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87年8月5~9日,在昆明市由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主持召开了全国输血临床问题座谈会。会议代表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共有43名正式代表及当地32名列席代表。会议重点围绕有关血型鉴定与配血、输血后肝炎、输血反应、成分输血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纪要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8月5~9日,在昆明市由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主持召开了全国输血临床问题座谈会。会议代表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共有43名正式代表及当地32名列席代表。会议重点围绕有关血型鉴定与配血、输血后肝炎、输血反应、成分输血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纪要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14岁,学生。因鼻衄、牙龈出血4天,于1986年4月10日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鼻衄,量约150~200ml,同时伴牙龈出血,自觉头晕乏力,不发热,在当地骨穿怀疑“急性白血病”转来我院,在门诊化验Hb105g/L,WBC183.8×109/L,分类:杆状2%,分叶4%,淋巴71%,单核3%,原、幼细胞20%,遂以急性白血病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肝、肾及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家庭成员健康
患者女,22岁,未婚。因间断口腔溃疡3年,食欲不振、双眼肿痛、视物不清半年,间断黑便3个月,于1986年4月24日入院。
目前,临床常规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试验常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此二种方法沿用多年,虽具有许多优点,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玻片法因未经振荡,溶血现象难以观察;试管法则需大量抗血清、标本、试管及离心沉淀和镜下观察等,手续繁杂。为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血型检定与配血方法,我们采用微量滴定板进行常规血型检验与交叉配血,取得较满意结果。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于1987年10月6至10日在西安市召开全国肾小球疾病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列席代表共606人,共收到论文555篇。大会论文报告12篇,专题报告论文40篇(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分组论文报告116篇(分四个会场同时交流)。另有书面展出论文192篇。论文内容及讨论范围十分广泛,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外,尚有继发性肾脏病、小管间质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及实验室研究等四个部分。会议第
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人们注意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近半数来自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AGML)和消化性溃疡。有人特别指出,门脉高压病人的AGML出血的意义应该等同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那么,门脉高压病人在未发生大出血时胃粘膜变化如何?门脉高压病人的胃粘膜变化与一般慢性胃炎有何异同?这是亟待回答的问题。为此,我们对
寄生虫病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寄生虫病化疗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该方面作一综述。
随着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的开展,人们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合并心律失常的认识日益深入,心律失常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故本文拟对COPD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由于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EntryBlockers,CEB)有明显的扩血管效应,近年来国外开始研究CEB对缺氧性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以期为难治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以及由此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开创新的途径。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要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