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筑系:四分之一世纪的记忆

来源 :建筑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1982年考入清华建筑系.上建筑系源于我对绘画的热爱。从高二填报志愿想上清华,建筑系留在我心里的记忆已有25年之多,这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光在我42年的生命里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可能还是年龄尚轻.阅历尚浅.在我欣喜地接受《建筑创作》杂志的邀请拟文后的数周里,回忆总在忙碌中停顿.断断续续的竞未能成文。但是清华的读书时光.建二二的集体生活……还是让我时隐时现地又回到了美丽而亲切的清华园。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中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
国际航空公司总部办公楼,一个很好的机会.拿到项目已经有一年的时间,项目也马上就要完成施工图进入施工阶段.与这个工程已经相伴走过一年时间,其中的点点滴滴都让人难以忘却.
除了获客的互联网化,工银信用卡不断尝试产品的互联网化,着力拓展支付融资新市场。  随着金融科技产业席卷全球,作为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旗舰,中国工商银行审时度势,坚持“我们先做到”的信念,全面拥抱“互联网 ”。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以晋级“全球最大信用卡发卡银行”、收获“年度最具互联网基因信用卡银行”等大奖圆满收官,踏上了信用卡业务全面互联网化转型发展之路。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已是
衡量中国改革开放的质量,除了看国家层面改革开放的战略规划、部署、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效,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  40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无疑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中国人来说,每个人的命运几乎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中国面临着什么?未来又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历史节点上,这些是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三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