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英语语法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言,所以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就显得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小组式学习的实验,旨在探讨小组式教学方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小组式学习 英语语法 形态 优越性
英语语法就是英语这门语言的使用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及各种时态、语态等。它主要是把所学的单词和词组串起来,从而达到沟通的效果。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常有痛苦不堪、混乱无比的感觉,觉得头绪很多,越理越乱。而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中,重讲解,轻联系;重分析,轻使用;重规则,轻实例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得老师觉得语法的课堂漫长无比,学生觉得枯燥无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学语法呢,有人提出:英语就是多掌握单词,单词越多,英语越好。事实是否如此呢?
语法是语言的骨骼,语法教学对中学生学英语,尤其是我们目前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必不可少的。语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系统。①而空有词汇,没有把词汇连接起来的结构,就相当于只有砖头,没有水泥的大厦,堆得越高,因为组织松散,也就越容易倒塌。既然语法学习如此重要,那么该用什么样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呢?
常听老师这么感慨:“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为什么学生还是做错?”其实学生语法错误的根源,不在于老师讲得不够,而恰恰在于练习得太少。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原则,精讲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改进语法教学的关键,然而教师需要用有效的课堂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经过反复探索和研究,我们英语组决定采用小组式的学习方法进行语法教学。
一、小组式学习的实验
2007年的9月,我开始接手0529,0530两个商务英语专业平行班的语法教学。开始时我用公共英语二级考试卷进行了一次摸底测验,0529班的学生平均分是76.5分,0530班为75分,0529班的最高分92分,最低分33分,优分率20%,0530班的最高分91分,最低分32分,优分率19%,水平比较接近。随机决定在0529班用小组式教学方法,在0530班采用传统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到学期末,0529班的最高分是89分,最低分是58分,优分率达41%,0530班的最高分是93分,最低分是49分,优分率为36.5%。虽然最高分在0530班,但是0529班的优分率比0530班高4.5个百分点。在半个学期的实践中,在固定范围内,小组式教学法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使用小组学习方法前:
二、小组式学习的形态
那么什么是小组式教学方法?为什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呢?
小组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热闹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讨论的学习方法。小组式的学习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态:
(1)讨论型
首先,教师帮学生确定一个学习范围,然后各自进行一段时间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期间,学生依据确定的范围,找出一些自己不明白、或是自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与其他人交换、解答。大家可以针对同一道题,各抒己见,讨论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教授动词时态时,教师先把动词常用的16种时态讲解演练一遍,然后把相应的题目发放到全班八个小组,请大家根据所学的理论来完成题目,注意练习要和理论相匹配。得出结论后,请每组派代表上来讲解,如有错误,老师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动词时态,先有了理论基础,然后通过互相讨论,交换意见,有了自己的主观认识,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解,使主观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从而达到了掌握动词时态的目的。
(2)发问型
大多数学生对知识都有一种很强的探索能力,但如果老师一味“一言堂”,这种探索能力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而形成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场面。反之,如果学生在一起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互相提问请教,以此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探索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态度、高昂的兴致。比如在讲授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规则时,老师把五条规则变化和十条不规则变化讲授给学生之后,要求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根据这些变化,找出自己熟悉的例子,然后向别组同学发问,如果别组同学答不上来,就算本组赢得课堂分。这样的竞赛气氛、这样的发问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你追我赶,既要难倒别人,又不能被别人问倒。这样的学习形式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单数变复数的变化规则外,更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3)授课型
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应是学生的发言堂。对于一些比较浅显的理论,不妨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请学生来当“老师”,采用听课的方式来学习,学生采用这种方式会有很大的新鲜感,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数词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数词的作用和例子,然后请每组推举一位“老师”上来进行讲解,老师作为“学生”可以就讲解不清晰的地方进行发问。在角色转换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兴趣十足地学完该章的内容。
三、小组式学习的优越性
小组式学习方法的实验性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同时,学生也在学期末的考试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这种学习方法的优越性或者说特点在什么地方呢?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式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学生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满足一定成就感的机会。比如上文提到的“授课型”中,让学生充当老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成就感和听课的兴趣,而兴趣性带动了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大为良好。
第二,交际性。英语教学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语法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虽然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重视交际应用仍是任课老师的首要任务。分组交谈和练习提供了学生交际的平台。比如上文提到的“讨论型”,学生在讨论中,提高了自己的阐述能力,培养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反复谈论、提问、否定、总结的过程中,增强了和他人的交流能力,不是一个人在语法学习上“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在“集思广益”。
第三,巩固性。知识需要有一定的迁移,语法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要掌握新的内容,就要掌握先前的学习,通过充分操练,适当归纳,强化学生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解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先用“发问型”让学生互相提问关于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使得学生达到“温故”的目的,然后适时引入副词章节的内容,达到“知新”的效果。
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领域,希望在老师的不懈思考和共同努力下,可以摆脱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享受语法课,使老师乐于教授语法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稳固和清晰的英语语法体系,为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释:
①常问月.高中英语.新疆伊犁英语(2)班.
参考文献:
[1]许明才.《学习方法》第二部分:成功学习之道.
