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 :中国标准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2日,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食品行业发展,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满足城乡居民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的食品消费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添加剂等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有关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严重、能耗水耗超标的落后产能,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水平。
  《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食品工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期望尚存差距。源头污染问题突出,部分食用农产品存在超标使用农兽药和滥用添加剂现象,食品冷链物流建设滞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二是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不足。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者对食品的方便性、营养化和安全水平更加关注,但高品质食品供应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难以很好适应消费变化,消费者信赖的自主知名品牌不多。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食品工业基础研究薄弱,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加工技术储备不足。重大技术和高端装备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较低。四是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部分行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不高,部分产品单位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意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工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食品跨国集团加快全球布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对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和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各种国际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外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有利于我国食品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增长预期放缓,人力、土地、环境资源保护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食品工业保持高速发展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食品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要求更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食品工业发展模式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資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
  《意见》提出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两化”融合;四是统筹国内国外,扩大开放合作;五是增强监管能力,提高安全水平。
  《意见》强调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清理整合,开展重点品种和领域的标准制(修)订,推动食品添加剂等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搭建基于标识解析等技术的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形成上下游产业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有关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严重、能耗水耗超标的落后产能。健全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水平。支持骨干食品企业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意见》指出,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鼓励食品企业采取设立境外办事处和技术中心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支持加工企业到海外建立粮油、乳制品、肉制品等重要食品原料基地。结合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进国外食品工业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鼓励外资进入营养健康食品制造、天然食品添加剂开发生产、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领域,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适度扩大优质食品进口,优化食品及原料进口结构,满足不断升级的食品消费需求。
  (摘编自新华网)
其他文献
9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举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落实市场监管总局“三定”规定,明确市场监管总局职责和司局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地做好新时期市场监管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主持会议。市场监管总局领导唐军、田世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接受新华社、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产品总体质量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在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有对应关系的领域,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为85.47%,标准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提法变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树平表示,一词之变,反映了我国对质量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升质
孩子科学吃、健康吃才能身体壮、长得高,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儿童饮食消费提示。  一、买前细辨别,渠道、包装、标签不忽视  首先,一定要从正规销售渠道购买,那些无固定场所商贩售卖的食品以及无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等的食品不能给孩子吃。选购前还要细看食品包装,看它是否密封完好,包装上食品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正规产品的标签上应该印有清晰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买来的食品要按照包装
1月15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出席会议并作讲话。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作工作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甘藏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张晓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肯定了过去五年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支树平指出,无论是回看五年还是一年,我国标准化工作都是值得肯定的、值得记载的、值得祝贺的。特别是过去一年,是我国标准化
6月1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部署和政策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科技部、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
5月16日,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会见了来访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主席文森特·拉菲勒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CENELEC)秘书长伊莲娜·圣地亚哥·希德一行。双方介绍了各自标准化近况,就标准化戰略、重点领域标准化合作等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深化中欧标准化合作达成共识。国家标准委郭辉副主任、综合业务部、国际合作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