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政治课堂活起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不是教师的”‘圣经’,而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要让自己的教学理念活起来
  
  作为教师。特别是从事教育多年的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一种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这些要注意把握好以下方面:一是注重将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路。例如,在讲“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内容时,可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设计教学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二是适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政治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
  
  二、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即让他们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通过自学了解自己能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把不能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其次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听讲,积极进行思考、记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疑问。再次课后让学生温习并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形成知识体系,真正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要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去学习。所以,上课时,教师一定要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用高昂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他们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去思考、去理解、去记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我常用以下方法激趣:
  1.运用语言激趣。语言激趣就是指教师运用简洁、生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情感语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被教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其自尊、自信。如: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一味地说“很好”或“很不错”,而应该说诸如“谢谢,你的回答很有深度”、“这位同学的理论总结非常好”、“你真有才”等。提倡积极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背景下,还应使情感教育评价多元化,如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联系生活激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课只有引入生活之活水,才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一般而言,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较为熟悉,但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如政府则较为陌生。政治教学中,教师如能适当讲一些乡土史事,可增加学生对家乡的亲切感、对政府的亲和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如在“政府职能”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从自己所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搜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不需要找政府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政府有哪些部门,寻求政府部门求助有哪些途径,评议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以达到在生活中提高学生政治素养的目的,培养学生监督政府的意识。
  3.创设情境激趣。创设情境激趣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如好奇、爱表现等),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可靠的实例、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如在“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观看近年来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灾情、险情现场的影片,或创设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春节与老百姓在一起的情境,让学生感悟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除了接受知识、开启智慧、提高能力外,还能受到高尚人格的熏陶。
  
  四、要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慢慢学会自主学习。一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活的阅读方法。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只有当学生理解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与阅读并乐于阅读。在阅读时,要让学生养成眼、口、脑、手并用的好习惯。二是要指导学生形成记笔记的习惯。三是要引导学生尽力凭借自身努力(尝试、探索、调查、合作等)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就要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做到这一点,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赋予知识以生命,让教学理念活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另一种观点认为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对此问题提出疑问:“老师,到底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衡量一场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关键是要看革命的任务和目的及预定目标是否完成或实现
针对我校毕业班学生英语素质与技能及应用学习策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听力、阅读、口语、翻译及学习障碍和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提出新的教学方
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利用课前演讲。地理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天文、气象、水文、地质、风土民情无所不包。中学生正处在求知的旺盛阶段,对这些知识非常渴求。据此,我组织学生在课下搜集地理趣闻,在课前由学生演讲,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共聚,将聚合液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备吸水纤维。分析了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测试了纤维的吸水性能。
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能否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