[2]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何立人,黄玉培编著.高中英语应用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关键词: 小组式学习 英语语法 形态 优越性
英语语法就是英语这门语言的使用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及各种时态、语态等。它主要是把所学的单词和词组串起来,从而达到沟通的效果。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常有痛苦不堪、混乱无比的感觉,觉得头绪很多,越理越乱。而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中,重讲解,轻联系;重分析,轻使用;重规则,轻实例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得老师觉得语法的课堂漫长无比,学生觉得枯燥无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学语法呢,有人提出:英语就是多掌握单词,单词越多,英语越好。事实是否如此呢?
语法是语言的骨骼,语法教学对中学生学英语,尤其是我们目前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必不可少的。语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系统。①而空有词汇,没有把词汇连接起来的结构,就相当于只有砖头,没有水泥的大厦,堆得越高,因为组织松散,也就越容易倒塌。既然语法学习如此重要,那么该用什么样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呢?
常听老师这么感慨:“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为什么学生还是做错?”其实学生语法错误的根源,不在于老师讲得不够,而恰恰在于练习得太少。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原则,精讲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改进语法教学的关键,然而教师需要用有效的课堂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经过反复探索和研究,我们英语组决定采用小组式的学习方法进行语法教学。
一、小组式学习的实验
2007年的9月,我开始接手0529,0530两个商务英语专业平行班的语法教学。开始时我用公共英语二级考试卷进行了一次摸底测验,0529班的学生平均分是76.5分,0530班为75分,0529班的最高分92分,最低分33分,优分率20%,0530班的最高分91分,最低分32分,优分率19%,水平比较接近。随机决定在0529班用小组式教学方法,在0530班采用传统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到学期末,0529班的最高分是89分,最低分是58分,优分率达41%,0530班的最高分是93分,最低分是49分,优分率为36.5%。虽然最高分在0530班,但是0529班的优分率比0530班高4.5个百分点。在半个学期的实践中,在固定范围内,小组式教学法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使用小组学习方法前:

二、小组式学习的形态
那么什么是小组式教学方法?为什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呢?
小组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热闹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讨论的学习方法。小组式的学习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态:
(1)讨论型
首先,教师帮学生确定一个学习范围,然后各自进行一段时间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期间,学生依据确定的范围,找出一些自己不明白、或是自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与其他人交换、解答。大家可以针对同一道题,各抒己见,讨论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教授动词时态时,教师先把动词常用的16种时态讲解演练一遍,然后把相应的题目发放到全班八个小组,请大家根据所学的理论来完成题目,注意练习要和理论相匹配。得出结论后,请每组派代表上来讲解,如有错误,老师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动词时态,先有了理论基础,然后通过互相讨论,交换意见,有了自己的主观认识,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解,使主观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从而达到了掌握动词时态的目的。
(2)发问型
大多数学生对知识都有一种很强的探索能力,但如果老师一味“一言堂”,这种探索能力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而形成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场面。反之,如果学生在一起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互相提问请教,以此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探索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态度、高昂的兴致。比如在讲授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规则时,老师把五条规则变化和十条不规则变化讲授给学生之后,要求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根据这些变化,找出自己熟悉的例子,然后向别组同学发问,如果别组同学答不上来,就算本组赢得课堂分。这样的竞赛气氛、这样的发问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你追我赶,既要难倒别人,又不能被别人问倒。这样的学习形式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单数变复数的变化规则外,更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3)授课型
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应是学生的发言堂。对于一些比较浅显的理论,不妨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请学生来当“老师”,采用听课的方式来学习,学生采用这种方式会有很大的新鲜感,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数词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数词的作用和例子,然后请每组推举一位“老师”上来进行讲解,老师作为“学生”可以就讲解不清晰的地方进行发问。在角色转换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兴趣十足地学完该章的内容。
三、小组式学习的优越性
小组式学习方法的实验性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同时,学生也在学期末的考试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这种学习方法的优越性或者说特点在什么地方呢?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式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学生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满足一定成就感的机会。比如上文提到的“授课型”中,让学生充当老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成就感和听课的兴趣,而兴趣性带动了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大为良好。
第二,交际性。英语教学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语法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虽然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重视交际应用仍是任课老师的首要任务。分组交谈和练习提供了学生交际的平台。比如上文提到的“讨论型”,学生在讨论中,提高了自己的阐述能力,培养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反复谈论、提问、否定、总结的过程中,增强了和他人的交流能力,不是一个人在语法学习上“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在“集思广益”。
第三,巩固性。知识需要有一定的迁移,语法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要掌握新的内容,就要掌握先前的学习,通过充分操练,适当归纳,强化学生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解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先用“发问型”让学生互相提问关于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使得学生达到“温故”的目的,然后适时引入副词章节的内容,达到“知新”的效果。
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领域,希望在老师的不懈思考和共同努力下,可以摆脱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享受语法课,使老师乐于教授语法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稳固和清晰的英语语法体系,为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释:
①常问月.高中英语.新疆伊犁英语(2)班.
参考文献:
[1]许明才.《学习方法》第二部分:成功学习之道.
[2]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何立人,黄玉培编著.高中英语应用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