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高层建筑防火难点问题的出现,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密不可分的,此外,设计人员比较缺乏设计防火观念意识,建设单位的干预以及城市消防、建管等部门的把关不严,也是其存在重要的原因。高层建筑的防火是百年大计,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燃"。我们不能为一时的小利益而铸成悲剧的发生。消防建管各部门严格把关是有效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因此必须秉公执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系统;建筑防火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1)高层的竖井容易造成火势蔓延。(2)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①登高困难。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时,如果不借助于消防电梯等设施,消防队员也只能徒步上楼7层左右,而由于经济等因素,消防电梯的设置终究有限。若是利用消防车云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消防云梯最高可达到53m 左右,很明显这远不能满足当今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需求。②供水困难,用水量大。供水困难,用水量大高层建筑发生灾情时,控制火灾蔓延扩大和冷却的用水量相当大,常因供水不能满足需求而贻误灭火最佳时机。
1.消防车道与火灾扑救面设计
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辆通行的道路,火灾扑救面是供消防车辆操作时的工作面,设计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首先,消防车道至少保持4m宽度,内沿与建筑保持5m距离。如果建筑是长方形的,应在建筑的两个长边考虑扑救面的设置,保证云梯、举高车工作时可覆盖建筑物各个部位,火灾扑救面与消防车道结合使用,含扑救面处车道可适当加宽至6m;其次,消防车道与火灾扑救面在硬化的基础上可适当种植不影响车辆通行、扑救的植物;最后,消防车道与火灾扑救面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上空不应有障碍物。
2.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以人为本,以确保人的生命安全为根本出发点。(1)疏散通道的设计。从美国“9 11”和上海“11 25”火灾的教训来看,高层的疏散楼梯宽度应以能通过三股人流设计为最佳设计方案,其中用于向下疏散的占总通道的2/3,其余通道用于向上救援。(2)避难区间设计。应设置一定的避难区间,在无法逃离建筑物时可用于临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前去救援。避难区应能防火防烟以保证避难人员的安全。(3)屋顶避难广场以及停机坪设计。高层建筑楼顶宜应设计楼顶避难场所以及停机场所,在火情严重,较高层居民不能向下逃离时可以选择向上疏散,以暂时逃离火灾区域等待直升机救援。设计时应能保证直升机的停机空间,以及人员的避难场所足够大。(4)应急照明设计。高层建筑物应按照国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设计相应的应急照明系统。加强日常维护于检修,保证火灾发生时应急照明系统及疏散指示系统能正常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较常规建筑,高层建筑在高度以及面积、用电等方面都相对较高,人员较密集,并且由于高层建筑的空间大,内部复杂,火灾报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1)火灾探测器的选用设计。根据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不同应布置相对应的探测器。其中感烟探测器一般安装于办公楼、酒店、裙楼等处以及机电设备房内,而感温探测器一般安装于地下停车库、垃圾房、浴室及厨房内等处。此外,楼梯间应每3层设置一个感烟探测器,地下车库则一般使用普通型感温探测器,一个地带不超过10个探测器。(2)手动报警按钮的设计。手动报警按钮与警铃一起应设置于疏散楼梯出入口处或走道、消防栓旁、大堂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并使得防火区域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超过30m,在一些重要部位如报警阀室、低压开关室、发电机房、变压器室等处均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按动手动报警按钮,便会联动警铃鸣响,相应信号亦会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屏上。(3)消防专用电话设计。消防专用电话线路的可靠性关系到火灾时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否灵活通畅,因此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在每个避难层、各消火栓按钮处、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等处设置专用电话分机和塞孔。(4)消防通讯系统设计。建筑物内应设置消防应急通讯系统,保证险情发生时利用应急通讯系统掌握各方面信息,在消防总控制中心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总机,在各层显要部位设置分机或应急电话插口。(5)消防联动控制设计。消防系统中,绝大部分报警系统联动控制都是用来与防火或减灾的设备相连,并能在消防控制室实现设备的启、停,信号状态的显示。
