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初中生体育学习的现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寻找体育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促进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体育兴趣;初中学生;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的体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通过体育活动与教学,也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磨炼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意志。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全面认识体育在当代社会的功能与价值。
  从目前来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单一、程式化,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机械化,因此中学生大都对这种枯燥的体育课兴趣不大,甚至体育课就成了“放羊课”。这样的结果与设置这项课程的初衷是严重不符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和人文素养提升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变以前过于强调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生物学指标,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体育教师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体育课少一些强制性,多一些自主性,使学生更积极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更主动地参加锻炼。
  二、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兴趣
  1.利用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由于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教育性、量力性等特征,最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2]。如可以将《耐久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获得三分钟耐力体验”为主题的游戏,让学生经过积极思维,获得以下几种实施方案:跳绳比多;定时投球;短跑接力;点球大战等。这样就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为自主游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完成了预定目标。
  利用适合的时间和机会,开展各类体育比赛(竞赛),组织集体对抗比赛或者个人竞技,如:排球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花样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等。有意识地进行比赛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提高练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成功、敢于正视失败,并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耐挫能力。
  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如“健美操兴趣小组”、“太极拳兴趣小组”等,由学校体育工作小组派专人、定期进行训练,并在训练结束后让同学们参加表演,扩大宣传力和影响力。在举行教师各项体育比赛时,让学生组建啦啦队,从而在愉快、紧张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体育热情。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自主地结成练习伙伴、小集团等,这样的教育允许学生在基本教学内容内选择学习进度,允许学生在基本学习内容外选择个性化活动项目。如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一般来讲,男生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竞争性强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喜欢跳绳、沙包、羽毛球等趣味性强的项目。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采取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主动沉浸在学习中,必将激发强大的学习内需力,学习兴趣必然高涨,也会产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精神态度和行为,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克服现实困难,提高学生兴趣。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场地和器材的不足;教学班级和班级人数的增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忽视等。这些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容易使体育教学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上学生忙于文化科目的学习,自然对体育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漠视,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及时克服现有困难,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就地取材,确保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对体育课的影响,从整体上进行统筹把握,选择适合的运动内容和运动项目,确保学生得到必要的锻练和提高,并努力拓展可行的其他体育项目。
  三、注重理念引导,树立“终身体育”信念
  “终身体育”是一种在没有别人督促、强迫的情况下,人们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体育锻炼,是人自发性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初中生正处于受教育的黄金阶段,正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中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对保持积极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体育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体育”会对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指明方向。
  现在的很多初中生都喜欢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于玩电脑游戏、看电视上,对体育运动不是非常热衷。他们锻炼身体的时间也很少,因此出现近视、肥胖、运动能力下降、健康状况不良等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不断的教育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为他们的长久发展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结语
  学校的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教育者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关注体育课课堂安全和学生生命安全的渗透和教育;(2)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和研究;(3)关注对特殊学生(如残疾学生、疾病学生等)的特殊评价和考查。
  
  【参考文献】
  [1]于可红,母顺碧.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测试研究综述.中国体育科技.2001,VoL37,(11).
  [2]赵岩.课堂运用体育游戏的技巧.体育教学.2009,(05).
  [3]郑素娟.解读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体育博览.2010,(19):43.
其他文献
当前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业也正在飞速发展。一方面物流人才市场也呈现出对物流专业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紧缺现状;另一方面出现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只有自己选择的就业方向适应社会与企业的发展方向,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究其原因有社会对不同层级物流人才的关注度不够;有各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存在意识淡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