972.2.12—),男,职称:实验师,学位:本科,从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作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关键词: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编程;矩形平面加工宏程序;椭圆宏程序
引言
本文目的是学习宏程序编程基础知识,并运用宏程序对矩形平面加工宏程序和椭圆曲线进行编程和加工。针对矩形平面与椭圆曲线宏程序的特点、工艺分析环节,提出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对矩形平面、椭圆曲线方程及参数、切削用量的选择也进行详细论述。
1零件图分析
图1零件是在2×72 底座上加工出长轴70mm短轴50mm椭圆凸型,在椭圆凸型上再加工出一个长轴40mm短轴30mm的椭圆槽组成,加工难点是必须运用宏程序进行椭圆曲线的程序编制。
2 工艺分析
2.1结构分析
由于该零件有一个椭圆凸台和一个椭圆槽,所以零件的形状结构、加工精度和形位精度必须予以保证。因此在加工时应重点考虑加工尺寸精度、宏程序编制、切削用量等问题。
2.2 椭圆曲线方程
2.3加工工艺分析
首先加工底座背面至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接下来,零件背面朝下二次装夹,铣削上平面至厚度尺寸20mm,加工出长轴70mm短轴50mm椭圆凸型至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在椭圆凸型上再加工出一个长轴40mm短轴30mm的椭圆槽至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去除多余材料,锐边倒钝加工完毕。
3加工工艺规程安排
4 程序编制
4.1平面铣削宏程序
5 总结
合理而广泛地应用宏程序,对数控机床操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它有计算机编程软件不可比拟的优势。
5.1缩减程序长度
可以大大地减少数控程序的长度,降低程序所占内存量。
5.2优化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的优化主要就是程序的优化,是一个反复调整、尝试的过程,这就要操作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调整程序中的各项加工参数,只要其中任何一项发生改变再智能的软件也要根据变化后的加工参数重新计算刀具轨迹,过程耗时费力繁琐,宏程序在这方面就有强大的优越性,操作者无需触动程序本身,只需对各加工参数所对应的自变量赋值做出个别调整就可以将程序调整到最优化的状态,这就体现了宏程序的一个突出的优点。
5.3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复杂加工编程问题
机械零件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即使采用CAD/CAM软件也不一定能轻松的解决,如变螺距螺纹的加工和钻深可变深孔钻加工等,在这程序调整方面宏程序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宏海.数控加工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2]李业农?.数控机床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
[3] 数控加工技师手册编委会.《数控加工技师手册》,2006.1
[4] 田春霞.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5] 陆曲波,王世辉.数控加工编制与操作.华南理工出版社,2006.8
[6] 陈海舟.数控铣削加工宏程序及应用实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7] 王洪.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
作者简介:
姓名:王力强,(1972.2.12—),男,职称:实验师,学位:本科,从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作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