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自信心又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在实践中积累了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幼儿才能对自己有所认识,从而信任自己的能力,产生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心理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前提,也是幼儿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的基础。有了对自己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幼儿才能对自我产生认同,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接受自己的地位与现状,建立初步的自尊与自爱。这样,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影响时,幼儿就能够依靠对自己的适当评价,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为了帮助幼儿对自己进行正确、积极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幼儿进行适当地鼓励和赞扬
从心理的成熟程度和发育状况来看,幼儿心理处于初始发育期,其心理状况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发育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并且,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喜欢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因此老师的任何行为和语言都有可能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老师要真正做到爱护、尊重每个幼儿,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在对幼儿评价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适当地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赞扬,尽可能多地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使其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使幼儿开始重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与形象。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过度地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赞扬则容易使幼儿对真正值得赞扬的事物产生错觉,并且有可能产生对老师信任度下降的负面影响。当幼儿取得进步时,老师应尽可能使赞扬具体化、明确化,避免抽象化、笼统化。例如,对幼儿说:“我看到你已经学会分数的加减了”,“你的那首诗确实写得不错”,就要比笼统地说“好极了”的效果好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励幼儿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应将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例如,让4岁的幼儿自己穿裤子,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应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行动指引下,他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经长大了,随着这种感觉的持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强。
二、过度溺爱而缺乏必要的学习锻炼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便舍不得让孩子做任何事,而恰恰这种过度的照顾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了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我们小(2)班的吴腾辉小朋友,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家长来做,就连吃早餐也要家长喂才肯吃,其中的原因就是她的家长一味的迁就,最终也让她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对于出现的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的心态。所以说,过度的溺爱而缺乏必要的学习锻炼是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又一因素。同时,我们老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日常活动中,对于那些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都会出手帮她把问题解决掉,而这往往也让孩子失去一定的自信心,因为它剥夺了孩子尝试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为此,我们要适当的减少对幼儿的溺爱,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有能力去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
三、要正确评价幼儿的成果
首先,幼儿对问题认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我们成人必须注意对幼儿的正确评价,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瑕疵点,并且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取得进一步的改进。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对于那些发展较慢的幼儿,老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进一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本领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平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做的真好”,让幼儿能够经常性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评价幼儿的成果,因为过渡的评价会让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对于幼儿成果的评价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自信心的树立。
四、要学会赏识,鼓励幼儿
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审视自己的视线从学习方面扩展开,这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尤为重要。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给孩子一个自我骄傲的理由,这在自信心的培养中意义重大。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特别的天赋,就教给他如何爱人,如何与人合作。 现实中,我们成人的言行对于幼儿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尽管那些言行上,行动上的赏识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幼儿来说恰恰是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肯定,幼儿也因此在这样的赏识下树立更加大的自信心。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开展符合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活动,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使他们从中树立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例举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五、加强家园联系
家园联系是家与园之间进行教育交流的一个关键点,它能够把家?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幼儿在家与在园之间的不同情况特点,它对于幼儿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更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家园联系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例如我们小(2)班的郑梦怡小朋友,她平时表现内向,说话小声,对于活动也不怎么积极,我们就这一问题向其家长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最终决定让她参与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分发物品,检查整理玩具等。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其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于提高她的自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的在家情况,以便更好地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总而言之,加强家园联系,尽量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够进一步的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标上。只有坚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就会對精神产生压抑,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也会变得麻木起来。在孩子努力拼搏,尽力向成功的顶峰攀援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吧!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前提,也是幼儿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的基础。有了对自己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幼儿才能对自我产生认同,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接受自己的地位与现状,建立初步的自尊与自爱。这样,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影响时,幼儿就能够依靠对自己的适当评价,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为了帮助幼儿对自己进行正确、积极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幼儿进行适当地鼓励和赞扬
从心理的成熟程度和发育状况来看,幼儿心理处于初始发育期,其心理状况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发育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并且,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喜欢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因此老师的任何行为和语言都有可能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老师要真正做到爱护、尊重每个幼儿,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在对幼儿评价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适当地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赞扬,尽可能多地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使其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使幼儿开始重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与形象。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过度地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赞扬则容易使幼儿对真正值得赞扬的事物产生错觉,并且有可能产生对老师信任度下降的负面影响。当幼儿取得进步时,老师应尽可能使赞扬具体化、明确化,避免抽象化、笼统化。例如,对幼儿说:“我看到你已经学会分数的加减了”,“你的那首诗确实写得不错”,就要比笼统地说“好极了”的效果好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励幼儿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应将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例如,让4岁的幼儿自己穿裤子,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应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行动指引下,他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经长大了,随着这种感觉的持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强。
二、过度溺爱而缺乏必要的学习锻炼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便舍不得让孩子做任何事,而恰恰这种过度的照顾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了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我们小(2)班的吴腾辉小朋友,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家长来做,就连吃早餐也要家长喂才肯吃,其中的原因就是她的家长一味的迁就,最终也让她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对于出现的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的心态。所以说,过度的溺爱而缺乏必要的学习锻炼是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又一因素。同时,我们老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日常活动中,对于那些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都会出手帮她把问题解决掉,而这往往也让孩子失去一定的自信心,因为它剥夺了孩子尝试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为此,我们要适当的减少对幼儿的溺爱,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有能力去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
三、要正确评价幼儿的成果
首先,幼儿对问题认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我们成人必须注意对幼儿的正确评价,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瑕疵点,并且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取得进一步的改进。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对于那些发展较慢的幼儿,老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进一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本领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平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做的真好”,让幼儿能够经常性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评价幼儿的成果,因为过渡的评价会让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对于幼儿成果的评价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自信心的树立。
四、要学会赏识,鼓励幼儿
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审视自己的视线从学习方面扩展开,这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尤为重要。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给孩子一个自我骄傲的理由,这在自信心的培养中意义重大。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特别的天赋,就教给他如何爱人,如何与人合作。 现实中,我们成人的言行对于幼儿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尽管那些言行上,行动上的赏识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幼儿来说恰恰是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肯定,幼儿也因此在这样的赏识下树立更加大的自信心。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开展符合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活动,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使他们从中树立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例举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五、加强家园联系
家园联系是家与园之间进行教育交流的一个关键点,它能够把家?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幼儿在家与在园之间的不同情况特点,它对于幼儿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更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家园联系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例如我们小(2)班的郑梦怡小朋友,她平时表现内向,说话小声,对于活动也不怎么积极,我们就这一问题向其家长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最终决定让她参与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分发物品,检查整理玩具等。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其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于提高她的自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的在家情况,以便更好地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总而言之,加强家园联系,尽量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够进一步的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标上。只有坚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就会對精神产生压抑,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也会变得麻木起来。在孩子努力拼搏,尽力向成功的顶峰攀援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