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审美含义,不仅仅是文字表达的美,更有教学过程中蕴涵的美。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教导学生识句断字,更不能是空泛的思想教育,而应当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学习心态,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正确学习心态的培养
心态决定了一个人学习时表现的好坏,然而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对学生心态培养的漠视。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展现给教师和学生的似乎只是一篇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只要掌握课文中的“事实、观点、问题、解决方式”就可以了。尽管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同样的课文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也产生了不同的影響,但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问题的产生不能苛责教师,而是我们的教学体制一直忽略了对小学生的心态教育。犹太人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母亲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有人说这个仪式的含义是:书本是甜的,知识也是甜的。但是联系一下犹太人的另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相信大家或许会有其他想法。这个传统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假如放在床尾就是对书的不敬。犹太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民族,他们的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重视对孩子心态的培养,重视一种虔诚心态的培养,不然他们为什么要孩子吻的第一本书籍是圣经,而不是其他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书籍?圣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吻圣经还体现了犹太人希望孩子对书籍的心态要像信教者对宗教那样具有虔诚的心态。
2.功利主义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侵蚀,造成教育理念错位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说要读好书,将来考入名牌大学,能赚大钱之类的话;同时,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会经常对小学生说些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穷困潦倒,无所作为之类的话语。久而久之,学习的功利主义观念就深入了小学生的内心。试问,以这种功利心态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怎么可能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走得完美?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不过又是一代缺乏信仰的人。在教育理念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国教育依然具有很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多注重对小学生的语文成绩的片面提高。在教师们看来,若有几个他教导的学生未来考上了名牌大学,这将是莫大的荣光。这种片面追求语文成绩,忽略小学生其他诸如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信念教育的教育理念,怎能使这些孩子符合今后社会的需要?更遑论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了。
二、对策研究
1.全方位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正确心态
小学语文教学是集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学科。要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正确心态,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这门科学。正确认识了语文这门学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才不会出现排斥现象。这样才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心态培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美,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其次,对心态的培养重在引导。平时教导小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不要空泛地谈论课文体现的思想高境界,空泛地谈论思想高境界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感,学生产生了反感还怎么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心态呢?再次,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美国,教师教小学生学习《灰姑娘》这篇课文时,就是用一种询问式的、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不仅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境界,还培养出了学生对事物的心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对知识虔诚,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有个虔诚的心态,促使小学生能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仰概念。这种信仰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方面。许多学生在谈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时候,总是带有许多特殊的意味,不屑有之,轻蔑有之,认为过时了,认为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更是有许多。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树立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的严肃性非常有必要,最好能够让学生对其有一种敬畏态度,一种虔诚态度,就像犹太人的孩子对待圣经的态度一般。
2.教师要摆正育人之道,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和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样,就是培养德性。育人之道在于培养学生的德行,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成绩,以成绩来论学生的好坏。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成德、益智、立美、育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摆正育人之道,对学生正确的心态养成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教师如何摆正育人之道呢?首先,就是要切合实际,转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其次,育人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对知识的正确心态上,引导学生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敬畏与虔诚。最后,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正确心态,学生内心有了对知识的虔诚敬畏感,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从而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全面发展。
(责编 刘宇帆)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正确学习心态的培养
心态决定了一个人学习时表现的好坏,然而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对学生心态培养的漠视。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展现给教师和学生的似乎只是一篇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只要掌握课文中的“事实、观点、问题、解决方式”就可以了。尽管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同样的课文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也产生了不同的影響,但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问题的产生不能苛责教师,而是我们的教学体制一直忽略了对小学生的心态教育。犹太人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母亲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有人说这个仪式的含义是:书本是甜的,知识也是甜的。但是联系一下犹太人的另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相信大家或许会有其他想法。这个传统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假如放在床尾就是对书的不敬。犹太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民族,他们的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重视对孩子心态的培养,重视一种虔诚心态的培养,不然他们为什么要孩子吻的第一本书籍是圣经,而不是其他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书籍?圣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吻圣经还体现了犹太人希望孩子对书籍的心态要像信教者对宗教那样具有虔诚的心态。
2.功利主义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侵蚀,造成教育理念错位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说要读好书,将来考入名牌大学,能赚大钱之类的话;同时,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会经常对小学生说些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穷困潦倒,无所作为之类的话语。久而久之,学习的功利主义观念就深入了小学生的内心。试问,以这种功利心态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怎么可能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走得完美?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不过又是一代缺乏信仰的人。在教育理念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国教育依然具有很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多注重对小学生的语文成绩的片面提高。在教师们看来,若有几个他教导的学生未来考上了名牌大学,这将是莫大的荣光。这种片面追求语文成绩,忽略小学生其他诸如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信念教育的教育理念,怎能使这些孩子符合今后社会的需要?更遑论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了。
二、对策研究
1.全方位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正确心态
小学语文教学是集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学科。要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正确心态,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这门科学。正确认识了语文这门学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才不会出现排斥现象。这样才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心态培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美,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其次,对心态的培养重在引导。平时教导小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不要空泛地谈论课文体现的思想高境界,空泛地谈论思想高境界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感,学生产生了反感还怎么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心态呢?再次,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美国,教师教小学生学习《灰姑娘》这篇课文时,就是用一种询问式的、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不仅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境界,还培养出了学生对事物的心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对知识虔诚,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有个虔诚的心态,促使小学生能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仰概念。这种信仰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方面。许多学生在谈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时候,总是带有许多特殊的意味,不屑有之,轻蔑有之,认为过时了,认为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更是有许多。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树立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的严肃性非常有必要,最好能够让学生对其有一种敬畏态度,一种虔诚态度,就像犹太人的孩子对待圣经的态度一般。
2.教师要摆正育人之道,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和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样,就是培养德性。育人之道在于培养学生的德行,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成绩,以成绩来论学生的好坏。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成德、益智、立美、育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摆正育人之道,对学生正确的心态养成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教师如何摆正育人之道呢?首先,就是要切合实际,转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其次,育人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对知识的正确心态上,引导学生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敬畏与虔诚。最后,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正确心态,学生内心有了对知识的虔诚敬畏感,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从而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全面发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