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的变化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的变化,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 方法监测30例行OPCAB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浓度. 结果患者术前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关胸即刻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cTNT和CK-MB在术后2 h达高峰,分别为(0.28±0.12)μg/L和(10.5±6.4)μg/L(P < 0.01,术后第2天均降到正常参考值范围内.CK在术后第2天达高峰[(464±228)U/L,P < 0.01],术后第5天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内.AST、LDH和HBDH均在术后2 h达高峰(P < 0.01),其中AST和HBDH于术后第1天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内,LDH于术后第2天降至正常范围内. 结论 OPCAB手术对老年患者心肌的可逆性损伤多在术后5天内恢复,临床效果满意;但对术前表现为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应谨防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方法,对32份结直肠癌标本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p16甲基化阳性率为40.6%;p16蛋白表达阳性率75.0%;在病理分期中,DukesC、D期患者肿瘤组织中p16甲基化发生率63
目的 观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H)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3种不同术式对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3组(TAH组,19例;LH组,20例;TVH组,13例)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第4天、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28天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术前和术后28 d内门诊和(或)急诊就诊医药费,住院费用,门诊和(或)
2001年7月~2002年9月,我院最先采用腰骶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33例,经术后护理、腰腹肌功能锻炼及有效的出院指导,确保了手术疗效,患者的腰痛症状、步行能力和腰部的前屈、后伸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有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48例患者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