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书序比照式阅读教学描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文本研习,尤其是散文的分析鉴赏,讲求的是“形神兼具”。形,即文本的体貌特征、行文笔法;神,则是内在的思想精神、情怀趣味。“方式方法通用,文体目的相通”,既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策略。而古代的“序”(包括赠序、书序)又普遍具有散文的属性,因此,基于“形神”两面的思考,在解读或研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基础上,把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拿来与《兰亭集序》做比照式阅读,这有助于学生在充分了解文言文中“书序”特点的同时,能更好地把握即景抒情、就事言志的手法,透析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理想追求。
  课前准备:
  1.印发《春夜宴桃李园序》,要求对照《兰亭集序》进行自读。
  2.要求每一位学生整理出两文对照阅读后最明显的感受,一到两点即可。
  3.提示学生,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着重探寻两位作者的心理轨迹。
  译文参考: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做梦一般,能有多少欢乐(时光)?古人秉烛夜游,确实是有道理啊!
  况且春天用艳丽的景致召唤我们(赏玩),大自然把美好的色彩提供给我们(吟咏)。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快乐的事情。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我们吟咏的诗作,只是惭愧不能赶上谢康乐。幽雅的欣赏还没有停,那高远的谈论已变得清妙起来。
  摆开盛席坐在花丛中,频频举杯酣醉在月光下。没有好的诗作,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按金谷园喝酒的例子罚喝三斗酒。
  教学建议:
  1.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总原则下来调控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2.可根据学生自读领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的次第。
  3.必要时可将《春夜宴桃李园序》的译文提供给学生,减少阅读关卡。
  教学设计:
  一、关注文体,把握特点。
  两文虽然同为书序,但与我们以往读过的“序”相比,由于这两篇书序都是为唱和诗作的集子所作的序,所以,文中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句的比重又都远远大于其他的序。
  《兰亭集序》中的议论和抒情部分,占了三段文字的一半有余。除首段描述兰亭宴集的盛况,以及篇末交待《兰亭集》的编撰情况,全文的主体部分皆为议论和抒情,形成了起于叙事、重在言情、止于说明的构架。
  《春夜宴桃李园序》则是叙、议难分,完全议论或抒情的语句(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计,几乎是凡叙即带议(如: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凡叙总含情(如: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兰亭集序》与《春夜宴桃李园序》既具有一般书序的特点,又有与通常书序不尽一致的地方:叙事或写景只是由头,感物而抒怀才是目的。
  可见,序与序有别;书序与书序也各有各的特点。
  二、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春夜宴桃李园序》尽管也融叙述、议论、抒情于一文,但没有按以叙为引、由景及情的“套路”行文,而是起笔即大发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指导翻译: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做梦一般,能有多少快乐(时光)?
  接着,“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是有道理的啊!)一句话,既表明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又巧妙地引出了眼前之景,进而涉“序”做叙议。
  推断:古人如此有道理,今人(我们)何不亦如此。
  乍看《兰亭集序》的行文,好像是作者即景而生情,但实际上仍是有“情”在先的,只是文章采用了前后照应的结构方式。不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先定情调再叙议。
  比照两文的结构思路:
  《兰亭集序》分作三段,全文在“实——虚——实”中前行。开篇实写时、地、人、事,结句既承前作结又自然照应开头。中间主体部分的内容则超越了时空的局限,但那些评说、议论、感喟却虚而不空。行文的过程明显可看出带有作者为充分展示自我情绪而做的设计。
  《春夜宴桃李园序》也可分作三段:一到“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处;二到“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处;余下为第三段。全文由远及近,由叹入景,“虚——实——实”的安排显然是以“情”来先声夺人了。
  可作如下比较分析:
  假如把《春夜宴桃李园序》的一、二两段调换一下位置,去掉“况”字后,其行文的结构思路与《兰亭集序》就基本相同了。
  可见,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效果,必须在文章的结构、层次方面有所安排或设计才能显现出来。
  三、明确手法,体会风格。
  常言道:“文如其人。”也就是说,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操等往往会糅进其作品之中,或者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来。
  王羲之与李白,一为“书圣”,一为“诗仙”。
  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书圣”情怀的高洁脱俗、心灵的美好自由,使其眼中的自然更多了几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兰亭集序》中,景致的描写是细腻的,抒情的内蕴是丰富的,“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古文观止》语)。清新洗练的文笔,虚实相间的叙议,时不时会令读者联想到书法者泼墨挥毫一气呵成的风姿。
  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也是一览无余。襟怀的旷达,气概的豪爽,以汪洋恣肆的笔法倾泄而出。仅仅是与诸堂弟的一次聚会赋诗,却从天地万物说起,阳春“召我”、大块“假我”的气势,“坐花”、“醉月”的神态,无不显露出一种非同常人的胸怀。即使在叙写饮酒赋诗之情时,也极富豪情地要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斗酒诗百篇”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皆具大手笔的两篇序文,用语精当,组句严整。文中随处可见的对偶句:写景,清新亮丽;叙事,简洁明快;议论,言简意赅;抒情,情真意切。加之比喻、借代、夸张、用典等手法的妙用,使两篇书序在诗情画意中更多了几分幽怀逸趣。
  四、探寻情思,激活认知。
  同样为宴聚赋诗而作序,又同样借书序记事而言情,《兰亭集序》与《春夜宴桃李园序》有关宇宙天地、人世死生的感触、感叹、感慨,无不聚焦于一个“乐”字。只是围绕“乐”的思考、思索、思辨又各有其重。
  《兰亭集序》从由“乐”生“痛”,到言“痛”还“悲”,最终思“悲”而“感”,曲折多变中可见作者跨越时空的深层见解——
  一是触景生情的自觉。(传统的)
  二是虚实相间的布局。(设计的)
  三是依事入理的开掘。(联想的)
