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文本解读的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文本题材,高扬着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从构词的角度看,“红色”是修饰语,强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背景和特定的内容,“经典文学作品”是真正的主语,是表述的重点和本质,在教学之时应着重强调。《沁园春·雪》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毛泽东诗词,其地位颇高。下面笔者以该作品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紧抓背景,创新理解
  背景知识是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而言,这恰恰是其容易被政治化的因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所以,在解读《沁园春·雪》之时,仅研读文本,对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视而不见,亦或是过分强调,都是不可取的。
  1.多重身份,致敬诗人
  毛澤东有着多重身份:中国人民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等等。诗人只是他众多身份中的一个,我们不能、也不应因为他的政治身份而忽略其文学成就。相反,在《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应当首先是一位诗人,一位看到茫茫雪景后有感而发、借诗歌表达胸中豪情的诗人。因此,在解读这篇《沁园春·雪》之时,应以平常心对待,不必过多强调作者政治身份,亦不必刻意拔高,应让作品回归本真,用解读诗词的基本思维,从字词句入手,细读文本,感受、理解诗人激荡的豪情。
  2.以“时”入诗,创造经典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当时的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茫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这具有时代特色的写作背景是不可忽视的。此时的毛泽东不应只是诗人。身份的多重、经历的丰富,是其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成就了他作品的特色——“以‘时’入诗”,即善于将时代背景、个人政治经历和革命题材作为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将其融入诗词之中,表达属于他的大视野、大气魄和大抱负,让他的词作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以,毛泽东的多重身份不应割裂,他的经历与作品是紧密相连的。他的政治身份、政治经历、政治眼界,开拓了作品的视野,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让他成为一位有鲜明创作特色的诗人。
  二、字斟句酌,细“嚼”文本
  词学大师夏承焘称《沁园春·雪》“‘气魄雄健奇伟,辞句深切精妙’,出手便有‘排山倒海之势’”。该词上下两阙词风一致,尽显磅礴之势。所以,笔者带着对相关背景的理解,紧扣“大气”二字,对该作品进行解读。
  1.所描之景尽现大视野
  该词上阙描绘北国雪景,采用先总括、后具体的结构,并在最后融入想象的场景。在描绘的过程中,诗人选取的意象、所用的修饰语都是极具特色且富有内涵的。词的上阙所写的意象共六个,分别是“冰雪”“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红日白雪”,这六者皆为大意象。其中,“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皆从宏观角度入手,描绘祖国河山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气势雄壮,很是壮美,所构意境十分磅礴;而“冰雪”和“红日白雪”则是自然中的壮丽景象,冰封雪飘,雪景茫茫,待天晴,红日则与白雪交相辉映,一真实,一想象,展示的不仅是诗人的视野之广,更是眼界之广、胸怀之广。词中所用的修饰语,亦是值得考究的。在“千万里”“封”“飘”“望”“内外”“惟”“莽莽”“上下”“顿失滔滔”“舞银蛇”“驰蜡象”“妖娆”中,多数修饰语强调的是雪范围之广、雪之大,还穿插了形容雪之灵动、雪之美的修饰词,整体较有气势,能展现北国雪景的壮美之感。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时的诗人是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按正常的视力范围,此时的他是无法看到“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的具体情况的,何况,这中间不乏山脉的阻挡;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极言雪之大,大到让长城内外都只剩白茫茫的一片,大到连黄河上下游都可以在一时间停住滚滚向前的脚步。可见,二者均是诗人在原本的视野范围基础上的想象和夸张。站在陕北清涧塬上的诗人的视野无疑是广的,经过想象和夸张加工后的北国雪景,亦是诗人大眼界、大胸怀的体现。所以,无论是所选意象,还是所用修饰语,都尽显诗人的大视野、大眼界和大胸怀。
  2.所评之人尽显大气魄
  下阙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过渡,由写景转入抒情。随之而来的对五位历史人物的评说是十分吸人眼球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均成就非凡,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诗人在作品中对这五位人物进行评说,本身就极具大气魄。诗人在用词上可谓精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四人或开创或稳固大一统,武能马上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所以,诗人用“略”“稍”这两个表示程度较浅的词语,也用“惜”表示对他们的惋惜,惋惜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些许欠缺,当然,这其中更是包含了诗人的自我勉励;而评说“成吉思汗”时,却用了“只识”,即“只知道”,而“弯弓射大雕”代表的则是武力,甚至是蛮力,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尽了诗人对只会使用蛮力的近乎嘲讽的态度。惜中带勉,讽中含情,诗人借对伟大历史人物的评说,表达自己对文治武功的见解,强调文治的重要性,进而勉励自己,尽显大气魄。
  3.所抒之情尽展大抱负
  词的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文章的主旨句,亦是诗人情感抒发的巅峰。一个“俱”字,将前面所述人物的成败一笔带过,毕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成败亦或兴衰,一切终成过去;“今朝”则明指诗人所处时代,一个“还”字,便将叙述重点由对历史人物的评说转向诗人所处的时代,转向无产阶级,转向诗人自己。短短三句,道尽了诗人对自己、对无产阶级的坚定自信,展现了诗人“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及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伟大抱负。当然了,诗人的情感并非在这一刻才凸显,大抱负也并非在这一刻才展现,前面对雪景的描绘、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说,已然为最后情感的极致抒发、大抱负的极致表达奠定了基础。
  其实,无论是《沁园春·雪》,还是其他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解读之时应立足于其文学性,通过对字词句的具体分析,细品文章内容,体味作者情感;而“红色”是其特色,具有政治特色的背景知识,可以融入到作品的解读之中,将其作为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考依据,从而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让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更加“平易近人”,进而使学生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品析和鉴赏能力,做文化的传承者。