4.消防栓的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经明确规定“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这是为了便于消防员能够使用消防栓进行紧急灭火,并以此来开辟救援的通道以便快速的展开救援。(1)高层建筑物内以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替代两组单阀型消火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但是当设置两个两根消防竖管来进行设计有困难时,可以改用设计为一根竖管,但是消火栓的类型就必须发生改变,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2)正确计算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合理布置消火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所计算出来的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高度有所不同,高度越高,要求的水枪所能达到的充实高度越高。具体高度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精确计算。在实际运用中,应采用设计流量反校核栓口水压,从而进一步确定实际需要的充实水柱长度。
5.高層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1)《自喷规范》规定:“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走道内设计的喷头宜应从配水支管上接出,在管线的布置上应与电力、暖通专业紧密配合。(2)高层建筑物内部分自喷配水管入口应按要求减压。《自喷规范》规定:“ 管道直径应经水力计算确定。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衡。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于0.4MPa”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以及水力损失等,高层建筑物的底部配水管入口处的压力大于0.4MPa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具体比0.4MPa大多少才是最佳压力是需要在经过一定的校核基础上才能确定。(3)报警阀进出口处应设置信号阀 。相关规定已经明确要求“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宜采用信号阀 ”在水流指示器处以及报警阀进口处必须设置信号阀一,但是相关规范也要求在出口也要设信号阀或带锁具的阀门,以用来防止失误以及盲目操作带来的隐患。(4)消防增压泵的设计。增压泵的设计既不能过大导致下层管网的承受压力过大,也不能过小已达不到所需要的压强。
6.保证高层建筑物自给消防用水
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原则本来就是自救,所以室内灭火用水必须始终有充足的流量与压强提供。屋顶消防水箱的储水量应根据建筑类别的不同 而不同,通常是建筑级别越高,出水量越大,具体数据参照相关给定的规定。此外,对于有地下空间的高层建筑物应在地下室内设有一消防水池,以保证满足一定火灾时间、火灾用水量。为了确保消防管道畅通,消防管网设计不但要做到管水平成环还要做到竖直成环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建东.高层建筑火灾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08,(03).
[2]刘雷.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及其预防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系统;建筑防火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1)高层的竖井容易造成火势蔓延。(2)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①登高困难。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时,如果不借助于消防电梯等设施,消防队员也只能徒步上楼7层左右,而由于经济等因素,消防电梯的设置终究有限。若是利用消防车云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消防云梯最高可达到53m 左右,很明显这远不能满足当今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需求。②供水困难,用水量大。供水困难,用水量大高层建筑发生灾情时,控制火灾蔓延扩大和冷却的用水量相当大,常因供水不能满足需求而贻误灭火最佳时机。
1.消防车道与火灾扑救面设计
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辆通行的道路,火灾扑救面是供消防车辆操作时的工作面,设计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首先,消防车道至少保持4m宽度,内沿与建筑保持5m距离。如果建筑是长方形的,应在建筑的两个长边考虑扑救面的设置,保证云梯、举高车工作时可覆盖建筑物各个部位,火灾扑救面与消防车道结合使用,含扑救面处车道可适当加宽至6m;其次,消防车道与火灾扑救面在硬化的基础上可适当种植不影响车辆通行、扑救的植物;最后,消防车道与火灾扑救面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上空不应有障碍物。
2.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以人为本,以确保人的生命安全为根本出发点。(1)疏散通道的设计。从美国“9 11”和上海“11 25”火灾的教训来看,高层的疏散楼梯宽度应以能通过三股人流设计为最佳设计方案,其中用于向下疏散的占总通道的2/3,其余通道用于向上救援。(2)避难区间设计。应设置一定的避难区间,在无法逃离建筑物时可用于临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前去救援。避难区应能防火防烟以保证避难人员的安全。(3)屋顶避难广场以及停机坪设计。高层建筑楼顶宜应设计楼顶避难场所以及停机场所,在火情严重,较高层居民不能向下逃离时可以选择向上疏散,以暂时逃离火灾区域等待直升机救援。设计时应能保证直升机的停机空间,以及人员的避难场所足够大。(4)应急照明设计。高层建筑物应按照国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设计相应的应急照明系统。