  《春夜宴桃李园序》开篇即明示人应当及时行乐,强调的是良辰美景不可错过,通篇又以“乐、欢”贯穿,显得十分潇洒。作者一贯的豪情逸兴与眼前的春夜宴景也可谓“若合一契”。
  不管是一“乐”到底,还是“乐”“悲”起伏,两文皆充满了人生如梦、生命短暂的情思,有别的只是情调的激昂或低沉。
  一个人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思想。王羲之的感叹,从一个侧面显露了东晋士大夫们的生活情趣、道德修养、精神追求;李白的洒脱,则是他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理念既悖反又相容的辩证统一。
  阅读两篇书序,比较两位作者同样面对有关生命生活的问题所做出的不同表白,可以激活我们对于生活状态、生命价值更为全面的认识、认知、认定。
  教学分析:
  《兰亭集序》教学过程中所引发出来的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应尽可能使其指向性更为明确或具体一些。譬如,可以就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阶段性做一些分析评价。而用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来进行比照式阅读,可以缩短文本内涵与学生认识的距离,使围绕文本所展开的各个层面上的对话能形成互动有所推进。同时,可以结合专题的写作要求,指导学生在各种“风情”间做可行的联想评判,引领他们从关注自我、关注周围一步步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延进。
  
  沈中尧,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2008年高考虽然处在“自主”与“新课标”的双重催生下,但高考诗歌鉴赏并没有呈现“突变”的趋势,而是“承传有序,稳中有变”。18套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用加首诗歌,出现35道题目。研究题料、题目和答案,对2009年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2008年诗歌鉴赏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设题非常规范,严格围绕“语言”“形象”“技巧”设题,少有“旁逸斜出”的情况。同时,2008年高考诗歌鉴
《背影》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是表现人间至情——父子之情的感人之作,也是文采熠熠的美文。但由于文章距离时代较远,这篇教师屡次教授屡次催人泪下的文章却不见得能感动得了现代年少不更事的初中生,教师在教学中也常有隔靴搔痒之叹。为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提高学习效果,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研读提炼    研读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学生对文本的知情权。对学生文本知情权的剥夺与干涉是目前语文教学浮躁、虚幻、形式主
6月份,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从同比看,6月CPI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此外,由于6月份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涨势有所趋缓。从同比看,6月PPI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上涨0.3%,涨幅比上
港股自去年1月末后進入震荡调整,到今年5月后震荡加剧。然而,股价走弱同时,国内资金却大举南下。资金南下,瞄准的正是港股调整后砸出的“黄金坑”。截至8月21日,恒生指数最新市盈率仅为9.66倍,市净率仅为1.06倍,已靠近历史底部区域。当内外部不确定性得以缓和,明显折价的港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复行情。对多数投资者来说,通过流动性强的ETF持有港股核心资产,不失是兼顾安全与进取的合理选择。   5月10
杨葛莉,1963年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教科所副所长,中学语文教研员。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计70余万字。其语文教学研究及中小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在本地区产生较为重要影响。    教学评优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各级教研机构通过开展各类语文教学评优活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执教
王先霈,著名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小说技巧探赏》、《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文学心理学概论》、《圆形批评论》、《佛语哲思》等。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屈原文艺创作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一届孺子牛金球奖,中国图书奖,湖北省社科著作二等奖,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奖等。    问者: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
语文课文和语文课堂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如果能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始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那么语文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就能同时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宽容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亨德里克·房龙在《宽容》里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
陈思和,广东番禺人。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紫江学者、兼职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比较和当代文学批评。    黄晓燕(以下简称“黄”):陈老
岁月如河,能在光阴之浪使劲地冲刷中硬扛下来的都成了经典。在一个技术与物质至上的世界里,时间霸道依然,空间在我们的注视下却渐渐小去,个人生活加快了模式化——以规范为名,千篇一律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  于是,向后看,或者说对经典的频频追忆(可能也只有这种追忆)成为总是选择偏处一隅的都市觉醒者们赖以取暖的一种联合行动。农耕文化作为过往的辉煌存在,颇留下一些坚硬的碎片(例如古诗),在后工业化社会的冷夜
一、高考阅读探究题探究什么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等的题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探究是语文学习所应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课标”又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探究又是语文学习的三大方式之一。  探究,既是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