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学习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教学事业的全面革新,使得各个阶段的教育院校皆对改变教学方法重视起来,为完成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小学数学科目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课程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在短时间内不会面临升学的压力,因此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就会省略学生课堂参与环节,也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兴趣针对教学,将小学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讲舞台。“填鸭式”教学课堂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教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合理分析此阶段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多方面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趣味学习 小学数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17
   目前国内教学事业不断发展,进而在实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创造更多教学方法,用以提升小学阶段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此阶段学生的课程较为丰富,例如数学课程的设立便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思维结构,进而教师应熟练运用实践教学,以便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成效。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便是从此时开始广泛推广,探究出的诸多兴趣教学手段,可营造高效课堂活动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如今教学现状从中得出教学对策,便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一、创造课堂情境教学,增加趣味性
   都说兴趣便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人内心深处对于知识的渴望,而兴趣教学针对小学生而言实际效果显著,能从学习动机上直接影响其改变对知识的态度。教师应从此方面抓起,以巩固学生思维形象为主,集中其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感受数学结构的魅力。借鉴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引进到课堂中来贯穿学习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1]。趣味教学类似于一把烈火,可以点燃学生心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学生也可在教师指导下以激进的心提出合理数学问题。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答问题,体会自我探索得出正确结论的喜悦。
   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长度单位》这节课程时,可以首先创设课堂情境导入问题,让学生们自发想象各抒己见。本节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接触长度单位,打下对测量的基本认知,并在今后学习中可统一调度长度单位,用来学习与分析更有难度的知识。老师可以先提出谈话:“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测量任何东西都有尺子,那学生们知道在没有计量物件的古时候,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这种问题会激起多数学生的兴趣,之后便可借助提前设计的电子课件或教案介绍有关计量单位的知识,将身边熟悉的事物引进[2]。如:“同学们测量一下书桌是多长?”然后“再请一位同学来测量一下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多长?”随后让学生得出比较,想象在生活中哪些事物与铅笔长度相似,哪些事物又與书桌长度相似?而不同物件的测量单位又有所不同。进而,常见的生活物品、不同的测量单位,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发高涨,也更加愿意参与教师创设的课堂,在此教学方法引导下学生今后学习中会更加出色。
   二、结合游戏,以兴趣学习调动自主学习
   在以往教学历程中,许多教师也曾尝试将游戏与数学课堂结合,可有时会出现教学侧重点偏差,选课时不当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如今数学科任教师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将数学游戏做进一步升华。以教学为主、游戏为辅,意在辅助学生锻炼脑与手的配合,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以调动自主学习性,也能为数学教育扩展出更多空间与丰富教学经验。生动的游戏能使课堂教学效果翻倍,让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以灵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接受度也更加良好。低年级学生好玩是天性,而数学游戏更能使学生对知识更感兴趣,激发强烈好奇心、创造力[3]。老师也能在此氛围中与其共同提升、进步、重视、信任对方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拉近师生间距离感。
   例如教师在讲到《认识图形》时,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认识几何图形结构,分辨不同图形之间的特征,提前感受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可以设立本节课题:教会学生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结合游戏手动裁剪与拼接,从实践中认识、区分图形。老师要为学生提前准备好白纸,剪刀以及胶水等物品,在黑板上提前画出以上图形,做好基本教学。随后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然后在彩纸上剪出对应图形,以此类推将各种图形皆剪出来。随后为加深学生记忆力,老师可以抽取身边事物,让学生将对应图形画出颜色。再如:“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对折线,而后将线左面的正方形涂上颜色后对折印到右面,所得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像是在照镜子,也有点像长方形”,这便是认识图形的延伸知识点[4]。不仅可以开拓学生思维,也能让其发现数学的神奇性,进而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学生在享受数学游戏时,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与干预,学会明确自身的责任以及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免学生心生抗拒,得不偿失。
   三、结束语
   兴趣教学只是手段,意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也要借助新多媒体技术以及老师的教学经验,使文化的传递更加高效便捷。让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具象,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继而自发的投入其中生成自主性。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要学会更新多元化教学手段,尽力呈现数学思想课程的实际应用魅力,营造安静、轻松的教学氛围,督促其在吸收其他课程文化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数学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高英.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9):193.
   [2]况明.趣味性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魅力中国,2019,(40):223-224.
   [3]林喜艳.基于趣味学习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8,(12):267.
   [4]冯江涛.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7):6.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加速了我国工区园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但进行大面积的征占用林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如果不对征占用林地进行合理规划也无法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