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速化发展
  
  未来20多年,中国城市人口和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人左右。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届时,中国将形成9大城市带、33个大城市群、1000个左右城市。
  
  二、集约式发展
  
  中国未来不可能再进行粗放式的发展,必须靠集约式发展。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城区面积增加了五倍。在未来的25年里,中国的人口还要将近翻一番,但是城区面积不可能再翻一番了。同时,在其他能源上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消耗了。
  
  三、差异化发展
  
  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从区域上来说将是空间差异上的发展。东部沿海以面为主,由群带面,以群连带。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线为主,以群连带,以带带面。西部地区是集中发展,或者是点状发展,以点为主,以群连线。
  
  四、梯度化发展
  
  东部已经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化迈进了,但是中部地区城市正在经历着巨大工业化的加速期,比如说安徽的安庆、芜湖,湖南的长沙,河南的郑州,山东的济南等等。未来五年内,工业化进程将会逐步向北、向西、向西北、向西南推进。工业化的推进必将带来城市的快速发展。
  
  五、层级化发展
  
  城市产业决定城市功能,城市产业的层级分化必将带来城市功能的层级分化。东部沿海的一些中心城市将更多地发展服务业,放弃加工制造业,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未来一二十年,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也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层级化。
  
  六、个性化发展
  
  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外,很多城市的产业和功能都将向专业化城市发展,尤其是中小城市。一个城市可能就是一个产业,或者几个大的产业就是这个城市的基本功能。产业的专业化必将带来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七、网络化发展
  
  就全国而言,由城市、城镇、居民点,组成城市群,由城市群联成带,由带联成城市网络的不平衡结构。就城市群而言,中国城市和区域的交通系统网络化会迅速形成,这一点对于城市一体化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八、全球化发展
  
  中国将形成与全球城市体系相融合的、开放的城市体系,世界顶级城市1个,世界城市3~5个,国际化城市15个左右,国家级城市30~50个,以及一大批区域和地区性城市。
  
  九、非均衡发展
  
  无论是城市内部还是区域之间都仍将非均衡发展。东部九大城市群将联成一个世界级的沿海城市带,使整个东部地区基本上完全城市化,并且再吸纳中西部2亿~4亿人口。中部密集的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居民点聚集,形成20个左右城市群和若干小城市群,同时由群连成几个重要的城市带。西部地区收缩战线,实行生态移民和贫困移民,将部分居民点和小城镇撤并,集中发展一些重点城市和城市群,将部分人口向东部、中部转移,重点城市和城市群通过交通线联系起来发展。
  
  十、跨越式发展
  
  中国有一些城市在未来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像深圳、东莞,这些城市曾经出现过跨越式发展,将来还会出现,全球和中国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其他文献
媒体为企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是有目共睹的。锻造一个品牌要投入很长的时间,还要付出很大的物力、财力,但如果有了成功的媒体宣传策略。这一过程无疑会被缩短,媒体和企
广州美博会的帷幕刚刚落下,西安、武汉两地的美博会已经紧锣密鼓地敲响。虽然地方美博会的规模和阵容较之前两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缩水,但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依然呈现出一种新景
刷牙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其实很多人都并没有掌握到正确的刷牙方法。比如说随着气温下降,很多人都开始用热水刷牙,可是这样到底好不好呢?
31年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一往无前地引领着中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的征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也因之焕然一新。    “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执政党形象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从革命黨向执政党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