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以气行拳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气运身。这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核心。但太多人在没有打下这个基础,就直接开始太极拳套路练习,结果难入太极之门。笔者从名家练拳经历进行分析,并结合自我练拳体验对“以气运身”进行探讨。
  关键词:太极;套路;内气;行拳
  大众习拳,直奔套路
  年前碰到一位多年未见面的高中同学,言谈之间知道他现在也在学习太极拳,希望得到我的指点,他现在的拳师小陈是河南陈家沟人,我们试过手功夫不错的,只是没想到除了我的这个同学外,还有几位与我同期练拳的拳友也在小陈的这个培训班里,他们早先都是去过陈家沟学拳,现在跟小陈又重新学习陈式太极拳。我除了敬佩他们对太极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外,更为他们感到难过。他们练拳不缀二十几年,如今还在学习套路。其实这不是个例,有恒心有毅力但一二十年不得其要的人多着呢,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各式各派的拳架套路上,可是这样执着真的会有结果吗?难道太极拳非要这样磨炼人吗!
  太极拳论曰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气为旗;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核心。而太多人在没有打下这个基础,没有这个能力就直接开始学太极拳套路,加上各类太极拳培训班的误导就以为简化太极拳是入门功夫(初级班);就以为更难度的拳架套路就是太极功夫(中级班);就以为进一步学会了各派传统套路及推手就大功造成了(高级班)。其实在没有这个基础前提下谈太极拳是途劳的,如同水中捞月,缘木求魚。这也正是一二十年不得结果的原因所在。
  名家待拳,神气驭身
  太极拳前辈用数年时间得到太极之道。杨露禅是一个武学天才,十年三下陈家沟学拳成为太极佳话,在旧社会一个外姓人是很难得到真传的,应该说杨露禅是在偷学的情况下几年就入了太极之门,并且他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达到了别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吴全佑在旗营跟随杨露禅学习太极拳,也就几年时间学得了太极化劲;武禹襄与杨露禅同乡,38岁时向杨露禅学拳,杨不肯示真,只学大概,两年后去河南赵堡向陈清平学拳,月有余,精妙始得。此后勤加钻研,并结合王宗岳《太极拳论》比照参悟,结合实践检验实际效果,杨露禅与其试手不分上下;形意拳和八卦掌名家孙禄堂向武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学拳,也只几年时间就得太极之妙。各式太极拳创始人都只是用了几年时间,特别是武禹襄“月有余精妙始得”让人惊叹同时也让我疑惑,他们也像我们现在这样也是练拳架套路吗?如果是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包括我的几位拳友)苦苦练拳二十多年还是一场空呢,不是说“拳打万遍,其理自通”吗!这样算下来即使一天三趟拳,十年也会成啊,可现实是拳打了不只万遍,拳还是拳,理还是理,拳理就是不相通。武禹襄用数月的时间肯定不只是学拳架,只能是明了太极拳之理,并能用身体展示其理才称得上精妙始得。从其对太极拳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武式太极拳以气贯串,其最大特色就是他的“气”论,首先使气布满全身,并能以神驭气,用神以太极拳之理驭使气的运行,即太极拳架是在气的驭使下进行的,这样太极之精妙便在身上体现出来。很显然几位太极拳创始人在学拳之前就已经有了以神驭气的功夫,拜师只是学太极之理,而决不是学拳架套路这么简单的事情。
  吴图南说练太极拳不懂得内在的气就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太极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练的是一种感觉,轻重感;沉浮感;分离感;掤胀感。汪永泉的“古钟论”就有沉稳感,王壮弘的“水性论”就有沉浮感,郝月如的“球体论”就有掤胀感,李雅轩的“大松大软”论就有虚无神明感。名家们的感受都值得我们品味和借鉴。
  个人体会,以气行拳
  “太极十年不出门”可是如果十年二十年都沒练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一定是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的问题,其实我先前也跟他们一样执着拳架套路,幸好遇到了武式太极拳名家翟维传师傅,见识了师傅的太极拳功夫才重新开始认识太极拳,按师傅所教练了几年后虽然没啥大成就,但也算摸到了一点太极拳的道道,也能像师傅一样用身体把太极之理表现出来,太极拳跟其他任何拳种一样,只要路子对了几年时间走上正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通过十多年练拳的经历,深深地感受到太极拳从内入手必定能进入太极殿堂。练太极拳之前身体里先得感觉有“气”存在,然后培养这个气使其充满着全身。获得气的途径很多,传统的各种气功功法都可以,太极拳架也可以获得,但一开始就用拳架太难,几乎不可能完成,我是通过静坐体会到气的,从一丝丝非常微弱的感觉慢慢变粗变长,由躯干向四肢延伸,从内向外扩散,我知道这就是太极拳所需要的“气”,然后在桩功中试着找这种感觉,再在太极拳单势中找(重点在懒扎衣母式上找),进而在太极拳套路中找,最后在推手中能有这种气的感觉,就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着。刚开始按照此要求真是寸步难行,手也举不起来,脚也移不动,但我坚信,我坚持,终于有一天做懒扎衣时手上有了静坐时一样的感觉,我悲喜而泣,意识到这一关跨过来了,从此真如前辈所说,日练日新,日新月异,像雨后的春笋一天一个变。如今我依然坚持练习撑抱桩和懒扎衣,用定步桩练武式太极拳的开合。我是参照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的练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每一次开时意念气从身上沿着假想的八根绳子向周围的八根柱子散去,合时意念气就从八根柱子返回,这样反复开合身体就有了掤胀的感觉,自然太极拳的掤劲也就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把八根柱子之间的空档假想成八面无形的墙,人被八面墙包围着,开合时念头随着身体里的内气的收放从身上向墙面散去,然后从墙面上收回,这样以身体为中心有一个气圈向四周散开,撞到墙又被弹回,反复如此身体周围就有被能量场包裹着的感觉,这能量场随着身体的开合来回翻滚涌动,真是享受至极啊!
