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便依靠自己的智慧不断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类所经历的第一个文明时代是原始狩猎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伴随着人类的祖先从林莽走向河谷,文明形态由原始文明迈入了农业文明,总体看来,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类虽然对自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改造,但其技术手段还十分落后,人作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自然的,人类对自然只能是被动的适应、主动的反应。
  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干预自然的能力,人类开始积极地干预和改造自然。人类在以“人类主宰自然”为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强调物质财富的创造,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工业文明在不到人类历史万分之一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赋予了工业文明新的特征,增长成为工业社会最大的追求,人类的贪欲和工业理性的结合,使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受毁灭性打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爆炸、物种灭绝、能源枯竭、资源短缺等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末,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敲响了人类社会“增长极限”的警钟;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1992年整个国际社会在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推动了全球生态文明的探索。
   生态文明的提出,只是结束了以增长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而不是结束人类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历史连绵不断,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也是如此,既有否定,又有继承。工业文明时代所创造的辉煌的科技成就、科学思想、民主制度、不朽的文化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财富,我们是必须要继承的,而工业文明关于人类要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我们则要坚决抛弃。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
  
  二、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与升华。人类不能走一条脱离自然而独立生存的道路,只能走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精神信念。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以及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而损害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种群,最终将会危害人类自身,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界任何物种的存在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每个人都要拥有一种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伟大情怀,不仅体现在对待每一个感性物质的生命上,而且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关怀上;不仅体现在每个人的情感的需要上,而且体现在一种终极的人性关怀上。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
  (二)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首要准则,人类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人类的生产劳动要以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小排放、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自然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消耗、高增长、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真正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三)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生态文明并不是把高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并不把物质消费水平看作是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它完全摒弃“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而把追求拥有更多知识、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人类真正的幸福。生态文明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与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三、生态文明与整体文明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学说,就是社会发展的整体文明观。建设好社会整体文明,就能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全面推进,使社会不断走向和谐。因此,要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必须将其放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文明观中去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整体文明观认为,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和各种要素所构成的严密系统,是人类创造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各种积极成果的总和,具体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在整体文明系统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功能,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都起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对自然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文明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要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生产力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1由此可以看出,离开了生态文明的社会文明系统是残缺不全的,忽视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就更加无从谈起。
   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之一。我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为社会和谐提供牢固的自然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要求我们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其他远景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机地整合起来,整体推进。
  
  四、结束语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一方面,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的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最基本标尺。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二是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三是必须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转变。
  
   注释: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5,(4).
   2.方世南.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文明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3).
  3. 余超文.生态文明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前沿[J].2007,(7).
   4. 李清源.生态文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青海社会科学[J].2005,(5).
  5.廖才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J].2004,(6).
   6.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2005,(2).
   7.傅治平.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第四乐章.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7,(9).
   8. 魏海青.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新定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J].2004,(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其他文献
对Cu金属颗粒镶嵌在MgF2陶瓷基体中形成的金属陶瓷薄膜光学常数的尺度效应进行了数值拟研究.用修正的M-G(Maxwell-Gannett)理论对Cu-MgF2金属陶瓷薄膜,在金属微粒体积分数一定
那是喜玛拉雅冲向世界之巅时半途扔下的洪荒之地,还有万年不变的干涸与任意肆虐的风沙,只有混沌未开的原始和辽阔无际的苍凉。  20世纪40年代。西方一位又一位探险家在它面前望而却步,无可奈何地叹道:啊,地球上的月球。到了50年代。剿匪的军人和探宝的地质队员们挺进了高原深处,但是,魔鬼不愿将那片土地拱手让给人类,死神与人们展开了残酷的较量,让人们在风沙中迷路,在干渴和饥饿中备受折磨。人们每天都得与严酷的
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亚纯函数的导数分担四个公共值的情形,利用第二基本定理,通过对不同重数零点的计算,得到一个亚纯函数唯一性问题的结果.
金秋九月,决定重返柴达木。一是趁着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赶紧再回一次阔别二十二年的第二热土故乡;二也是很想重走一次年青时留下汗水、泪水、也许还有血水的老地儿,寻找当年的脚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双宫茧与单茧的渗透吸水性能,认为双宫茧在渗透吸水时具有渗透容易、吸水较多、粒间渗透吸水差异大的特点,而在水中加入渗透剂渗透时,并不能改善双宫茧的
为证实微凸体油膜弹性支承效应的存在,研究采用了两次正交试验法,并进行28次刨切实验.结果表明,无油刨切与涂油润滑刨切所产生的切屑参数有明显区别,从而验证了微凸体油膜弹性支承
针对核电站安全壳大吨位钢索张拉的结构安全性,用荷载传递性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配置OVM15R-37K核电站安全壳专用锚垫板的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传力性能,包括极限荷载、应变值
研究提出了较为实际的自适应网络的一种无选点断边重连机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机制的自适应网络拓扑特性和传播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全局选点断边重连的自适应网络进行了
根据MSP430F149单片机和SED1335液晶控制器的性能特点,设计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的液晶显示接口。并论述了LCD接口的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硬件接口电路和按照显示控制时序设计的控制程序流程图。
期刊