  (本文系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红色经典教学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1811)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其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找好切入点。切入点找得好,则课堂设计就巧妙,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强。对于一些叙述类文本,表现手法就是很好的切入点。下面以小说《变色龙》的阅读教学为例,谈一谈以表现手法为切入点,化繁为简、顺畅教学环节、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在閱读能力的方法。  一、《变色龙》中所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
期刊
神话故事,想象丰富而又神奇,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草地上散发出迷人的芳香。统编版教材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为神话单元,选编的都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篇章,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神话故事的教学重在教出神话的“神奇”,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筆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到了一些粗浅做法,本文就以《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教出神话的“神奇”。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而阅读策略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预测”阅读策略编排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形成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的意识,提升阅读能力。什么是阅读预测,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根据故事情节去推测发展内容,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不断修正,最终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那么如何一边阅读一边预测,顺着情节去推想呢?下面就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
期刊
在现代小说作家的行列中,作为“荷花淀派”领军人物的孙犁在创作上是独树一帜的,即使是写反映残酷战争的小说也富有诗情画意,小说《荷花淀》是能充分体现这一流派特点的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的景美,人美,折射出的情感更美。  一、绝美的风景惹人醉  《荷花淀》以白洋淀为大的背景,这里水面广阔无边,芦苇蓬蓬勃勃,风里带着荷花的浓郁香味,正是因了这个,小说中对景物的描绘就显得自然而然,如水墨画一般一幅幅渐次展现在
期刊
任务驱动型写作,对江苏地区的广大师生而言,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耳闻目睹已久,却也是新相识。面对任务驱动型写作,笔者所做的一切尝试,只是摸索。  一、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播行业走红。  如李子柒,通过网络直播将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加以诗意地展示,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她自己成为了“网红”。  但有更多的人,为了不费力气获得名利
期刊
多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类型到写作形式一直受到广大语文教师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考作文成与败往往成为很多学生高考成绩好坏的风向标,可见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形式呆板的命题作文到自由开放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学生的写作样式从单一僵化到天马行空,确实是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新的弊端也产生,文章不接地气的现象尤为突出。面对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宽
期刊
《卖油翁》是我国宋代著名散文家欧阳修的短篇佳作,文章不仅故事隽永耐人寻味,而且细节的描写也颇具匠心,值得称道,这些细节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而且引发我们的联想及思考,从而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多的启示。  莫道“微颔”不经意——久经沙场,熟谙世理。  擅长射箭的康肃公陈尧咨,当时没有第二个人能望其项背,“自矜”在所难免,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就不买他的账,这不,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就
期刊
语言是文本的外部形式,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抓手。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品读和感悟语言的过程。教师既可运用语言来切入课堂,也可依靠语言理解来打通文章,一步步进入文本深处,完成对文章丰富意旨的把握。带着语言走进并深入文本,就是用最本真的语文方式学语文,可以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是一种朴素又理想的阅读教学路径。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散文名篇。写作此文时的巴老已是文学技巧洗练,回归本真的写作状态——写作已不再是
期刊
进入高年级之后,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篇幅明显加长,内容信息也更加丰富。如果以短篇文本的方式,逐句逐段地展开教学,学生势必遭遇“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因此,教师就需要设定适切的抓手,以宏观视角,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形成提纲挈领的课堂教学结构,在高效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巧妙地落实到位。  统编版教材五下《祖父的园子》就是一篇典型的长课文,描写了作者萧红童年时期在祖父园子中无忧无
期刊
古人云:“题犹眼也。”文章的标题犹如眼睛,是理解文章主旨的窗户。但是,真正把这一要义体现好,还需要使用着眼文章标题的“窥一斑而见全豹”阅读技法。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文本阅读技法,就是抓住文章标题,梳理行文思路,厘清文章层次,揭示文章主旨。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课文标题为主线,围绕标题所涵盖的信息或内容,对学生展开听、说、读、写、思各项活动,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开启学生阅读兴趣之门,解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