  参考文献:
  [1]翟维传.武式太极拳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0-281.
  [2]郝少如.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讲课笔记[J].浙江东阳龙,2012.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代表中国艺术高度的'国画'背后是我国绵延的文化精神。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讲,民国以
期刊
摘要:旅游资源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与条件,包含人文与风景旅游。体育旅游是人文景观旅游的一种,对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繁荣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它展现的独特性与新颖性,正在逐渐被社会关注。民族体育将民俗风情与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作为主体,从而吸引旅游爱好者,激发旅游动机,在推广文化的同时,得到商业效益。因此,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民族体育的独特性。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路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使视觉艺术领域空前繁荣。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舞台空间设计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材料的应用、技术的应用,对于舞台空间
期刊
摘要:武术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及实际功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武术属于竞技体育的一种形式,而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竞争形式,主要在于武术具有套路的特性。武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展而来,而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必然与人类活动的其他艺术形式密不可分。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武术套路艺术表征源自原始巫术的影响。  关键词:武术套路;原始文化;巫术  中国武术定义:“
在60岁生日这年,我迎来了最宝贝的孙女。她出生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不仅和我一个属相,连生日也非常接近,我时常感慨:她真是上天赐予我6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我从事了大半辈子的乐
摘要: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对抗性运动,跆拳道在我国同样非常流行,不仅开设跆拳道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社会各类型跆拳道培训机构也在增加,这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升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跆拳道的激烈对抗性,跆拳道训练中经常会出现损伤现象,文章从此出发,首先分析了跆拳道常见的损伤现象,并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论述了预防措施,包括端正练习态度、加强准备活动、合理组织训练、优化场地环境等。
很多朋友应该还记忆犹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优良家风家教,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让父母与孩子在书香中
孩子有應对问题的能力,抗挫力是可以培养的  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已经发展到  定的程度,有能力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如自理生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解决与同学的冲突等等。  挫折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由于孩子生活范围的扩大,面列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适度的挫折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抗挫折能力,过度的挫折会使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  在受到不良
钱老师您好:  昨天,我们班的家长微信群里发生了一件事,两个孩子课间玩耍的时候,一个孩子不小心把另一个孩子的衣服口袋撕开了。可能是那小孩回去向家长告状了,家长一听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就在班级群里找另一个孩子的家长理论,说你家小孩打我家小孩了,拿我家小孩东西了,在群里吵架,各说各的理。虽然是个班级群,感觉都变成了告状群、吵架群,家长之间也伤了和气。我个人觉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相处方式,可能刚开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