加强日常维护于检修,保证火灾发生时应急照明系统及疏散指示系统能正常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较常规建筑,高层建筑在高度以及面积、用电等方面都相对较高,人员较密集,并且由于高层建筑的空间大,内部复杂,火灾报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1)火灾探测器的选用设计。根据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不同应布置相对应的探测器。其中感烟探测器一般安装于办公楼、酒店、裙楼等处以及机电设备房内,而感温探测器一般安装于地下停车库、垃圾房、浴室及厨房内等处。此外,楼梯间应每3层设置一个感烟探测器,地下车库则一般使用普通型感温探测器,一个地带不超过10个探测器。(2)手动报警按钮的设计。手动报警按钮与警铃一起应设置于疏散楼梯出入口处或走道、消防栓旁、大堂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并使得防火区域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超过30m,在一些重要部位如报警阀室、低压开关室、发电机房、变压器室等处均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按动手动报警按钮,便会联动警铃鸣响,相应信号亦会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屏上。(3)消防专用电话设计。消防专用电话线路的可靠性关系到火灾时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否灵活通畅,因此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在每个避难层、各消火栓按钮处、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等处设置专用电话分机和塞孔。(4)消防通讯系统设计。建筑物内应设置消防应急通讯系统,保证险情发生时利用应急通讯系统掌握各方面信息,在消防总控制中心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总机,在各层显要部位设置分机或应急电话插口。(5)消防联动控制设计。消防系统中,绝大部分报警系统联动控制都是用来与防火或减灾的设备相连,并能在消防控制室实现设备的启、停,信号状态的显示。
4.消防栓的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经明确规定“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这是为了便于消防员能够使用消防栓进行紧急灭火,并以此来开辟救援的通道以便快速的展开救援。(1)高层建筑物内以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替代两组单阀型消火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但是当设置两个两根消防竖管来进行设计有困难时,可以改用设计为一根竖管,但是消火栓的类型就必须发生改变,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2)正确计算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合理布置消火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所计算出来的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高度有所不同,高度越高,要求的水枪所能达到的充实高度越高。具体高度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精确计算。在实际运用中,应采用设计流量反校核栓口水压,从而进一步确定实际需要的充实水柱长度。
5.高層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1)《自喷规范》规定:“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走道内设计的喷头宜应从配水支管上接出,在管线的布置上应与电力、暖通专业紧密配合。(2)高层建筑物内部分自喷配水管入口应按要求减压。《自喷规范》规定:“ 管道直径应经水力计算确定。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衡。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于0.4MPa”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以及水力损失等,高层建筑物的底部配水管入口处的压力大于0.4MPa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具体比0.4MPa大多少才是最佳压力是需要在经过一定的校核基础上才能确定。(3)报警阀进出口处应设置信号阀 。相关规定已经明确要求“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宜采用信号阀 ”在水流指示器处以及报警阀进口处必须设置信号阀一,但是相关规范也要求在出口也要设信号阀或带锁具的阀门,以用来防止失误以及盲目操作带来的隐患。(4)消防增压泵的设计。增压泵的设计既不能过大导致下层管网的承受压力过大,也不能过小已达不到所需要的压强。
6.保证高层建筑物自给消防用水
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原则本来就是自救,所以室内灭火用水必须始终有充足的流量与压强提供。屋顶消防水箱的储水量应根据建筑类别的不同 而不同,通常是建筑级别越高,出水量越大,具体数据参照相关给定的规定。此外,对于有地下空间的高层建筑物应在地下室内设有一消防水池,以保证满足一定火灾时间、火灾用水量。为了确保消防管道畅通,消防管网设计不但要做到管水平成环还要做到竖直成环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建东.高层建筑火灾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08,(03).
[2]刘雷.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及其预防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