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实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水体污染:大量污水在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使得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这与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全国有监测资料的河流数据显示,1200多条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加上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得粉尘、硫氧化物、氨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被排人大气层中。由此引发了温室效应,同时还包括臭氧层破坏。这些问题都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根据“五个统筹”原则,再加上环境保护所坚持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提出相应对策,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二、实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前者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起主导作用。城市中的全部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使得微生物的分解者活動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强。
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快、流通量大,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人为地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也必须从外界输入,而且要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的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其他空间,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在相关学科中,环境保护规划就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综合性手段,强调对城市环境未来行动规范化进行系统的筹划,从而实现有效的预期环境目标。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是在宏观规划初步确定环境目标的指导下,具体制定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这几年来,媒体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报道不断增多,究其原因,城市规划在实践当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同步意识,导致了城市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了城市环境。因而,环境保护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必须引发人们的关注。
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方面
近几十年来,大众逐渐意识到,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同时开始利用科学的规划,对城市建设进行指导。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通过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进行考察,会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进行设计。
在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中,如下若干方面规划值得重视:
1.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大气污染的治理必须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首要污染物,在治理时必须有的放矢。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由此带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而,在规划中,远景的目标应当围绕对落后燃煤方式的改进,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同时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
2.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该规划首先强调对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通过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获得有关最大允许排放量的数据,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理策略。根据城市水污染的具体情况,通过落后生产方式的改革是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首要途径,同时应当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加强清洁生产工作,应当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
3.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该规划的重点在干,根据环境目标导向,将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加以落实,从而制定最终的治理方案。目前,许多城市都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已处于非常紧迫的时期,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
四、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根据我国实际,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整合非常关键,同时需要以现时的技术手段,从以下几个角度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实现更深入的结合:(1)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首要问题是解除环境限制,同时废除城市或区域发展等限制性因素,并对环境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合理去除潜在的污染源,对城市的规模加以合理界定,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2)对于城区重整和改造的规划,必须尽量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努力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实现过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的降低,通过新增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例如工业对居住的环境干扰问题。(3)在郊区发展问题上,强调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以确定生态保护区,同时对敏感区、景观敏感区进行划分,保护其免受城市化的不负面影响。(4)在市政详规的问题上,应当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影响评估结合起来。在审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地块的区域位置、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合理控制建筑密度,既要给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又不浪费土地资源,使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化,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
此外,需要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总之,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工具的协助下,我们不仅要更好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还需要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给予关注,从而让保护环境的问题实现计划性,提高防止环境质量恶化的预防能力,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在实施时,应当关注城市环境的保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在此范围内与大自然和平相处。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水体污染:大量污水在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使得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这与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全国有监测资料的河流数据显示,1200多条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加上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得粉尘、硫氧化物、氨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被排人大气层中。由此引发了温室效应,同时还包括臭氧层破坏。这些问题都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根据“五个统筹”原则,再加上环境保护所坚持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提出相应对策,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二、实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前者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起主导作用。城市中的全部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使得微生物的分解者活動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强。
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快、流通量大,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人为地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也必须从外界输入,而且要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的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其他空间,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在相关学科中,环境保护规划就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综合性手段,强调对城市环境未来行动规范化进行系统的筹划,从而实现有效的预期环境目标。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是在宏观规划初步确定环境目标的指导下,具体制定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这几年来,媒体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报道不断增多,究其原因,城市规划在实践当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同步意识,导致了城市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了城市环境。因而,环境保护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必须引发人们的关注。
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方面
近几十年来,大众逐渐意识到,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同时开始利用科学的规划,对城市建设进行指导。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通过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进行考察,会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进行设计。
在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中,如下若干方面规划值得重视:
1.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大气污染的治理必须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首要污染物,在治理时必须有的放矢。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由此带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而,在规划中,远景的目标应当围绕对落后燃煤方式的改进,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同时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
2.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该规划首先强调对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通过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获得有关最大允许排放量的数据,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理策略。根据城市水污染的具体情况,通过落后生产方式的改革是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首要途径,同时应当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加强清洁生产工作,应当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
3.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该规划的重点在干,根据环境目标导向,将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加以落实,从而制定最终的治理方案。目前,许多城市都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已处于非常紧迫的时期,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
四、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的对策
根据我国实际,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整合非常关键,同时需要以现时的技术手段,从以下几个角度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实现更深入的结合:(1)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首要问题是解除环境限制,同时废除城市或区域发展等限制性因素,并对环境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合理去除潜在的污染源,对城市的规模加以合理界定,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2)对于城区重整和改造的规划,必须尽量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努力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实现过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的降低,通过新增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例如工业对居住的环境干扰问题。(3)在郊区发展问题上,强调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以确定生态保护区,同时对敏感区、景观敏感区进行划分,保护其免受城市化的不负面影响。(4)在市政详规的问题上,应当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影响评估结合起来。在审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地块的区域位置、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合理控制建筑密度,既要给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又不浪费土地资源,使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化,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
此外,需要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总之,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工具的协助下,我们不仅要更好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还需要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给予关注,从而让保护环境的问题实现计划性,提高防止环境质量恶化的预防能力,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在实施时,应当关注城市环境的保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在此范围内与大自然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